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工程教育理念下的师德建设工作

工程教育理念下的师德建设工作

日期: 2013/8/9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其“加工对象”不是硬梆梆的零件,而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持久而深远的,有时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周围的人。正是由于该职业的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必须要注重提升自身修养,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不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而教师的管理部门——学校也应特别重视师德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使他们能够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
   1 师德的内涵
   所谓师德实质是指教师公德,即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人格品位的体现。师德具有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结果的深远性的特点。所谓道德意识的自觉性是指每个教师都应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不能去违背它;道德行为的示范性是指优秀的教师的言行会给周围的个体主要是学生带来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从而影响这些人的言行;道德结果的深远性主要是指老师的道德行为的影响力对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是持久的、深远的,老师优良的道德行为结果会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2 师德对学生影响的方式
   一般认为意识是人类大脑的一切活动及结果,即作为具有自觉性的思维。自觉即能动的认识及指导人类的自我自由的实现。由此可见,教师的道德意识是通过道德行为即举止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对学生产生影响的,这些行为不仅包括授课内容,更包括授课方式、对事物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等。
   3 工程教育理念下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大学教师基本上是只有授课时间才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且交流的主要内容与授课内容相关,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通常由结课考试成绩决定,因此,教师师德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学识水平上。然而,在实施工程教育的今天,对人才培养的模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工科院校要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与此相适应,对学生成绩的考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一张期末试卷确定课程成绩的方式显然不适合工程教育理念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随着课程改革及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撰写课程论文或学习心得、进行课程设计、动手制作、现场答辩、以平时表现进行评定等各种考核方式应运而生。对学生成绩评定方式的变化,扩展了师生间交流的时间与空间,相应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从原来单纯的学识水平扩展到了处事态度、处事方法、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应当看到,考试方式的改革克服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缺陷,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由于这种成绩评定方式与传统的闭卷考试相比,增加了对成绩评定的主观性,任课教师给出成绩的灵活性有所增加。再者,由于受市场经济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目前有许多大学生很有经济头脑,个别“三观”有问题的同学甚至认为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金钱解决,少数头脑“灵活”而又不努力学习的同学,想通过与老师搞好关系而不是凭真才实学取得理想成绩的现象时有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的师德观念淡薄,或是责任心略有松懈,不能公正地评判学生的作品及其表现,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就会在学生中产生不良影响,影响到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可见在工程教育理念下师德建设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做好工程教育理念下的师德建设
   良好的师德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来实现。作为一名教师,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热爱本职工作,承担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份职业,而应当当作毕生的事业来经营。只有这样,才能有博大的胸怀来爱学生、爱工作,从内心深处珍视为人师表的荣耀,赢得学生的爱戴,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不可否认,教师的工作也是辛苦而清贫的,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一分子,教师的思想意识不可能不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们不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不受经济利益的影响而能做到敬业奉献。为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防止个别教师因受利益驱动而做出违背教师公德的行为,在强调加强教师自身修养的同时,教师的管理部门——学校应承担起师德建设的责任,在学校营造起师德建设的氛围,大力弘扬师德高尚的人与事,另外,要制定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约束教师们有违师德的行为。在对教师进行职称评审、职务聘任、业绩考核时,除考核业务水平外,还应加入师德考核的内容,把经济标杆作为加强师德建设的一种手段,让师德高尚者受到尊重、得到实惠。
   总之,工程教育理念下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时间、交流空间都得到了扩展,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此情况下师德建设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提高自身修养。学校也要营造出建设良好师德的氛围。通过自律与他律的结合,造就出一支适合工程教育理念的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刘爱兰.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对策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0:117-120
   [2]陈承社.论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75-76
  
   摘要: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高等教育实施工程教育理念的今天,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显著。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应通过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手段,加强高校的师德建设工作。
   关键词:教师;师德建设;工程教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