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快速读识挖掘机的液压原理图

快速读识挖掘机的液压原理图

日期: 2014/5/13 浏览: 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要:为了提高现场维修人员读识挖掘机液压原理图的速度,提出一套适用的读识方法。采用模块读识、子系统读识、单一功能回路读识等方法能够较快的读懂挖掘机的液压原理图,大大加快了维修人员的维修速度和质量。
   关键字:读识;液压原理图;模块式;挖掘机
  
   1、 引 言:
   挖掘机一旦出现液压故障,用户往往希望维修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类型、位置、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可是,现状总是比愿望残酷,经笔者的调研发现:大部分维修人员不会借助挖掘机的液压原理图来排除故障,他们面对挖掘机的液压原理图,是看一会就懵了,再看下去就晕了,最后只能“跟着感觉走了”;凭经验干活的后果,不是盲目拆卸就是过度维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维修效率,给用户和企业造成了损失。因此,笔者通过探索和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快速读识挖掘机的液压原理图的方法。该方法的总体原则是:化繁为简、先主后支;锁定目标、顺藤摸瓜、各个击破。
   2、 模块读识法
   根据“化繁为简、各个击破”的原则,首先,我们按照液压系统的组成把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分成:动力模块、执行模块、控制模块、辅助模块等。(见图1)这样我们就把复杂的图纸人为的分成了几个貌似独立模块,其复杂程度一下就降到1/4。其次,有针对性的对各个模块进
   图1、现代挖掘机的液压原理图 图2、挖掘机的主泵模块
   行“击破”性的读识。例如:读识动力模块时(见图2),我们又可以前泵模块、后泵模块、先导泵模块、EPPR阀模块。由于前泵和后泵的结构、原理完全一样,所以只须读懂一个即可,这样复杂程度就又降低了1/4。当我们仅仅研究其中一个小块时,它的液压元件少了,回路也简单了 ;这样当我们就可以对这些简单的小块进行“各个击破”了。
   2、子系统读识法
   根据“先主后支、顺藤摸瓜”的原则,首先,我们将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分成先导控制回路(一般是虚线支回路部分)和工作主回路,其中,工作主回路又可分成几个子系统:行走系统、回转系统、大臂系统、小臂系统、铲斗系统等。这样我们又可以将图纸的复杂程度人为降低了1/n,此时我们可以采用“顺藤摸瓜”的读识方法,先找到执行元件,再顺着进、回油管这根“藤”,很容易就会找到动力元件和辅助元件,从而理清了它的主回路。例如:我们在读识回转系统时(见图3),就只需要找到回转马达模块,顺着它的进、回油管,就能从主控阀模块中找到回转换向阀,进而找到前泵模块和油箱。这样一个完整的回转控制系统就能轻易地“脱颖而出”。一旦挖掘机出现回转系统的单一故障时,我们就能顺着油管这根“藤”,利用测量到的数据和理论知识,轻易地找到故障点这个“瓜”。
   图3、挖掘机的回转系统
   3、单一回路读识法
   根据“锁定目标、各个击破”的原则,挖掘机的液压系统比较复杂,它的复杂性在于它“子”系统还可以继续向下分出n个“孙”系统,初学者往往就因为某一个“孙”系统看不懂而头痛不已。这时我们可以在前面两种方法的基础上,锁定这个目标,把它从系统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单一的回路进行读识。例如:小臂流量再生回路(见图4),它隐藏在小臂回路的子系统中,初学者对这个“孙”系统比较陌生。这时我们把它挖出来,单独 图
   4、挖掘机的斗杆再生回路 研究它,它也就是由换向阀中“暗藏”的单向阀和一个液控的两位两通的换向阀组成。这时需要我们了解小臂系统发生流量再生时的工况条件:当挖掘机在收小臂时,由于小臂和铲斗的自重作用,小臂油缸有加速伸出的现象,就出现了无杆腔的进油压力小于有杆腔的回油压力,两位两通的换向阀被迫切断其回油路,单向阀就被打开开,本该回油箱的油重新回到进油路,而获得再生。当我们读懂了这个再生回路时,再回到小臂系统进行读识就会觉得轻松多了!
   5、结束语
   本文介绍的快速读识挖掘机液压原理图方法就是将复杂的液压系统图进行分解简化,利用了由简单到复杂的一般认识规律,采用了逆向倒推的思维方式,克服了传统的从油泵出发,支路太多,无从下手,读识困难的缺点。总而言之,读识挖掘机液压原理图需要读识者拥有深厚的液压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读识者经历一个不断钻研、不断实践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需要读识者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振南 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方法 [J] 液压与气动,2006(1):77-78
   [2] 彭敏 交通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原因分析 [J] 广东建材,2008(8):220-223
   [3] 张应龙 液压识图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