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简易电子栅栏报警延时自控电路设计及原理

简易电子栅栏报警延时自控电路设计及原理

日期: 2014/2/20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云南省昭通农校 赖应忠

简易电子栅栏报警延时自控电路设计及原理

赖应忠

 (云南省昭通农校 云南 昭通 657000)

摘要:对射电子栅栏发出的红外线光,在遇盗贼阻拦时能触发报警器即时报警,但报警时间长短需要一个电路来控制。既不能出现只有红外线光遇阻瞬间才报警,而盗贼马上离开就无声的情况,也不能出现一报警就不停,或者出故障时一直报警扰民的情况。本电路采用三段延时电路,分别实现报警延时、误报处理及开机静音控制。

关键词: 电子栅栏 延时报警 误报处理 开机静音

窗体顶端

?

字典

窗体底端

引言:现代建筑越来越注重房屋外观的设计及室内的装修,然而室内装饰的豪华程度与室外防盗网的外观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华丽的装饰也被牢笼式的防盗网衬托得黯然失色;另外,防盗网还有许多致命弱点:遇火灾不便逃离;盗贼更易攀扶上楼盗窃;防盗网受重物的作用有落下的危险等。针对这一令人哭笑不得的尴尬局面,本人通过十多年以来的思考及对防盗产品的安装调试实践,总结出一些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对广大电子爱好者或家装公司提供一些帮助。

系统设计基础

防盗产品的选择

目前防盗产品种类繁多,但关键部件是传感器,通常采用的有:

被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主动热释电红外对射传感器

门磁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

玻璃破碎声传感器

由以上传感器构成的报警器各有利弊,一般来说采用主动热释电红外对射传感器构成的报警器,有其另外几种传感器构成的所不具备的优点:抗强光、强噪音;误报率低;不受门窗开关的影响。而由被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构成的易受强光干扰;门磁传感器构成的易受窗户开关的影响;振动传感器构成的易受外界噪音(如雷声)等的干扰;超声波传感器及玻璃破碎声传感器构成的误报率较高等。所以由主动热释电红外对射传感器构成的报警器,成为近期防盗产品市场上的一大亮点。采用在窗户外安装一对电子栅栏的方案,既能阻止盗贼于户外,又能避免上述防盗网的一系列问题,更可以时刻布防而不影响室内人员的活动。

防盗延时电路的设计

对射电子栅栏发出的红外线光,在遇到盗贼阻拦时能触发报警器即时报警,但报警时间长短需要一个电路来实现。既不能出现只有红外线光遇阻瞬间才报警,而盗贼马上离开就无声的情况,也不能出现一报警就不会停,或者出故障时一直报警扰民的情况。本电路采用三段延时电路,分别实现报警延时、误报处理及开机静音控制。电路主要由TL082或同类运放块组成,为简化电路,延时部分均采用简单阻容充放电原理实现。

电路图的绘制

根据以上构想及相关单元电路手册绘制出如下图所示的电原理图(采用软件multisim 8绘制)。

●简易电子栅栏报警延时自控电路图

电路工作原理介绍

报警延时控制

第一部分运放的作用是报警延时控制,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电子栅栏常闭触点J1A因红外线光被盗贼阻断而断开时,Q1基极电压↑ → Q1集电极电压↓ → D1导通 → U1A 2脚反相端电压↓→ U1A 1脚电压↑ → Q2导通 → 继电器k1常开触点闭合,报警喇叭U3发声(当然应急开关J2A应处于闭合状态);此时若因盗贼恐慌马上离开,红外线光重新连通使得触点J1A闭合,Q1再次截止 → Q1集电极电压↑ → D1反偏截止 → 电流通过R14开始对C1充电……直到一分钟左右后,C1正端变为高电平(6V以上),U1A 1脚翻转降为低电平 → Q2截止 → K1触点断开 → 停止报警。

误报故障保护

当有障碍物阻断红外线光或者电路出故障而引起误报警时,U1A 1脚必然持续高电平 → D2反相截止 → 电流通过R13对C2开始充电……直到2分钟左右后,C2正端变为高电平(6V以上)→ U2A 1脚电压↓ → Q3导通 → 继电器K2常闭触点断开 → Q2截止 → K1触点断开,从而切断报警喇叭供电。此后,只要障碍物一直没有被移开或电路故障使得U1A 1脚持续高电平,继电器K1、K2就一直处于断开状态,从而彻底避免了误报扰民的问题。

通电静音控制

刚通电时,由于电容C1两端电压的“稳定性”,U1A 2脚仍为低电平(小于6V),U1A 1脚仍为高电平 → Q2导通 → K1触点闭合,将使得报警喇叭立刻报警;另一方面,电容 C3两端电压在刚通电时也不能突变,Q4必然导通 → D3正偏导通→ Q 2基极电压↓ → Q2截止 → K1触点断开,从而使报警喇叭不能发声。

电路的连接及试验

1、电路连接

按电路图连接好各元器件后,还需连接电子栅栏及电源。连接时应注意:J1A为电子栅栏常闭触点开关;J2A为误报时的隐藏式手动断路开关(避免在譬如打扫窗户时引起的误报);K1为常开触点继电器;K2为常闭触点继电器; U1A及U2A由一只TL082或类似集成块构成;U3采用12V高分贝警号代替;晶体三极管也可用Vceo>30V、Icm>200mA 的普通硅管代替。

延时调试

接通12V电源,闭合J2A后,先断开J1A马上再闭合,测试报警时间长短,据此调整R14阻值,使得延时时间为1分钟左右。

待报警结束后,重新断开J1A并保持断开状态,测试报警时间长短,据此调整R13阻值,使得报警延时时间约2分钟左右。

测试通电后1分钟内是否报警,如果报警,可以检查调整Q4周边元件解决。

安装注意事项

安装电子栅栏时应避免太阳直接照晒接收用栅栏。

应注意对射光通道不要被窗帘等漂动的物体遮挡而引起误报。

所有焊接点必须非常牢固,并采用进口优质元器件,将漏报或误报率尽量降为零。

结束语

此电路经过长期应用发现:电路虽然简单,但通过与高可靠的电子栅栏(宏泰牌)配合使用,取得了很好的防盗效果:既不用反复设防撤防操作,也不影响室内人员活动,好像安装了一面隐形的防盗网一样,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有了它,不仅提高了家装品味,净化了城市景观环境,最重要的是保障了住户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此电路还可推广应用到广大农村、学校和厂矿等作为安防产品使用。

参考文献:陈黎敏 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6-1

林军 电子学基础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

作者简介:少年时期随父亲学习家电维修技术,1981年就读于云南昭通师专(数学系),83年至今一直从教。所教学科有:中学数学、英语、中专物理、计算机基础、电子产品工艺设计、数字及模拟电路、单片机、C语言。业余从事家电维修、产品设计。曾任2008年昭通市首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电子电工专业评委。


简易电子栅栏报警延时自控电路设计及原理.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