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物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浅探

物理教师综合素质培养浅探

日期: 2006-11-27 8:25:46 浏览: 14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四川省大英中学 曾俊

一位成绩不太好的,很调皮的高一学生在送我的圣诞卡上写道:“。。。。。。你是最无私的,你把所有的知识传授给我们,你的职业是太阳下最光辉的…“学生对教师的这种赞美好象是一种抒情的口号,可仔细一想,这不也是孩子对教师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情吗?这是他们的期待也是社会界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该如何向这一要求靠近?该培养自己那些综合素质和如何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呢?
有句老话说:教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职业,是学校中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工作者,但这句话对于现代的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师不在适用了,现代的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科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等等。而且教师的这种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在社会中还必须承担起不同的角色。比如
一. 伦理者角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政治思想观,道德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观念,所有教师的正确的各种观念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二. 组织者的角色: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组织课堂的能力,能否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能否让学生深深的被课堂所吸引是教师的组织能力的一种表现。
三. 咨询者的角色:学生的问题不但发生在校内,许多的问题还是由校外引起的。如:父母的离异,社会对孩子的影响等。这虽然发生在校外但却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所以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做为一位咨询者了解学生的情况,同学生谈心,使其全面健康的成长。
四. 革命者的角色: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一些创新或改革教育方法,这样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创造力和新能力的思考者。
当然教师还充当着许多其他角色,例如:交流者角色,激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法律者角色等等。教师的这种角色性决定着教师必须具有各种综合能力。例如专业知识能力,组织能力,教育机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学生能力等等。除此而外教师还注意自己的情绪和意志的控制,仪表行为,精神面貌等等。对物理教师而言,我觉得除需这些基本的素养外还应着重培养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 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能力
物理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分支,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它的理论体系是一种有实验事实,物理理论,物理规律所组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而这一体系最根本是必须由实际生活中来最后运用到实际只中去,正因如此,决定了物理教学方法必须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物理教学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知过程,是学生个体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中认识物理世界的过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看到某些物理现象时自然会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某些物理模型,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经常将物理学中的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启发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或者将潜意识的物理模型引导出来,并抽象为物理概念,当然往往现实的物理现象会导致学生错误的物理观念,教师必须联系实际将学生的错误观点引导到正确的理论中来,让他们明白为什么现象和理论会出现偏差。
例如:在学习《液体和固体》中的〈〈液体〉〉这一节时说到表面张力时,由于表面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些,也就是表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其内部分子间的距离要大些,所以相对于内部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这样就使得夜面各部份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表面张力。对于这一概念学生还是比较难以理解。书上举了缝衣针浮在夜面上的实例,这一例子非常具有说服力但实验却难以做成。于是笔者想了这样一种方法:现在出卖的一种水杯中有漏茶叶的密织的网状漏筛,当把水装入杯后倒置水杯,水被隔离为上下两层这种现象说明表面张力也非常具有说服力,而且学生容易自己做到,这就使得他们更深刻的理解概念。
又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牛顿第一定律〉〉时,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克服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教师在解释时经常会说:某物体具有某个速度后它将保持这一速度运动下去。例如:车上的物体具有和汽车一样的速度,当把物体从窗口静止释放时,在水平方向上它具有和汽车一样的速度,所以物体和汽车一起向前运动。但学生会说他们看到的是物体相对于汽车向后运动,也就是物体的速度是小于汽车的,这不是和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吗?那么究竟谁对谁错?教师就必须就此事实找出学生的观察结果和理论存在差异的原因,将学生引上正确的理论上来。
一. 培养动手能力做好演示实验
由于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观察能力,,做好演示实验和引导学生实验,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如何引导学生做实验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方面的培养
1. 遵循大纲教材,明确演示目的
演示实验有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实验越多越好,因为演示实验不是以实验为目的,而是通过演示实验讲解练习,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培养实验技能。如果单纯表面的活跃,有趣,把实验看成耍魔术看把戏,这就会走向反面,所以必须明确演示目的,而且演示时要先告诉学生观察什么,注意什么变化,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关键上,真正达到演示的目的。例如做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实验时,首先要学生目的是研究加速度,力和物体的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对象是小车,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1。为什么要用小车而不用滑块?2。为什么盘中要放不同数目的砝码?3。为什么两车要同时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等。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哪个小车运动得快哪个运动得慢这样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有所收获。
2. 突出重点关键,排开次要细节
一个演示实验总是为了解决一个重要或关键的问题,使学生有一个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如果层次不分明,细节不回避,就会先宾夺主,冲淡主题。
3. 实验要力求看得清楚明白,装置力求简单,材料尽量来源于生活
演示实验应当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增大可见度和实验装置的简单化。使每一个学生都看楚,弄明白,使学生会在下课后自已手试做的感觉和兴趣,例如:演示失重一象时,找一个矿泉水瓶,在瓶子的一侧打一个洞,在瓶中装上水,当把瓶立起亚之后,水就从洞中射出亚。把瓶子竖直上抛后,瓶在上升下落阶段水都不射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试验,材料来源于生活中非常容易得到的实验材料,但是整个实验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演示讲解结合,启发思考
要使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演示时必须与讲解相结合,启发学生认真思考,所以试验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觉得实验该出现哪些现象,现象如何,观察什么,观察的结果和观察前的预料结果是否符合,应该如何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在探索中求得知识,例:上一方面所说的超重实验中,首先启发学生思考当竖直上抛出矿泉水瓶后,你认为瓶中的水在上升和下落阶段会射出来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上升阶段会射出,下落阶段会射出,当学生观察实验后其结果与预料的不同,这就启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再调动学生找出预料结果和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达到教学目的。
5. 按照操作程序,起好示范作用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一定要认真按照操作程序,不能违反操作规律,例如:不能在演示天时不先将天平调零;用手拿砝码,加减砝码时不止动天平,等等。教师的演示实验应该起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
三.培养利用多媒体的能力,使教学多样化,生动化。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教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完善,传统的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书籍,粉笔,黑板,模型,挂图等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于是出现了幻灯,投影,无线广播,电子计算机,计算信息网络等,而选物理教学中往往出现许多运动场景,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这些变换过程使教学加大难度,学生理解困难,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可使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轻松的达到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力》这章时会遇到关于动态平衡的题,如:《优训》P13,此题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就只能看到在某些不同位置时,它们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这种间断的变化情况导出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传统的最好方法是利用图解法。《优训》 P13 分析图象,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便于比较,但如果利用课件,将这种间断的变化改为连续的变化,学生能更为清楚的看出。OA,OB绳的情况。使难题变易。
以上是物理教师应具备的特别的能力和素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