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综合应用
【摘要】: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学生从事职业的基础,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生动、信息量大、便于交互与控制的特点在众多学科的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自己在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阐述了如何根据制图课程的特点,并结合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字】:机械制图 多媒体教学 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是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中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的纽带,在课程设置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课程负责的态度,要上好该课程,方法就要求得当,否则就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多媒体教学从其技术特点来说,在制图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具有特别的优势,它可以用逼真的立体图像、动画、视频代替静止的挂图和难以携带的笨重实物模型,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视觉和思维的限制,可以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多方位的观察和思考,使那些用传统手段无法讲清、教学效率低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屏幕上动画、视频演示的作图步骤代替了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手工作图,使教师在课堂上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板图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着力于教学研究,进行教学改革。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屏幕将立体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进行空间想象。例如在讲解组合体的画图和读图时,对于一些很难想象的结构,教师可以利用三维造型软件事先做好三维立体模型,在计算机中任意的放大局部细小结构,并且可以旋转剖切,足以让每位同学看清楚形体的内外部结构。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则很难达到最佳效果,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更加形象具体的刻画形体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讲解形象、直观,改变学生学习知识的形式。机械制图学科的教学特点主要是通过教师绘制图样来说明制图的规范标准和零件的结构形状,以口头语言为主,向学生呈现、说明知识,并使其被理解和接受。而多媒体技术以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效形式,通过采用鲜明的颜色对比,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造成强烈的冲击,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改变原有接受知识的方式。
3、多媒体教学信息容量大,交互控制性好。在传统的机械制图学科的教授中,为了讲解清楚,教师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板书绘图的过程和详细步骤,费时较多。而且,由于黑板的局限性,板书中,前面的知识被掩盖,无法再现前面的知识点,教学效率相对不高。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所要讲授的知识利用软件制成课件,提高了课堂知识的容量,减少了教师绘图的时间,并借助了其强大交互、可控制性的特点随时再现讲解的内容,灵活地组织教学。
4、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课后复习。机械制图不仅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而且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对于作业的反馈,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只能讲解一些共同的错误或难点,显然这种做法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求。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作业的正确答案,尤其是将每道题涉及的立体模型造型出来,并且允许学生拷贝课件。学生一旦理解立体的形状,“补图补线” 之类的画图问题能迎刃而解。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知识。
二、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不可避免存在缺陷,有技术本身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就机械制图课程而言,本文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1、教学手段存在误区[2]。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学中教师利用尺规规范作图的演示作用,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听起来明白、做起来糊涂的现象。教学组织混乱,不能有效教学,教师变成了课件解说员,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感交流。
2、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不利于学生画图基本功的掌握。目前,根据机械制图的教学大纲,仍然需要学生完成一定量的手工绘图,主要指A2或A3图幅的绘制。如果完全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仅仅是对着电脑屏幕,根据事先做好的课件来讲解图线的型式、宽度、线型的应用以及画图的步骤等等,仅仅让学生看到的是一张张的电脑图,那么手工绘图的质量明显低于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有:布图差、不分粗细线、尺寸标注不规范和文字书写差等。培养学生画图的基本功,教师的亲自演示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是一种教学工具[3],只有合理使用这种工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显示方式和显示顺序都是固定不变的,需要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去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过程,把自己的语言讲解与多媒体的演示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选好多媒体课件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4]。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应紧扣教材来组织教学。讲课的内容如果脱离了教材,特别是所举的例子和教材不一样,课后的复习又变成了自学,课堂上的疑问还没有弄清楚,新的疑问又来了,十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把握。工程制图课件的制作远比其它课件复杂,费时的多,且教材又在不断的翻新,如果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不同的教材制作课件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鉴于不论面对何种层次的对象及教材,工程制图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是不变的这一特点,应该采用尽量简单且可编辑性强的技术先制作一个精品课件,然后授课教师根据对象和教材在该课件的基础上进行编辑,制作出适合自己讲课特点、与授课对象相适应、与教材配套的课件。建议尽量采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授课课件,它简单易学,可编辑性强;其它软件制作的课件,他人很难进行编辑。
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多年的多媒体教学实践发现:在多媒体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小、教师的讲解内容与动画的显示内容是否一致、讲解与动画出现的先后次序等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听课兴趣和效率,所以在多媒体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备课要更认真、更精细、更充分。课前要认真观看课件内容,特别要熟记文字、图形的显示顺序,确保讲解的内容与演示的内容一致;同时要精心设计相邻动画之间语言的衔接和过渡,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提问方式、引导方式,确保教师在课堂上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语言出现在屏幕显示之前,这样教师对某一问题口头分析后,让学生有一个短暂的独立的思考过程,再把结论显示出来,可以加深影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3、精心设计课堂的表现方式[5]。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还需要有良好的课堂表现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要有效控制教学进度,把握好教学节奏。讲课时要有必要的停顿和反复,把采用多媒体教学而节余的时间交给学生,给他们留下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更多的思考和消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动画之前、之后都要有适当的停顿,动画之前的停顿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动画之后的停顿是使让学生再次回顾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图方法和巩固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在这同时,教师要摆脱计算机的束缚(可采用遥控鼠标和电子教鞭),尽可能多的走到屏幕前面,适时地在学生问走动,更多地关注学生感知和情感方面的变化,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以其课堂容量大、表现力丰富和趣味性强,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制图教学中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但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需充分研究多媒体课件及其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结束语: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以其课堂容量大、表现力丰富和趣味性强,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制图教学中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但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还需充分研究多媒体课件及其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 朱文博 浅谈《机械制图》的多媒体教学。中国教育导刊,2008年11期
[2] 韦 芳 论多媒体环境下工程制图教学质量的提高。煤炭技术,2010年2月
[3] 王永富 机械制图课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科教文汇,2011年6月
[4] 周 亮 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的探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9年3月
[5] 杜丽萍 机械制图 多媒体教学之探讨。科技咨询,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