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高职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日期: 2014/12/28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唐作厚、李长峻、罗法荣

【摘要】近年来,各职业院校正在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然而,社会各界对此反映并不强烈,原因是,很多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学识及技能上并不差,但在职业综合素质上却有欠缺,因此,加强学生在在职业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应引起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职生、综合素质、职业、探索、实践、提升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改革高职教育重在创新,重在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综合素质培养已经成为各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职业综合素质是影响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已经向综合素质方面偏移,只有不断加强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使得学生就得了业、就业后立得了足、可持续发展。
   一、 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现状
   我院毕业生就业跟踪信息显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但离职率较高,
   主要体现在毕业生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职业生涯定位模糊,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诚信意识缺乏等。这些信息都直接指向毕业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欠缺,反思我们在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体制方面
   学校内部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相对独立,没有形成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合力。
   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所分离,综合素质培养仅仅作为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一个阶段或几门课程,没有贯穿于整个过程。
   2、 培养内容方面
   有些院校虽然认识到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但在培养内容方面缺乏针
   对性,而且培养方式的有效性、目的性不强,未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
   3、 教师自身素质方面
   部分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一些高职教师缺乏奉献及勇于探索
   精神,职业观念淡薄,实践能力差强人意,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质量。
   4、 校企合作方面
   校企之间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中较少融入企业文化、职
   业操守等内容,这些问题使得学生难以真正了解和感受企业的真实内涵。
   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
   笔者就职于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负责人,2011年进行了一次专业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与行业专家面谈、毕业生座谈等方式,了解汽服专业面对的岗位群,以及符合行业需求的岗位能力要求、素质要求。调查结果显示,本专业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涵盖了工程技术和社会人文两个方面,对学生技能到心智有着全方位要求。从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来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主要面向汽车销售与汽车售后服务接待的岗位群,涉及到汽车市场开发与拓展,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配件销售,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消费信贷、二手车评估与营销及汽车维修接待等相关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集中于汽车市场调查,汽车营销策划,汽车销售技巧,汽车维修接待服务。以上4项构成了汽车营销专业的核心能力,对学生形体、胆量、语言以及人际沟通能力有较高要求。
   从调查数据整理得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归纳如下表:
   序号 汽服专业
   岗位(群) 人才规格
   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1 汽车销售员 1.有良好职业道德
   2.良好形体、身体素质
   3.良好沟通表达能力
   4.法律基础
   5.计算机文化基础
   6.英语B级 1.掌握销售流程
   2.掌握基本车型性能特点
   3.能分析顾客需求
   4.掌握营销策划、市场调查
   5.会驾驶汽车 1.汽车构造与维修基础知识
   2.消费行为知识
   3.客户关系管理
   4.保险理赔知识
   5.汽车营销知识
   2 维修接待员 1.有良好职业道德
   2.良好形体、身体素质
   3.良好沟通表达能力
   4.法律基础
   5.计算机文化基础
   6.英语B级 1.能做一般保养及维修
   2.能做一般故障诊断
   3.能制定常见维修方案
   4.能进行一般项目价格预估
   5.会驾驶汽车 1.汽车构造与维修
   2.汽车故障诊断
   3.保养与理赔知识
   4.客户关系管理
   5.汽车电器及电子技术
   3 配件管理员 1.有良好职业道德
   2.良好形体、身体素质
   3.法律基础
   4.计算机文化基础
   5.英语B级 1.能做配件订货计划
   2.能做仓储管理
   3.能完成配件出、入库手续
   4. 能初步鉴别配件质量 1.汽车构造与维修
   2.汽车配件管理
   3.会计、统计知识
   4.汽车电器及电子技术
   4 机电维修工 1.有良好职业道德
   2.良好行体、身体素质
   3. 法律基础
   4.计算机文化基础
   5.英语B级 1.能做一般保养、维修
   2.能做简单故障诊断
   3.会驾驶汽车
   4.能使用常用专用设备
   5.查阅维修资料能力
   6.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1.汽车构造与维修
   2.故障诊断及检测
   3.汽车电器及电子技术
   4.汽车专业英语
   专业调研结果表明,汽服专业岗位(群)有自身的职业特点,除了专业课程以外,对学生综合素质有特别的要求,就是与顾客的良好沟通交流能力,汽车专业知识是沟通的平台,两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近年来我们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探索和研究,汽服专业学员应具备以下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1)掌握汽车构造知识;了解汽车维修项目、熟悉汽车维修工艺流程。
   (2)掌握汽车营销、客户管理、经营策划等基础理论知识;
   (3)初步具备汽车营销能力。
   (4)具有良好的形体、语言表达、人际交往与沟通、异议处理能力。
   三、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由于汽服专业岗位群所特有的职业意识、语言表达、胆量、人际沟通与交往、形体及商务礼仪等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单纯依赖知识传授方式来获得,特别是部分性格比较内向的学员面临较多的困难。因此,我们依据专业调研结果,从09年开始尝试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每学期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贯穿始终,作为教学计划的补充,是一项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活动。
   1、 第一学期,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活动,通过观看部分励志、团队合作方面的视频,引导学生畅谈观后感,力图通过活动,训练学生胆量及语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2、 第二个学期,开展以人本意识培养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一些市场营销成功及失败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训练学生胆量、形体、语言能力。
   3、 第三个学期,开展以本专业相关的投诉处理训练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熟悉异议处理方法,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胆量、语言、形体方面的基本功及组织协调能力。
   4、 第四个学期,开展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汽车6方位介绍,让学生掌握车型介绍基本技能,熟悉主流车型配置特点,在活动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在胆量、语言、形体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整体素质。
   这些活动每周安排一个晚上,贯穿整个学年,在活动中一些学生个体所表现
   出来的形体、胆量、语言方面的缺陷,要及时纠正,反复训练,达到提高整体职业综合素质的目的。从08年至今,我们坚持了5年,学生对活动很认可,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去。几年来,从毕业生就业跟踪信息了解到,汽服专业学员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绝大部分学员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就业率较高,离职率相对于其他专业低得多,效果显著。
   四、经验总结
   1、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学生所表现出在语言、形体、胆量方面的缺陷,重点加以训练及纠正。
   2、开展此项活动对指导老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很高,应注意加强自身修养,认真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3、人的许多不良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只能依靠外力逐步纠正,青年学生可塑性强,只要坚持开展训练,一定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1。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3]、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4]、人教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2008-8-29。
  
   【作者简介】:唐作厚,男,1959年出生,汽车高级工程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专业教师;李长峻,男,1973年出生,工程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罗法荣,男,1984年出生,讲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