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中探究式教学实践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探究性的教学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它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一再对探究性教学进行分析,了解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原则以及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原则;方法
引言
探究性教学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一个潮流,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的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1 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原则
1.1 设置问题合理
高中数学需要学习的内容是非常多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所以在进行探究性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对内容进行一定的删选从而选择合适的内容。探究性教学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够选的过于复杂,让学生没有了探究的信心,但是也不要选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们非常容易就能解决,就不会对探究有什么兴趣了。在进行探究性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造出一定的意境,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
1.2 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探究性教学如果想要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教师的设计与指导。在教学环节的构造方面,教师是主要力量引导学生的学习,并且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师也提供了帮助。在学生们取得成绩后,教师要对结果做出评判,对学生给予表扬。所以,教师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仅仅靠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不去引导的话,学生们很容易找不到方向。但是如果全部靠教师来传授知识,学生们不去主动学习,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1.3 民主性原则
从传统的教学观念来讲,教师是权威的象征,教师讲的知识都是正确的,学生们只需要记住就可以了。学生们只是作为一个倾听者,很少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提出疑问。但是探究性教学颠覆了这种传统的观念,教师与学生在一种比较轻松地环境下交流,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给教师提出意见或者是提出一些疑问等。教师也要相信学生们的潜力,让学生们自己去进行一些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对于学生的探究成果,教师要对给予一些肯定,多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允许学生出现一些问题的,教师在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时不要着急去否定,要帮助学生去解决,让学生们愉快的学习。
2 高中数学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方法
2.1 创建探究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性教学的展开首先需要创设意境,这样才能够保证探究性教学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学生们的认知结构需要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才能形成,所以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们从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们探究性活动的展开。教学情境的设定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为依托,让学生们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从生活中来,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在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这些时远远不够的,学生们还要花一些时间去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把问题解决。
2.2 加强合作交流
我们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也就造成了对事物的理解不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这样可以做到取长补短,使得自己的知识面更加的丰富,而且通过大家的沟通交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加深大家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可能产生出新的观点。只有提出问题,才有助于思维的拓展,才有可能产生创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圆锥曲线时,有这样一道题目,有一条 的抛物线,经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分别为A,B,而且有一条直线L过抛物线的顶点,L与过点A的直线相交于一点C,问题是BC是否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各组成员各抒已见,遇到问题时可以向老师请教,逐步将问题解决。
2.3 延伸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实施探究性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来,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延伸,比如在讲三角函数时,可以让学生们提前做好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着去对三角函数进行定义,并且自己进行公式的推导,掌握一些有关三角函数的基本理论。在学生们对三角函数认识了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和总结,如果学生们感觉对三角函数的认识已经比较详细了的话,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安排一些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鼓励评价方式
在进行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成果,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出一些评价,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以往的教学形式,教师总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依据,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以造成了学生对探究性教学提不起兴趣,这样下去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采用鼓励评价的方式弥补了传统的评价方式的不足,教师会对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按照学生的表现给学生打分,对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成果进行肯定,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比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然后根据每小组的表现评出最佳表现组以及最优秀个人等。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成功,更加的喜欢探索与思考,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
结语
开展探究性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必然的趋势,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探究性教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自主的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程新展.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六个着力点[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10,(5):15-16.
[2] 丁爱萍.高中数学情景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3):82-83.
[3] 周频.浅析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2,(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