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中专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摘要:中专数学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其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个性品质与陶冶情操教育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须有较高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必须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要深入钻研教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要从教学内容结构及内容的丰富性等方面下功夫,这样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众所周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知识的传授永远具有教育性。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各学科的德育已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专数学是一门必修基础课,所占课时量也比较大,那么如何才能把德育知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我们教育当中的首要问题。
一、 中专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
教育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阶级性。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政治思想教育,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刻苦学习的目的。数学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科学,它产生于人们的实践需要,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着,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最新科技成果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我国数学家对祖国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生动例证,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结合数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又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在数学思维相当活跃的今天,数学各分支学科之间,数学与其它自然科学至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许多新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使学生认识到所有这一切,都有待于他们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创造,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和责任。激励学生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努力学好数学的热情,使他们把远大的理想和现在的学习生活统一起来,为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数学是关于物质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充满着辩证法。深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践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量质互变的观点等进行有的方矢的教育,让学生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通过函数等知识的教学可对学生进行运动变化、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通过极限、积分等知识的教学,可使学生认识特殊和一般、有限与无限、近似和精确的辩证关系等。
3.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我国是文化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发展史。在中专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圆周率,圆的分割术,祖暅原理,极限思想,计算技术等,还有近代许多有名的中国数学家,如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陈建功等,他们在数学的许多领域中都取得了一系列光辉成就,他们的成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中专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爱国主义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史,介绍我国古今杰出的数学家及其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这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内容。
4.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通过有关内容如元素与集合、点与曲线、连续与间断、微分与积分等知识的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个体与整体、局部与全体的辩证关系的教育。使学生产生一种个体离不开集体,局部离不开整体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达到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的目的。
5.个性品质与陶冶情操教育
通过数学概念、法则、定理、命题的教学,在严密逻辑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言之有理的思想。通过数学教学,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明确学习的目的,以激发他们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我们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通过备课与授课,作业批阅与课外辅导等严谨的作风、精湛的语言、工整的板书结构、讲课的表情、动作等去影响和感染学生。通过数学问题的探因寻果,一题多解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材内容上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美,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揭示美、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操。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语言、符号、解题方法的简洁美,以及几何图形与数字排列的对称美;数学结构与定理的统一美;数学思想与逻辑思维的深刻美等。
二、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中的德育教育
1.教师必须有较高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进行德育教育的意识,加强自身修养,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数学发展史;要努力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规律;在数学中应注意思想教育的目的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贯穿;教师个人形象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如个人仪表、语言、授课时的板书、作业的批改、学生疑难解答等,都会给学生以示范,教师严谨务实的作风、实事求事的态度能给学生以榜样。
2.必须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有机结合,自然流畅,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把教材内容、德育教育、教师感情同学生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寓理于情,情理结合,以情动人,以情育人,而且还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忘了主旨。
3.深入钻研教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教师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力求掌握严密的教学科学体系,搞清各部分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结构上理出思想教育的脉络。抓住课堂教育的时机,阐明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逐步深化的过程,注意对这一过程进行辨证的分析,挖掘渗透在这一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结合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如讲概念时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如:对应、函数、连续、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等,剖析其本质,使学生有一个较透彻的理解。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一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适时地加以引导,使之升华,善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想,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小结中,应画龙点睛地指出数与形结合以及换元、递推、分类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提示它们的辩证性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转换的思维规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能使他们在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同时,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能够在研究问题时,善于抓住矛盾的转化,正确地处理新与旧,已知与未知,形与数,直与曲,有限与无限,连续与间断,分割与求和,微分与积分,必然与偶然等对立统一关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在教材内容中,适当加入经济方面的例题,如成本、利润、边际与弹性、利息、库存量等,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经济方面的知识。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从数学内容结构上,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如数与形的结合、三角函数公式、杨辉三角、二项式系数表及微积分的巧妙应用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形式美和结构美。
5.结合教材内容,可以适当加入数学史和数学家传记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最新科技成果,让学生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学习有关数学史,对数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各个阶段的数学思想和特色、古今中外的数学成果有所了解,是不断提高学生数学修养的需要。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已成为各学科教育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加紧学习,更新知识,更新教法,努力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方法,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