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教学工厂模式在车工实训教学的应用

教学工厂模式在车工实训教学的应用

日期: 2013/10/17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罗春清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车工技能实训教学中所面临的困境,探讨“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指导车工实训教学,达到有效指导班级车工技能实训教学,从而提高车工实训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且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
   【关键词】教学工厂模式 实训指导小组 7S 车工实训
  
   车工技能实训是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专业技术课程,主要训练学生车工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做准备。通过车工实训教学,使学生具有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熟练操作车床和加工各类工件的能力;具有产品检测及分析零件加工质量的能力;具有对一般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通过多年来的车工实训教学实践,本人认为传统的车工实训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需要,为了有效指导班级车工技能实训教学,提出“教学工厂”模式思路,以求和同行们探讨。
   一、车工技能实训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实训指导教师师资短缺和实训纪律很难维持
   车工实训课指导教师师资短缺,一般都由一名教师带领几十个学生在一个实训车间里,学生流动大,很难有效进行组织、管理,顾了东顾不了西,整个车间成了“放牛场”,导致教师身心疲惫。虽然课堂搬进了车间,不再是“纸上谈兵”,教师在做示范动作时,所有同学一拥而上围拢过来,往往也只是有三四个同学看的清楚,其他同学很茫然,很难顾及全班同学,无法维持纪律。
   2.实训车间存在安全隐患
   一般车间里的车床有十几台到几十台不等,实训时的学生人身安全和机床设备安全全靠实训指导教师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教师忙于应付,对学生每台车床操作很难到位监管,学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学生不规范、错误操作难以及时纠正
   实训课要让学生亲自操作车床,操作时出现不规范、错误操作,特别是错误动作的瞬时性,教师很难及时把握和纠正,这样很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4.实训教学效果缺乏过程评价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都是在实习结束后,根据所做的工件质量,给出成绩,几乎没有过程评价。有个别学生在车间里感觉枯燥乏味,好像只是来看看热闹,实训过程中从不动手,对车间实训望而生畏,从而影响学习专业的兴趣。
   5.实训实习耗材管理混乱
   有的实训指导教师兼车间管理员,实训所需耗材,学生缺什么随意拿什么,拿多少教师全然不知,往往一轰而上,一抢而空。这样既浪费学校实训材料,也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工种素养。
   二、“教学工厂”模式提出的意义
   针对车工实训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本人对多年车工实训进行经验总结,采用“教学工厂”模式进行教学,能取得较好的实训效果。什么是“教学工厂”?教学工厂就是将工厂的工作环境、先进技术尽可能多地模仿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就能体验到未来的工作氛围,学到先进、实用的技能。采用“先会后懂”的教学方法。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先进行实践,再带着问题学理论知识,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就有较大提高。实现了以实践为中心,专业理论课程主动服务于实践课程的新型教学理念。
   实训车间即企业的工厂,实训指导教师既是企业负责人,也是工厂车间主任,学生则是技术工人。在学生中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组织,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安全生产、设备管理、技术指导、工件检测等各项工作,通过“教学工厂”模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解决了师资少,设备、耗材不好管理,安全、纪律难以控制和实习效果不好等诸多难题。
   三、“教学工厂”模式在车工实训教学应用的具体做法
   1.牢固树立车间安全意识
   车工实训车间作为金属加工车间,是最需要强调安全的地方,不可麻痹大意。如何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呢?(1)安全教育。每次技能课,必须强调规范操作,工具如何摆放,车床操作程序;设备检查,故障排除等都要养成习惯,做到相互提醒、相互监督。(2)视频警示。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放安全教育的视频,告诉学生事故是如何发生的,让警钟长鸣。(3)危险的地方张贴警示牌,车间要求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操作时注意“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电源处要张贴高压危险等字样。(4)易燃易爆物品注意安全存放。如有液化气等易燃易爆物品要提醒学生远离火种,保持安全距离。通过反复教育,规范操作,消除安全隐患。
   2.实训班级采取实习周制度
   为了保证车工实训项目的所需充足时间,实训班级采取实习周制度,即实习周就是让学生连续实习一周,停止其他的理论课。这也是模仿企业的三班工作制,即大夜班、小夜班和白天班,我们要求学生上的均是白天班,让学生感受就业,使技能训练具有连续性,为今后适应工厂企业的三班工作制做准备。
   3.实训指导教师是企业负责人
   实训指导教师是车间主任,对实训车间负有全部责任,因此是生产部、人事部的经理,安全科的科长,而学生是技术工人。实训前对参加实训班级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分析,然后分组,建立企业组织,首先是安全科的组建,抽调3~4名敢于纠正别人错误的学生作为安全科的成员,佩戴“安全员”字样的红袖章,明确责任,赋予一定的权利,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每时每刻要有1~2名安全员在车间巡查值日,负责督查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和各种安全隐患,做到“三及时”,即及时纠正、及时记录和及时汇报,不讲人情,不留面子;其次是生产部的组建,这里的“生产”主要是车工训练项目练习,生产部的成员主要负责刀具、量具、工具、耗材的发放、记录和维护,技术测量、评分、反馈和回收等管理工作,还负责技术指导,负责技术指导的同学一定是实训指导小组的成员,在课前要给予其多练习、多指导,让其成为同学们信得过的技术能手,能胜任技术指导的工作;最后是人事部的组建,一般由班长和纪律委员担任其工作,主要负责实训集合、考勤以及纪律,让学生真正成为实习实训的主体,参与整个过程自治和管理。
   4.建立三级技能实训指导模式
   上实训技能课时,一个教师要指导几十个学生,如果有几个学生同时提出不同问题,教师该怎么办?有的学生在等待,甚至会出现学生讲话或走动情况。一个教师确实忙不过来,不可能每节课都安排两个教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教师首先备好要上的技能内容,先讲给实训指导小组的同学听,让他们反复操练、熟练掌握,然后根据要上班级的实际情况,精选3~6个学生组成实训指导小组,要上班级的技能要领讲完后,把指导小组的成员分配到相应的同学中去,让他们分别指导一部分学生,解决大家提出的实际问题,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针对共性的问题再作强调。这样,通过教师——学生实训指导小组——全班的学生三级技能指导模式,使实训教师分身有术,从无序中解脱出来,更好地驾驭全局。
   5.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在实训操作之前,应该对车工所训练项目进行必要理论讲解即理实一体化教学,“一体化”并不是把课堂搬到车间那么简单,而是要把黑板搬到机床旁,边讲边演示,机床前要做好课桌凳的安排,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听到。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好纪律,才能有教学效果,切实解决“放牛场”的问题。
   6.执行企业的车间“7S”管理理
   7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是企业先进管理方式,应用于学校实训车间教学管理,既保证实训车间正常的实训环境,良好的班级实训秩序和严明的实训纪律,同时也是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减少实训耗材的浪费。实训课教学应遵循这种管理方法和措施,学生所需实训耗材,认真记载数量,严格控制,不允许多拿耗材,教师全部掌握。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对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认识。
   7.积极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
   “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个专业,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位学生,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位教师,技能大赛要覆盖每一所学校。”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可以通过专业技能竞赛活动检验和提升,积极参与校级以上的技能竞赛活动,培养技能型名牌学生,为学校争光添彩。同时专业技能竞赛既能起到交流经验、切磋技艺的作用,更重要是激发学生钻研工种技术、提高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每学期将举办专业技能比赛、操作表演、作品展示为一体的技能节,确定技能竞赛周或竞赛月,形成浓厚的专业技能教学氛围,切实推动班级技能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教学工厂"教学模式具有他的优点,毕竟是在学校的实训车间,不是真正的机械企业工厂,在实训教学可借鉴推广此教学模式,但要应注意的以下问题:
   首先,实训指导教师要对这种教学模式有正确的清醒认识,此教学模式不是全能的,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解放"教师,让学生代替教师来完成部分教学任务。学生只是教师的助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都不能离开实训课车间,而是要进行全过程巡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实训操作的教学中,教师如果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事故,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场并认真监管实训指导小组以及安全科的负责学生,包括每位实训学生的操作情况。
   其次,建立有效可靠实训指导小组和安全科,指导教师要对指导小组的成员---实训指导员,有充分的了解,能够选好和培养实训指导员和安全科的负责学生。对于实训指导员必须是能够较快掌握教许内容、遵守纪律、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车工技能领悟能力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于新接任的班级,一开始可能不适合采取这种教法,要等教师对全班学生有了相当的了解之后才能进行。如果实训指导员及安全科的负责学生选择不当,不仅对教学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对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造成不好的影响。
   最后,在使用教学模式后,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对实训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不宜只让一小部分学生长期担任实训指导员及安全科的负责学生,这容易使这部分学生产生骄傲的情绪,也会间接打击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成为实训指导员及安全科的负责学生,增添学生对于学习车工技能的兴趣和信心。
   综上所述,在车工实训教学中,能够借鉴此教学模式,转换师生角色,通过实训指导教师严格管理、到位监管及科学调度,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并在运用中也应当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定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车工实训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寿兵职业学校车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
   2.孙景民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
   3.何宽光车工技能实训面临难题的破解《学园》,2010年12月上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