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专业化分析

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专业化分析

日期: 2022/2/26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孔卓婵

(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 广东岭南, 510800)
  
   摘 要:近年来,关于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专业性逐渐成为学界和社会舆论中备受争议的话题,笔者认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无需置疑,影响社会对职校教师评价的因素多样,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帮助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上。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专业技能 专业化
  
   近年来,关于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专业性逐渐成为学界和社会舆论中备受争议的话题,不停有人发问:“这一群体教师算是专业人士吗?”笔者认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无需置疑,无论从入行门槛或岗位培训来看,职校教师都符合专业性特征,相较于争议职校教师是否专业,笔者更注重职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和途径,让职校教师的专业地位更加巩固。
   一、 职校教师是专业的
   1、 从入行门槛看
   “职业是一种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相对社会的职业体现为一种行业标准,专业也称专门职业,是指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如有较高层次的知识和专门技术的人,按照一定专业标准所从事的专门职业。”①职校教师招聘是专职人士招聘。
   从招聘信息上可以看出行业对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一些基本要求包括:(1)教师学历要求在本科或以上,个别学校放宽到大专水平;(2)各类岗位要求的专职教师,如数控技术、会计、心里健康等都要求应聘者所学专业要与招聘岗位一致或者有较密切的相关;(3)对有职称的人员优先聘用,说明用人单位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部分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根据职称评选条件,取得职称需要有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个别技术学校招聘要求已经提升到了研究生水平,因此从准入门槛看,职校教师无疑属于专业人士。
   2、从后续专业培训时长来看
   职校教师入行后时时刻刻要进行培训,学习强国每天打卡,各项专业技能比拼,如机械制图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大赛,德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国家级、省级、部级各类微课比赛等等。每年职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专业课课时不少于 42 学时,可以看出职校教师的后续教育时常比较长。以笔者为例,申请职校教师上岗证时,文件要求申请者《教育学》,《心理学》两门课程学习课时分别不低于100学时,《教师职业道德》学时不低于40 学时,《心理学》,《教育学》在大学课程划分上属于专业课,而非公共课。
   3、 从专业技能来看
   舒尔曼学者的提出“学科教学法(PCK)”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核心理论,认为专家教师是由学科内容和教师专业教养两方面组成。学科知识包括四个领域:(1)内容知识(学科训练);(2)一般教学法知识(教材组织与班级管);(3)课程知识(大纲与教材);(4)学科教学法(教学机智与艺术)
   从这个角度看,职校教师都满足了学科知识专业化的要求,例如我校的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度计划,编写教案,利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给学生授课,参与班级管理,能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家长进行沟通。
   “教师专业教养则包括:(1)“学习者及其特征知识”;(2)“教学情景脉络知识”;(3)“教学目的、价值、哲学、历史学基础知识”等三个领域构成” ②
   从这一角度看,职校大部分教师也满足条件,以我校为例,每周一次教研培训,集体备课,公开课组织,每个假期到工厂实习或请专家学者来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技术能手评选,学生满意度测评,教师师德自评互评,各类研讨会,对教学目的,价值,及基础知识进行探讨。因此,从多角度看,职校教师都应当被划分在“专业化”范围。
   二、影响社会评价职校教师非专业性的原因有
   1、评价标准的不统一性
   到底什么是好老师,怎样才算专业的教师?是师德高尚还是考试分数高?是教师自身学术水平高,还是教学生学生容易接受?是每年发表论文多的教师专业,还是年度考试班级排名第一的老师更专业,在其他领域,专业水平容易量化,例如:护士打针,病人不觉疼痛,一针到位,就是专业能力强的表现,舞蹈老师一开始起舞就能感觉到她的基本功,因为动作很容易看出来有无经过训练,但职校教师除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外,还需要有表达能力,学生互动,大部分教师自身技能水平是很高的,但由于学生是零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自身的技能全部教给学生,教学效果较难量化,或者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教育制度建设本身就是因为一些师范教育脱离教学实践而开辟的新道路, 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不足, 一些师范高校对于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并不重视, 导致师范生与非师范的争议越来越大”,③因而影响了社会对职校教师专业化的评价。
   2、教师个人道德与专业道德不一致
   “舒尔曼认为:第一,专业人士需要的利他主义精神,即在提供服务或作出判断时,均以当事人的利益及需要为依归;第二,是专业人士需要客观、公平的服务态度,即对所有当事人能够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教师职业道德,往往不能揭示教师作为专业人士的特征,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够表现教师专业特征的品质特征和行为规范,是体现教师的道德价值、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的行为准则。”从这个角度看,教师个人道德不等于专业道德,专业道德较难体现。有教无类本是教师的专业道德要求,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出现“偏爱”某一群体,“厌恶”另一群体的情况。
   3、媒体影响了社会对职校教师专业性的评价
   近年来,由于网络和媒体的发展,较多的师生矛盾被曝光,一些媒体为了自身的曝光度和不为人知的私利,刻意放大师生矛盾甚至制造师生矛盾,故意放大教师的过失,导致社会观众在不明前因后果的情况下盲目跟风去谴责教师,教师的公信力下降,教师专业形象受损。殊不知,大量一线教师刻苦钻研,彻夜备课,只为学生能多学一些,这些具有高尚师德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没有被曝光出来,因为在从业之初,大部分教师就已经树立了蜡烛精神,不追名逐利,是教师普遍的价值观。职校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有时会有小叛逆,与教师“对着干”,而一些“标题党”往往喜欢用夸张的标题去吸引关注,例如网上曾经有一事件,电视台标题为“某校规定,学生迟到需交罚款”,一时引发了各方关注。事情起因是有一位学生经常迟到,班级因此每天被扣分,班委会为了约束这位同学,投票表决通过迟到一次罚款2元规则,这位同学因为不满班级制定的班规,要求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节目组来校采访曝光,后查明原因,此规则为班级与班主任无关,与学校无关,罚款由班委会统一管理,事情才得以澄清。
   4、职校专业课教师人数不足影响了专业性
   由于近年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数量和规模短时间出现井喷,职校专业教师一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一些文化理论教师短暂替代了专业课教师的功能,影响了职校教师专业性的口碑,这一问题近年已经随着专业课教师越来越多逐渐得到解决。
   三、职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教师专业标准是引领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的专业指南, 教师教育培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因此专业标准体系的制定应该也是动态发展的。”④
   1、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前步
   笔者认为,在大学期间就读于技术师范专业的同学应当提前做好进入职校从教的各项准备,包括思想上的准备,专业技能上的准备,体能上的准备,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问清楚自己:“我想要做职校老师吗?我将面临什么挑战?我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在校期间刻苦钻研自己的专业课,结合国际技术前沿,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面,锻炼好自己的体能,把自己打造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2、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第一步
   刚毕业的技术师范生,进入职业学校从教,要主动去了解职校的架构,管理方式,学生特点,晋升规则,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一般教学原理、教育方法,熟悉教学步骤,慢慢摸索如何获得教学策略、教学事件知识,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不停止自己本专业的探索,树立安全意识,同时思考如何将课本知识和实操技能结合起来,用两年的时间评上初级职称。
   3、职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第二步
   从教的第三到五年,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学,继续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职校教师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要不断积累班主任工作经验,课堂教学经验,实操车间控场经验,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明确教学实践的助词,不断增强自信心,让自己向技术骨干靠拢,用五年时间评上中级职称。
   4、职业教师专业化第三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更加游刃有余,这时要对课堂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一定的教学模式识别能力,能够根据学生情况或者周围环境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有效地控制教学活动,能够轻松流畅地完成任务,课堂气氛较好,对不同的教学情境,灵活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在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继续读研究生或者出国学习交流,评上高级职称。
   5、职业教师专业化第四步
   也就是从专业型向专家型转变,专业技能上从熟手上升为专业能手,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开拓创新教学方法,能从教学现象看到教学的本质,做到有所思,有所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意识,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提高自己的教学思辩能力,完善自己的职业价值观,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影响更多的后来者,不断把自己打造成名师、名校长,把职业技术教育推广到更高的层面,评上教授。
   总之,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无论社会评价如何,都会在自己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①《现代教育学》/扈中平 李方 张俊洪主编.—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
   ②《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教育研究》,2001(12)
   ③《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高师院校实践性教学》张守波, 史宁中. [J].教育研究, 2008 (7) :77-80.
   ④《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研究》滕祥东, 任伟宁, 边丽, 等.中国特殊教育, 2017 (2) .
   ⑤《近十年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综述》[J]戈丹.教科文汇.2019.04.0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