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技能教学目标系统的设计
中职专业技能教学目标系统的设计
摘要:本文以中职数字图像处理技能教学为例,采用工作机构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和目标差分析等四个环节所组成的设计过程,通过对数字图像处理职业技能教学需求的评估和对学生的现状剖析,最终将所需教学内容归入拟定的教学目标系统框架,完成符合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职业能力教学目标的设计。
关键字:职业能力 数字图像处理 教学目标系统
数字图像处理技能教学的目标系统主要表述经过技能学习后的学生应具备的数字图像处理能力要素及其发展水平。它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目标及其所包含的教学内容构成的等级系统。教学目标系统可划分为总体目标、定向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等级。在教学目标系统中,定向目标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它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另一方面,又对具体目标所涉及的教学单元的编排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因此,被视为设计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这里我们采用工作机构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和目标差分析等四个环节所组成的设计过程,通过对数字图像处理职业技能教学需求的评估和对学生的现状剖析,最终将所需教学内容归入拟定的教学目标系统框架,完成设计教学目标的全过程。
1、对工作机构的分析
在我们对平面设计广告公司和婚纱影楼的工作效能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Adobe Photoshop软件是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图像处理软件。设计人员在使用该软件时主要体现在“抠图”、“修图”、“调色”、“图像的合成”和“滤镜特效”这五方面的图像加工活动。作为一个图像加工处理系统,五方面的活动是相互联系的,均具有重要性和复杂性。这些图像处理技能难度较大,对操作人员的思维判断力有较高的要求,在整个图像处理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属于图片质量把关的关键技能。一种类型的图像处理质量将影响着整个图像处理系统的质量。
例如“抠图”技能,几乎出现在所有的图像处理活动中。通常图像抠取对象的环境十分复杂,抠取对象的准确度要求高,不符合抠图标准的图像将严重影响图像整体加工质量。多年的生产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抠图对象时,通常都表现得手足无措。因此,如不解决操作人员的“抠图”技能教学需求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图像处理的质量。
2、对教学任务的分析
通过对工作机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出需要教学的技能。那么,对这些技能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则是教学任务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
依据心理模拟教学的思想,我们的教学任务分析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划分职能范围
技能教学的对象是有了职业选择倾向的学生,教学任务必然要体现相应的职业活动。我们通过对图像处理操作人员的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图像处理操作人员主要应具备三方面的职能:
1)硬件维护与软件环境配置职能,这是对电脑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对软件的运行环境进行有效设置的工作。如:扫描仪的维护、打印机的维护、软件运行环境的颜色设置、预设管理器等。
2)执行操作职能,是完成图像处理的活动。如:获取图片、图片处理、使用辅助工具等。
3)诊断调节职能,是在图像加工过程中,对处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判断,从而消除处理障碍。如:根据背景的复杂程度,选择适当的抠图工具;又如,根据图像的色阶分布,选择色彩调整工具等。
第二步:查明任务要求
通过对数字图像处理操作人员职能的分析,行业专家普遍认为,诊断调节职能是决定图像处理质量和数量的关键职能。并且指出,在图像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最重要的任务是当图像处理活动遇到障碍时,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迅速采取措施排除障碍。表(1)就是反映“抠图”处理活动操作人员诊断调节职能中必须掌握的常见毛病的诊断问题表。
表1 “抠图”诊断问题表
第三步:确定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是操作人员在图像处理活动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它是在划分职能范围、查明任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与数字图像处理能力结构系统的对照分析而确定的。本步骤的最终结果,就是具体确定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教学所应开设的课程。
下列内容是根据“抠图”技能所涉及的任务要求确定的教学任务示例:
(1)专业技术知识
①色彩构成基础知识
A.色彩的三原色、光的三原色
B.间色、复色
……
②PS图像处理专业知识
A.什么是“抠图”,“抠图”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
B.“抠图”的类型
C.“抠图”工具的功能与工具选项栏的作用
……
(2)操作性知识
①工具箱中各工具与工具选项栏中各选项的操作要求与设置方法
②路径调板的操作要求
……
(3)操作技能
①光盘、扫描仪、鼠标、键盘等外部设备的使用、保养与更换操作
②加工图像的操作
(4)心智技能
①PS软件运行情况的正确判断和处理
②图像加工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影响因素之间有何关系?
③如何排除各种图像加工障碍?
通过教学任务分析,我们对“抠图”技能的教学需要有了更明晰的了解,这使得教学目标的设计工作更加具体化。不过,在评估教学需要时,还有一方面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接受技能教学的人员的原有水平状况。因此,在形成教学目标系统之前,有必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
3、对教学对象的分析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工作,主要依据应试者在普通教育中毕业考试的结果来进行的,很少考虑不同职业所独具的重要特征及对应试者在未来学习中的不同要求。特别是在当前愈演愈烈的学校招生大战中,想在学生入学前进行职业选拔工作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学生对所选择的职业方向涉及到的知识、技能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在技能训练中,学生更关注执行操作,而往往忽略了诊断调节职能水平对数字图像处理能力的重要作用,使得他们与行业专家在职能认知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4、目标差分析
目标差分析属于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将最终形成教学目标系统。
1)建立目标网络
教学目标系统包括总体目标、定向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等级,就技能教学全局的规划而言,关键在于确定各定向目标的相互关系。作为心智技能的定向目标在完成诊断调节职能时,几乎同其它的定向目标都存在着联系。这说明,一方面,心智技能是在其他定向目标得以概括和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的,另一方面,其它定向目标的执行水平也取决于心智技能的发展水平。下面,以PS图像处理技能的目标设计为例,来说明定向目标系统,如图(1)所示。
这里,对图(1)作简要说明。
首先,这是一个以心智技能为核心内容的定向目标网络系统,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心理诊断程序,而综合分析是它的基础。这种综合分析实际上指对人、图像、检测手段及其交互作用的动态分析。所以,我们提出四个预备性智力动作:分析图像表现、分析操作活动、分析图像检验手段、分析图像的动态变化。
其次,预备性智力动作是在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预备性智力动作之下,列出了必须掌握的7个定向目标。
再次,涉及到态度的2个子目标(即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对于整个目标网络系统都有影响作用,这种非智力因素也是设计目标系统和安排教学内容时不能忽视的。
2)设置教学单元
作为具体目标的教学单元,是对定向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在设置过程中,目标网络系统反映的主从关系是决定内容量取舍的依据。首先,有助于心智技能形成的内容要增加份量,并列为讲授重点,而作为基础的内容则多用于学生自学时查阅,并安排概括性的讲解;其次,为了利于教学单元的掌握,巩固和概括能力的形成,必要时应设置一些起铺垫作用的内容。表(2)就是根据上述原则而编制的“抠图”技能教学单元设置表。
表2 “抠图”技能教学单元设置表
至此,经过工作机构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和目标差分析,“抠图”技能教学目标系统业已形成。
总体目标
通过该模块教学,使学生能胜任“抠图”的职能要求。
2、定向目标
根据本研究有关目标系统的构想,“抠图”技能教学包括10个定向目标,作为心智技能的定向目标制约着“抠图”技能中诊断调节职能的完成质量,应列为教学重点。
3、具体目标
在“抠图”技能教学目标系统中,具体目标是从属于定向目标的子目标系统。在该模块的教学单元中,我们标出了与心智技能形成有关的重点讲授单元,其余单元略讲或供学生自学时查阅。
参考文献:
【1】时勘著,《现代技术培训心理学——心理模拟教学·原理·方法》,云南教育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
【2】时勘著,《心理模拟教学的原理与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3】冯忠良著,《结构-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8年4月第1版。
中职专业技能教学目标系统的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