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职教育汽修专业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作为学校人数较多的专业之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争议,而本文着重以一个新老师的观点具体阐述这其中的种种,包含学生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及改进方式等等方面。
关键词:汽车维修 教学手段 教学素养 改革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谈论这个未免有点管中窥豹了,大学的理论知识并没有让我们变得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或许在某些人眼里,在我们身上能看到的就只有稚嫩、清高和孤傲了吧。而我们对于中职教育也是个初生牛犊,来之前,我们不知道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我们不知道有什么挑战在等待着我们。直到真的接触到了,才发现我们所学的是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各式各样”的学生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旁人看来学习能力不足,不能考取重点高中的学生,成绩不尽人意,父母百般教导,无奈还是不争气,来这只是为了混个毕业证,或者选择一个过渡。而我所教的汽修专业清一色的男生,他们各有各的特色,能力,无可辩驳的是他们中不乏那些心怀梦想的人。由于近年来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与其相关的汽修专业也变得“跑火”,所以大家都期待着能学一技之长,以便今后出社会可以自力更生。但是大部分来自农村,相对落后的教学环境使得他们基础普遍不高,素质偏低,学习兴趣不高。而这恰恰也成为老师教学的难点,如何将他们正确引导,并加以教学成为了一个难以及时攻克的关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这本书虽然配有大量的插图、表格和大量的图片资料,但是有些内容过于理论化,学生觉得难以消化理解,特别是包含原理方面的知识,这样一来就需要老师有很好的功底使得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而且需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情况去理解,这样才能将薄薄的书本读厚。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编写一些适合我们学校学生的教材,更贴近我们的实训操作。
“让教学手法飞起来”
为了适应现代教学手段,也为了更体现一体化教学的忠旨,我们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学之初尝试由理论—实训—点评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授课,起初效果还可以,但是时间久了,也就发现了问题,理论由于在教室讲解,单单靠老师的描述与形容,很难建立一个实物的想象,对学生而言,又恢复到原来的死板教学手段了,而教学点评这步也慢慢地被“扼杀”在摇篮里,不可否认,老师的方法出了问题,我们太过于急功近利,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做到一体化,就盲目开始。而对于学生,我们也不够重视,没有想过他们是否能适应这种方式,是否都能聚精会神听课,是否都愿意动手实训,是否都有这样的机会近距离接触到实际故障问题。慢慢地,问题就出现了,一些学生学生由热情高涨变得萎靡不振,而教学方法的不得当也充当了“元凶”,这点,我们必须引起反思,每位老师应当聚集一起,共同探讨适合我们学校学生的教学手法,而每个人的思想与情况不同,对此,又得按症出方。这将是我们教学中最大且迫在眉睫的难题。
“资源合理化利用”
相比于电子专业的一体化,我们需改进的有很多,例如:人家上课模式类似于国外的分散教学,不集中,分组讨论,每个人发挥自己才能,各抒己见,不仅限于老师的答案,发散性思维。而且他们的配备都是最优秀的,最齐全的。我们又是怎样呢,没错,实训场地上有很多发动机,可是那些有到很了不起的程度吗?也许客人参观时会夸耀我们的装备多,规模大,仔细想想,发动机拆了又拆,装了又装,很多都已经接近彻底报废,学生见到这样的设备,他们只会在心里吐槽。没错,汽修专业人数很多,齐全装备有限,不可能每个班都用全新的发动机实训,但是我们可以搞试点教学,从少到多,一步一步上,集中优势,针对主要项目进行开发利用。对于某些检测项目,可以尝试实车讲授,现场演示,不死读书,活学活用。对于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室配备可发动的发动机,同时能自设故障并查找修复,这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弄起来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是只有迈出这一步,才能让学生看到学习的希望。终日对着一堆“破铜烂铁”,时间久了,还有什么兴趣,而仿真教学软件也可以暂时充当“领路人”的角色。
“神一般的师资队伍建设”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老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汽修专业的老师,我们自己首先就需要掌握过硬的技术与理论知识,很惭愧的是,我自己还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大学时代的知识靠的是死记硬背,真正的实践与操作,我们或许还及不上高年级的学生,这点我们自愧不如,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自怨自艾,随波逐流。不仅不能这样,我们还应该加强自身的能力,需求各种学习的机会去提升自己,无论是操作还是理论,我相信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有时学生“不适时宜”的提问会让我们尴尬很久,也许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烈的信任感,他始终觉得你教给他们的一定是正确的,所以为了避免这一尴尬,拿起书本,自己先去找答案吧,不是为了回答而回答,而是要将知识变为现实中可能遇到的故障,学会如何检修,排除。头悬梁,锥刺股或许已经过时,但只要读万卷书的精神还在,就没什么怕的。除了自己努力,还要深入到修理厂,及时了解最新的汽车故障动态,结合当前的情况,让学生能紧跟产业链条的发展,共同进步。
不得不说,汽车现在的发展确实很庞大,今后专业型人才必然是“香饽饽”,学生想得不是那一本薄薄的毕业证,技术才是沉甸甸的财富。而作为培育基地,中职类院校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不只是局限于管学生,更大的目的应该放在教本领。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国家对职业教育寄予的殷切期望。
对于汽修,我不后悔选择,而作为刚入社会的黄毛丫头,也许我的想法过于偏激,也许我的方法不切实际,会惹来非议,但是我希望的只是学生能不负家长的期望,在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好工作。在学校里学到做人的道理以外,还能有许多其他的收获。而我也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学生,适合学校的好的教学方法,大家共同努力将中职教育推向发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