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新课程下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初探

新课程下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初探

日期: 2008-1-18 22:53:48 浏览: 9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甄学霞 李岩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要通过物理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教育;要加强实验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教育。

主题词: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和创新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象征,我们的时代呼唤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主阵地,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以作为我们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对学生进行创新的教育。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的理论,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下面就谈一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陋认识。
一、通过物理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
意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着能力的高低。因此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首先要培育学生的自主意识,即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一切创造者所共有的人格特质。没有强烈的自信心,就不会有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当然也更不会有克服困难挫折,进行探新的勇气。在物理教学中,当学生学习压力、压强等较抽象的概念时,要为学生设计好问题系列,阶梯式,小难度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当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学生点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受到成功的激励。甚至当有学生提出一些科学界尚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也不要批评,除了加强引导外,还应采取鼓励和赞赏的态度,以便于激发和保护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让他们在充满自信心和成功感的心境中愉快的学习。
其次,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关物理学史的教学往往被教师忽视。事实上物理学科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的创新史,应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很好教才。教学中,教师可选择物理史上著名的发现事例或著名实验,经过提练、加工、整理、编制成短小精悍的物理小故事或物理学家传记。让学生“追踪”当年科学家发现的思路,“模拟”一遍科学家发现的过程体验。如初中物理伽利略是如何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的;奥斯特是如何推翻库仑——电和磁无任何联系而发现电流磁效应的;法拉第是如何突破奥斯特稳态性观念的影响,从失败走向成功得出电磁感应现象的。通过这些科学发现的事实可以教育学生:科学家发现过程是创新的过程,科学往往归属于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人,从而使学生树立立志创新的精神境界。
最后,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时刻关注社会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如航天技术、才料技术、信息技术、环境的污染、能源的枯竭等等。同时指出这些问题不解决,人类就不能持续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而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仅靠现有的技术是不可能的,出路只有一条——创新。要有心思路、新技术、新方法,以次来引导学生观注创新,明确创新的重要性。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创新四维教育
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造力的源泉。物理科技的每一次进展和重大突破都是创新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伟大创新精神,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多思善问、质疑解难的好习惯,冲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获取知识”转为“探索知识”,从过去“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学,” 要大力实施“研究性学习”,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通过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及思路。在新知识教学前,教师应以学习程序指导的形式给学生显示每章、每节的学习思路,以便学生独立探索,在概括教材的过程中,注意引发矛盾,引导学生理清全章思路,自己归纳总结出全章的知识结构,整理知识要点、重点、难点,有关习题作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学完摩擦力后,可让学生以自行车为将中学物理课本中所学运动与力的知识串起来,从自行车启动停止,内部结构外形特征以及你自行车未来发展有何建议与设想等方面写一篇文章,老师没有严格的篇幅要求。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机的综合复习,灵活运用,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科学发展的新动态;这实际上也就是引导学生去做术论文。在这样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时时地迸发出来。
2.在教学中 还充分发挥课堂讨论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作用。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意见而进行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启发讨论,使学生在原有的认识结构中产生冲突,唤起求知欲,产生探索创新意识,也可以对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可以自己看懂的内容,采取按教师事先编好自学提纲、练习题导读讨论的方法,自主学习与探究,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讨论矫正,最后由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启发或讲解。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现新问题,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3.通过习题演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新思维训练。习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素材,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设置开放性问题,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超常的构思、独特的见解、灵活清晰的思路。一题多解可以变学生的定事思维为多向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一题多变既可以帮助学生认清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特点,并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对学生有启迪;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如果改为1m/s,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想,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加强实验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能为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又能让学生经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过程。更以生动形象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1.创造条件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教育是物理学科最有效的教学方式。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学生已不满足于停留在实验现象的简单描述及对反应结果的严正上,也不满足于最求实验的表面刺激和“照片抓药”上。但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实际教学中大部分老师认为太麻烦,采取“伸勺子来干的”,如:让同学看课本实验插图及文字,直接提出相关结论,并让学生记住实验现象和结论。还有的学校学生学了两年物理,只有中考实验操作考试时才进一两次实验室,好像实验室是为考试准备的。其实这样一来不仅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违背了课程基本理念中要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的要求,学生何谈发展与创新。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冲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尽可能安排足够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创造了增长才干的特殊环境。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照方抓药”的实验,能提高学生熟练操作的程度,但把学生思维前前后后都限制死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若教师重视实验习题上引导学生根据原理设计实验,则能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正确处理矛盾、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完“伏安法”测电阻后,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①实验时,如果没有电压表,怎样用电流表测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呢?
②实验时,如果没有电流表,怎样用电压表测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呢?
学生独立设计出各自的实验方案后,可采取小组交流、全班评议、教师评价的方法,选评出最伏的实验设计方案,在检查其合理性后,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验方案,自己实验,以验证实验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使学生在设计、实验、观察、对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造性地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并在探索的实验中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创新能力。
当然创新教育的学科渗透途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我摸索去实践。创新教育是一项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这就要求教育工作着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