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技工院校实训室引入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技工院校实训室引入企业文化建设

日期: 2013/12/27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 要:本文论述了技工院校实训室引入企业文化的意义,并提出通过加强引入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在实训室进行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措施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到实训室,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学生;实训室;企业文化
  
   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人才,但很多学生在就业或在实习期间,学生角色不能很快转变为企业员工角色,面对全新的与校园差异很大的企业氛围,心理准备明显不足,显得无所适从,不能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企业也普遍为学生缺乏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而感到失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或者没能很好地引入企业文化理念,没有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与对接。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近距离或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符合企业的需要,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到实训室已逐渐成为许多技工院校的共识,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训室文化的建设对形成专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优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形成一系列为广大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基本价值观、思想意识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等,用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舞员工的士气,培育员工的技能,凝聚企业的精神,塑造企业的形象,具有导向、激励、教育、感化、约束、凝聚等多种功能,是企业发展之魂。
   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优秀的企业理念。企业理念包括企业的举办宗旨、举办方针、经营理念等,是最高层面的文化现象,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它不仅指导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方向,而且能够让客户从内心深处对企业的“性格”有一个认识;第二,完善、健全的制度文化。企业制度文化是联系人与物、企业理念与员工行为的中介,是一种约束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规范有序的状态,促使企业员工在企业管理和工作实践中,严格执行企业各项行为制度和管理措施从而保障管理目标的实现;第三,优良的精神文化(相对于物质文化)。包括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作作风、团队意识等,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沉淀积累而形成的优良传统。
   本质上看来,技工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同:第一,职业化特征。企业为社会成员提供的是满足生存需要的“职业场”,因此作为“现代职业人”应具备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职场中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及职场化人际关系等等,都体现着企业文化的职业性特征;第二,鲜明的个性。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行业背景、赖以存在的地域环境乃至产品的市场特点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性,使得企业在历史的沉淀中所积累的文化精神带有很强的“自主”特色;第三,功利性。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以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以促进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为根本出发点,离开了功利性,企业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其最终目标是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技工院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优秀的人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学校追求的最大目标是社会效益。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区别,使二者实现文化对接具有现实性。
   二、引入企业文化的意义
   技工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而实训室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场所。实训室不仅在实践环节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训室引入企业文化后,让学生置身于良好文化氛围环境之中,会让他们感觉到科学存在,知识的重要。因此,加强实训室文化建设对于推进技工院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营造优良的作风、教风和学风,打造高水平的技工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实训室引入企业文化的措施
   1.加强引入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
   在校内实训室氛围的营造上,特别注重体现现代企业的“诚信为本、管理严格、行为规范、用户至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利用图片、警句、环境布置等努力营造职业氛围,将“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严谨态度贯穿实训始终。使学生一走进实训室,就能受到浓郁的职业环境的熏陶。校内实训室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处处注入企业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要成为明天企业的好员工,今天在校内实训室必须是个好学生。
   2.实训室物质文化建设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文化。实训室的物质文化中必须表现出企业物质文化的特色。因此实训室的物质文化应从实训室硬件设备、设施的建设和实训室企业环境、氛围的营造方面开展。
   以我校船舶实训室建设为例,我们利用有效的视觉刺激,尽量突显企业特色,在实训室里面布置简明、丰富的船舶文化背景,营造出有形的文化氛围,打造与船舶企业相似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日夜熏陶,有利于学生对船舶行业及企业的认知和认同,进而增强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另外,通过专栏等形式宣传体现市场对船舶行业人才的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企业成功人士的资料、企业用人的最新要求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内容,能让学生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的动力。
   3.实训室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精神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实训室精神文化的建设主要通过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风尚等精神层面来影响学生对于企业的认识。为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应借鉴和吸纳企业的团队精神、竞争精神、价值观、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等精神文化,并成为实训室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船舶实训室建设为例,通过与“熔盛重工”合作,根据船舶行业特点,可以提出以“诚信为本、锐意进取”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理念,将企业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诚实守信、公道守法的市场行为准则,团结合作、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等渗透到船舶专业的学风建设中去。把“提升专业技能、磨砺职业素养”作为工作要求,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做为育人理念,倡导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品德,使自己日臻完善,最终达到“德才兼备”的最高境界。
   4.实训室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为实现企业目标,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等秩序而人为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运行方式。它具有企业价值观导向的功能,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障,是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实训室制度文化是技工院校实训管理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总和,是保证实训室各项活动正常运行的有效机制。我们应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出发,通过校企业合作,将合作企业科学、严明的企业制度引入到学生的实训教学环节中,融入到学校文化制度建设中。实施与企业接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实训过程的约束,以加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及职业意识的养成。
   在实训室管理工作中,引入企业生产车间的管理文化,借鉴企业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推行企业“5S”管理模式,寓“企业化”管理于学生的组织纪律、行为习惯学习场所等各个方面。通过5S 活动使每位学生养成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积极工作、主动负责和爱岗敬业的品质。国内外很多企业像南通中远集团等著名企业通过实施“5S”管理,达到了提高企业形象、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员工精神面貌及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的效果。在实训室推行“5S”管理的实践中,应注重模拟企业的氛围,积极营造浓厚的企业化职业环境,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积极营造推行5S管理的良好氛围。营造推行“5S”管理的浓厚氛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操作性强,既体现科学化、人性化,又具有严肃性的“5S”指导性规章制度。
   四、结论
   实训室文化建设要建立具有浓厚的职业氛围和明显的企业特征,要以科学实践为主题,综合运用标语、图板、产品、学生作品、标牌等形式宣扬企业精神、职业理念,技术知识。要发掘实训室内每一设备、设施的教育作用,使静止的设备与设施说出“技术与技艺”。
   在物质文化上,实训室的布置应突显企业特色,要体现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企业成功人士的资料、企业用人的最新要求等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便能让学生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的动力。
   在精神文化上,吸收先进企业文化的理念,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从而使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产生共鸣。
   在制度文化上,吸取企业文化中所倡导的优秀职业道德、严明职业纪律等制度和规范, 在实习、实训环节中把企业生产、管理的各环节规章也融入到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之中。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制定出符合工学班学生实际的、操作性强的,既体现科学化、人性化,又具有严肃性的规章制度。
  
   参考文献:
   [1]朱小峰 试论企业文化在技工院校文化精神中的渗透[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6),20
   [2]李文才 引入企业文化理念 构建岗前零培训的培养目标[J] 商场现代化 2008(3),71
   [3]金 涛 校内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探析[J]职业教育2010(2),79
   [4]王玉鹏 技工院校引入5S管理理念初探[J] 高等职业教育2009(4),78-79
   [5]王 洁 5S模式在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应用初探[J] 管理观察 2009(3),89-9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