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思考

对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思考

日期: 2012-7-28 23:20:02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包海云

摘 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专业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是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更侧重于基础课教学的实践操作能力。文章分析了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 计算机基础课 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经历了从分散到完整、从传统教学模式到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注重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关键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尤其是要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学海网(www.xuehai.net)因此,对当前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教学任务重。
        在全国的各大中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然而,我国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比较紧缺他们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机房条件迅速改善,可是生源整体素质迅速下降,学生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改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成为当今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2、考试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等专业学校在计算机基础的考试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①考试的形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②试题的质量不高;③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因而,导致很多期末拿高分的同学,也未必能通过等级考试一级。也有些同学笔试得了高分,可是上机操作缺乏动手实践能力,这显然是理论与实战的脱节。
        3、学生就业情况不理想。
        虽然大多学校在招生中都宣传学生的就业率在90%以上,但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由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导致就业率和工资待遇很低,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笔者在本地区调查后发现,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只有15%左右能从事本专业工作。
        二、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策略
        1、开设实用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能够适应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此,学校在开设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前期调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对地方经济结构进行调研,二要充分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在调研的基础上要考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确定专业后还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大相关专业的设备投入。  学海网(www.xuehai.net)在以往的人才培养中,学校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闭门造车,与社会企业脱节,从而造成学生就业难,即使就业也很难受企业欢迎。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学校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去,去企业调研并与之合作。目前比较成熟的方式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式培养”等方式。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大力提倡“精讲多练”,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以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我们应该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对于书本上的内容,老师应该有所讲有所不讲,应该给学生留出独立学习的空间。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后,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应用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的方法去自主地学习一些新的课外知识。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从容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这一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要精心组织每一次实验内容,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从实践中掌握计算机应用的技巧技能。学校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营造更好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  
        3、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改变考试的模式。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和个性特点。要给学生压力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并保持这种成就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自主学习不断深化的重要保障。在考试时不但要进行笔试,还要进行上机考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即考核采用理论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理论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及原理的掌握情况,而上机考试则主要是侧重于测试学生们对一些命令、软件或程序的实际操作过程的掌握情况。理论考试与上机考试都可以建立专用试题库,使考试更规范化。尤其是上机考试,还要编制出专门的上机考试系统,考试系统根据每位同学的学号随机组题,在机器上现场完成,且限时完成。通过理论考试与上机考试的结合,才能基本全面地反映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4、根据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  
        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相比,知识更新速度快,若计算机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学生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教学的注重点应从“教”转向“学”,逐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建立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教学模式上去。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创新:观念创新是方向,只有观念创新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思维创新是方法,要寻求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知识创新是目的,要创造新的知识实体。实现三个创新的中心环节是思维创新,而思维创新的核心则是学会运用非逻辑思维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兼容并包,使之扬长避短、各得其所,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海网(www.xuehai.net)转贴于学海网(www.xuehai.net) https://www.xuehai.ne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