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实训实习体系构建与实施举要
摘 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一个好的实训实习体系可以使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实训实习体系包括加工原材料体系、实训课教学体系、教学对象体系、教学评价体系等四个体系。
关键词:实训实习体系 构建 实施
我国目前数控类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仅数控机床的操作工这样的“蓝领”全国就短缺几十万人。而我们职高的任务由前几年的高职考试向培养一线的操作工人转变,特别是我们的机械专业,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从事机械专业必须的理论知识和能熟练操作机械设备加工产品的能力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现代职高生。车工实训实习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车工实习,使每位学生在通过亲身体验后,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拓展了视野空间,使理性知识和感性认识得到了有机的结合。思想概念上能够深刻留下模拟企业运作的雏形,掌握机床、工量具的使用,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转变劳动观念,强化劳动纪律,为今后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基础。
二○○五年十月二十八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以奖励等方式支持市场需求大、机制灵活、效益突出的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一个好的实训实习体系可以使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出以下实训实习体系。
一、加工原材料体系
我们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主要任务为地方企业输送一线能熟练操作工人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熟练操作工人的培养在学校必须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训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专门的培训结构,而在我们没有这种结构,实训课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施教的对象是17、18岁的职高生,他们在初中完全没有接触过车床,感性知识积累很少,机械知识非常匮乏,所以这门课对他们来说一门全新的课。但实训课又与其他课不同,要在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有一套自己的加工原材料体系。
我们高一新生在熟悉机床结构之后加工塑料棒,因为塑料棒相对铝、钢比较便宜,还有车削加工对刀具角度的要求比较低,切削用量的要求也不是太高。加工塑料棒安全性比较好,对初学者比较适合。但是加工塑料棒有最大的缺点是尺寸精度难控制。在机床性能、工件加工工艺比较熟悉之后采用铝作为原材料,铝的塑性、强度、硬度都比塑料好,车削加工时切削用量的要求也不是太高,但是刀具角度对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加工时需要修整刀具角度特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的角度。对刀具角度有一定的认识之后加工钢材,钢材相对比较便宜,在工厂大多采用的材料也是钢材。但是钢材的强度、硬度较高切削加工困难特别对粗学者难度更大,对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控制要求非常高,安全性要求也非常高。如果学生对机床、刀具非常熟悉了可以引进产品进行加工,学校虽然不要生产效益但是应该减小投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学校可以为企业加工产品,企业减少设备的投入,学校减少材料的消耗,毕业的学生能很快适宜企业,是企业和学校双赢的模式。
二、实训课教学体系
前面讲过我们施教的对象是17、18岁的职高生,我们教学必须从最基础的教学开始。我们采用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分步教学最后整合的教学方法。车床能加工各种回转体表面,车端面、车外圆、车外锥面、割槽、切断、镗孔、割内槽、钻中心孔、钻孔、铰孔、锪锥孔、车外螺纹、车内螺纹、攻丝、车成形面、滚花等,把每一种加工分解到每堂课中。通过课内外的练习、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通过VCD进行机床加工的安全教育和机床结构介绍熟悉操作流程,对工量具的使用进行训练,能熟练使用工量具。在机床不运转的情况下熟悉机床的面板和开关,练习开机次序,车刀的安装。真正的车削加工从简单的外圆加工开始,一开始没有严格的尺寸要求熟悉机床和加工过程,一节课后进行尺寸控制和自动进给操作。再设计一个工件车端面和车外圆,尺寸达到要求后加工外锥面、割槽(如果尺寸达不到要求进行尺寸修改),进行外螺纹的加工,再进行钻中心孔、钻孔、车内锥面等加工。每一个分解动作都会了以后设计一个整合所有加工工序的零件进行强化练习,以提高产品加工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设计驼骡竞赛活动,自己选材料设计结构进行加工的比赛。
三、教学对象体系
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总体教学目标。
根据“教师教自己所长,学生学自己所爱”的原则在高一第二学期末进行走班课的选择,机械类的有普通车床加工班和数控车床加工班。教学采用两个班级交替教学,刀具角度和切削用量的选择是一个经验数据,必须进行自己捉摸,数控车床价格昂贵,一般学校比较少,普通车床可以弥补数控车床的不足,为车床教学提供基础。一学年的走班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车床加工的基本工完成了实学习的教学任务,但是对于那些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课堂教学内容是不够的,通过成立兴趣小组。在各班挑选有特长的学生组成机械兴趣小组综合钳工、普通车床、数控车床的综合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现在全国数控大赛、各省市数控大赛每年都在举行,为了培养大赛选手在兴趣小组基础上成立技能集训队,技能集训队的学生是专门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因为一般竞赛分理论和操作两大块。
四、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走上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轨道上来,就必须重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评价。这是把握教学实际、获得反馈信息、进行科学决策的正确途径。重视、研究教育和教学评价,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管理的普遍的、一致的要求。积极探索和研究以注重过程和能力评价,采用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程评价方案和和实施方法。
教学是动态的过程,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动态的,特别是实习可的评价更应该是动态的。如果我们加工要求的尺寸为Φ30,但是有的同学不到了这需要我们对个别同学的尺寸进行修改变为Φ28,加工到Φ28也应该为合格。课堂教学采用动态评价体系。但是实际加工中不允许以上情况出现,学校在每一学期期末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技能鉴定,通过鉴定给学生评定等级初级、中级、高级的要求难度各不相同,学校发给相应的等级证书,并可以换取相应的学分以弥补我们职高生外语、数学方面的不足。现在全国数控大赛、各省市数控大赛每年都在举行,一个学校在各级技能竞赛中的成绩也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在当地职教线的地位和作用,代表该专业的发展规律方向和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
只有建立一个好的实训实习体系才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培养出有很强动手能力的适宜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在各类各级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李世维.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
2、蒋增福.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幼龙.机械制图
4、柯 纯、吴中奇.工程制图.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