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的探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教师下企业锻炼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的探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教师下企业锻炼

日期: 2013/10/9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徐兆林 高彩梅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的探索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教师下企业锻炼

宝应工业学校 徐兆林 江苏省扬州市 225800

宝应商贸学校 高彩梅 江苏省扬州市 225800

摘 要:职业教育是机遇与挑战中前进,“机遇”是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发展,“挑战”是老百性的不认同与生源的急剧下降。作为职教人应积极利用“机遇”,勇敢面对“挑战”,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探索新的途径,指导和帮助教师到企业兼职,让教师真正的深入企业,在企业里得到锻炼,在深入企业,负责或参与企业的每一个项目中,总能找到可以改善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或途经。

关键词:教师 企业 兼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等等,均需要加快、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而现行的校企合作基本处于“学生”或“实训基地”的层面,教师层面的“教师下企业锻炼”或流于行式,或把走进来的教师当作客人,或走马观花的参观。所以急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教师下企业锻炼,探索和推进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的重要性

1.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这为教师走进企业提供法规保障,也附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需求。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在国内外也有先例。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专门制定兼职法规约定教师到企业兼职,这为教师走进企业找到成功国外案例。《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明文规定:“鼓励企业设立自主创新岗位,引导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学校科学技术人员到企业兼职、挂职,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这为教师走进企业又找到了成功的国内先行者。

2.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是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的有效途径

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与现实企业需求相脱离,是因为教师专业思想、专业水平、专业技能不足,想到了从企业引进人才,让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矛盾,但又带来了企业技术人员懂技术不懂教学,不能掌握学生心理,不会运用职业教育心理学,更谈不上教育教学方法,带来了“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尴尬。让教师到企业兼职,可以把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带到学校,教给学生,从而为地方培养出的是掌握了最先进技术的受企业欢迎的劳动者!一剑双雕,互惠互利!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很重要,而现状如何呢?

二、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的现状

总结现行的校企合作,基本是两大类型,一是学校引进企业办学、办厂,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等,归纳为硬件的合作开发;二是“工学交替”“劳教结合”“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等,归纳为学生技能学习与就业合作。这些合作方式均没能很好的发挥教师与企业的纽带作用,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企业所需的基本素质与实用技能,也就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

“教师下企业锻炼”是在认识到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后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了解企业需求的一项重要途径,是各级教育主管部分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这往往是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一边热一边冷。确实让企业吸收几十上百人锻炼,这些人心理、素质和技能也参差不齐,也着实让企业为难,最终或流于行式,或把走进来的教师当作客人,或走马观花的参观。

对此现状怎么办?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探索。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的探索

1.校企合作新体验,互惠互利

学校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学校个别业务骨干专业特点,让教师短期或在一定期限到企业兼职。兼职首先具备教师成为企业的兼职工人,也享受一定的薪资等待遇;兼职还应具备附合企业需求,实实在在的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或完成某个项目。这是校企合作的一次全新探索,它不同于以往校企的学生或设备的合作,它也不同于以往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教师到企业锻炼,它是学校与企业的共同需求,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

比如扬州某商务学校濮老师,是学旅游专业,他利用暑期帮助某旅游公司带团旅游。对于旅游公司,暑期是旅游旺季,人手不足,急需导游;对于学校或个人,可以带团出去锻炼自已,同时还可了解最新的旅游资源,把握最新的旅客需求,更好的指导和教育学生;对于个人也能得到自已的劳动报酬,也只有有了报酬,濮老师工作才更有积极性和责任心,也才能更加理解旅客心理和了解旅客需求。

2.教师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更快地成长

多次担任江苏省职业教育四大赛事之一“创新大赛”的评委专家组组长——任祖平教授,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原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工业培训中心主任、现任东南大学保卫处处长,担任华东工程训练教学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评标专家组成员、南京汽车维修管理协会理事、南京市消协仲裁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这么多的社会职务,让任教授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更有任教授自已总结“我实施或参与实施了上万个种类或项目的技术革新”,所以我们民间称他“创意王”、“在机电、控制、汽修,没有任教授不懂的”、“目前还没有谁在创新领域超越他”。目前没有任何人或组织说任教授到企业兼职,但深入总结,这就是教师到企业、行业兼职,而且我认为是教师到企业、行业兼职非常成功的案例。

除了任教授和濮老师的成功探索,我也在企业兼职中逐步成长。2010年春节前一个月,接到一个与企业合作项目,来料加工油箱配件(50套31种约2000件大小不等产品)。据了解,基本没有难度,仅涉及到车、铣、钳加工;加工精度不高,公差在1~1.5mm左右;产能也没有问题。既可以锻炼师生,又可以创收,我欣然接收,于是本人亲自挂帅并组织7名技能大赛参赛的师生组成最强阵容,但我们却是仓促而又尴尬的“完成”了任务(见附表)。虽然在这个项目上我们不是很成功,但在教学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效指导了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除了以上我在校内企业“兼职”(本职工作),也到校外企业“兼职”(帮朋友忙),在一个个项目中锻炼自己,并及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针对上述经验教训,强化了我的质量意识并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认真学习质量体系,在校本教材中植入质量体系教学。针对切屑问题,强化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教育,积极参与学校“技能+素养”2S培养模式的研讨,参加省级课题“职业学校“技能+素养”2S培养模式研究”。参与了企业工艺制定、工艺卡编制与监督工人对已定工艺的实施,形成了强烈的工艺意识和规范化化品质,也运用到我的教学中,并申报了市级课题“创新与“呆板” 的校本特色教育”。参与企业人事招聘会,了解到企业对员工更重视素养和可塑性,技能不足可以培训,素质差是坚决不要的,这指导我今后的教学规范为首、素养为要。参与企业现场改善,了解到“定置管理”,大到液压车,小到螺丝刀都有他们固定的位置,这是企业现场5S规范化要求,是企业整洁有序的基础,是企业从细微处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也被引进学校,作为实训管理和对学生实训规范化的基本要求。

在深入企业,负责或参与企业的每一个项目中,总能找到可以改善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或途经,有些可能仅仅是意识问题,如切屑、毛刺的处理等;有些需要提供环境或文化氛围,如定置管理的“定置”等;有些是需要反复强调和不断考核的,如质量和工艺等,这些是我们这些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们在书本上是很难学到或难以有深刻体验的。

温加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国办专报信息第923期批示;“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推动和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中职教育健康科学发展。”再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我们职业教育人也应大胆突破, “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 积极探索新的途经,让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

参考文献

[1] 郭春鸣,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议,清华大学《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课程讲义》,2011年8月。

[2] 葛道凯,职业教育专题报告,清华大学《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开班典礼》,2011年8月。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7月。

[4]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86909.htm,校企合作模式,2011年9月。


职校教师到企业兼职的探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教师下企业锻炼.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