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曙光乡畜牧产业化发展对策

浅谈曙光乡畜牧产业化发展对策

日期: 2009-8-23 4:33:40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使曙光乡畜牧业发展又面临新的形势,也对畜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世纪和新形势下,曙光乡应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全乡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把畜牧业建成财政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畜牧产业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正确理解畜牧产业化的内涵和认识曙光乡畜牧业发展现状,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是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加快曙光乡畜牧业追赶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曙光乡畜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联系生产实际分析了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强调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对加快曙光乡畜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畜牧产业化是畜牧产业一体化的简称。是指畜牧业经济再生产过程的诸多环节,即产前、产中、产后连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其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千家万户为基础、以合作制等中介组织为纽带,对一个区域的畜牧主导产业实行饲料养殖加工、产供销、牧工商和牧科教紧密结合的一条龙生产经营体制。具体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在生产组织形式上,按照畜牧业经济再生产的规律,将畜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通过利益纽带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二是在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上,实行饲料养殖加工、产供销、牧工商和牧科教相结合的一体化经营;三是在经营目的上,要在提高畜禽出栏率的基础上,使畜牧业的增值能力和相对效益得到提高,逐渐形成畜牧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畜牧业增收、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目标。畜牧产业化的具体体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企业化。畜牧业是曙光乡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较大的产业,2005年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8.8%,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要实现曙光乡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步伐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面对我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云南实施“绿色经济强省”,中央提出“发展畜牧大产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机遇。畜牧业发展又面临新的形势,对畜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户小规模经营无法与市场经济形成很好对接,畜牧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畜牧产业缺乏龙头企业支撑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实施畜牧产业化经营为解决曙光乡的这些具体问题提供可靠保障,而且还能够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合理利用优势资源,有利于加快实现曙光乡畜牧业的追赶式、跨越式发展。对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使其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曙光乡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曙光乡畜牧业生产现状
   曙光乡位于文山州广南县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75公里,东与南屏镇接壤、南交黑支果乡、西与珠街镇相连、北与董堡乡毗邻,国道323线横穿境内15公里,即将开通的富(宁)砚(山)高速公路有16.4公里在曙光乡境内。全乡总面积2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6米。辖6个村委会132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彝、白、蒙古7种民族,2005年总人口2.97万人。地处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区,气候暖和,四季如春,乡内畜禽品种优良,饲草饲料丰富,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
   畜牧业历来是曙光乡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特别是从“十五”以来,畜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全乡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2005年底,全乡实现大牲畜存栏 9300头,出栏1600头;生猪存栏18000头,出栏肥猪11000头;肉类总产达1116吨,畜牧业总产值500.2万元,人均畜牧业纯收入201.2元。
   1.2畜牧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2.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畜产品质量不高
   曙光乡耕地资源稀缺,人均占有耕地仅有0.78亩。但耗粮型的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却高达92%,远远高于全县平均77%的水平,更高于全国平均65.8%的水平。草食畜特别是牛、羊肉的比重仅为6.8%,比全县、全国的平均水平都低得多,蛋类产量明显偏低,奶类生产则是一片空白。另外,畜产品质量不高,名、特、优产品数量不足,瘦肉型猪的存栏量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优质瘦肉型猪的供求关系更是矛盾突出,每年需要从外地进口约6000头优质杂交仔猪才能满足生产需要。优质肉禽,尤其是风味独特的本地乌骨鸡、本地番鸭等地方名优产品更是供不应求。高档次的牛、羊肉产品比率偏小,产品消费的质量不高。
   1.2.2市场发育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生产与市场未能形成很好的对接
   具体表现在:一是乡内消费市场需求相对饱和,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市场体系不健全;二是市场主体不明确,农民分散、小规模的饲养方式限制了产品的交易方式,多呈分散无组织状态进入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力;三是市场环境不完善,市场建设和运行中呈现出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等情况,加之市场秩序不规范,掺杂掺假,以假乱真,严重干扰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四是市场法规不完善,监督管理缺乏权威性和统一性;五是市场信息传输不畅,信息反馈滞后,由于曙光乡地形、地貌所致,边远山区群众接受信息困难,产品需求信息不能及时的反馈到农户手中,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商品意识观念淡薄,致使供求结构不平衡,供给过剩和需求短缺同时存在,阻碍了生产的正常发展。
   1.2.3畜牧产业化组织程度低,畜产品加工工业滞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第一,是农民缺乏信贷抵押物或个别农户不诚信、借款后不按时还款等原因影响,导致想发展畜牧业的农户不能获取贷款,缺乏启动资金,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第二,畜牧业长期处于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基础产业地位限制了畜产品价格,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对效益就不如三七、烤烟等产业,由于畜牧业相对效益小,主要反映在农民增收致富,未能形成财政的支柱,大部分的人才、资金、物资倾向于其他产业,导致资金投入不足,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第三,是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全乡仅有4户自发组织的生猪宰杀,纯属于粗加工,缺乏畜产品深加工企业,不能体现畜禽产品的再生价值;第四,是养殖业没有大的企业作支撑。由于投入不足,生产性基础设施滞后,对外招商引资困难,致使养殖业都是分散的小农经济。全乡牛存栏30头以上的只有1户,二元杂母猪存栏30头以上的也仅有1户。没有一个大的龙头企业带动,科技养殖配套技术推广缓慢、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市场开拓能力弱,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
   1.2.4群众观念陈旧,饲养管理粗放,畜牧业生产效益低
   具体体现为:一是受小农经济传统观念影响,饲料资源利用率低。农村山区90%以上农户饲养的牛羊仍然是自然放牧,放到山上吃到多少算多少,有什么吃什么,牛羊“夏起、秋肥、冬瘦、春死”的现象依然存在,局部地区“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赚盐巴钱”的小农经济色彩浓厚,农村丰富的秸杆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而自然草场过度放牧,严重退化,产草率逐渐降低;二是饲养方式落后,管理粗放。农村很多地方仍沿用传统的养畜方式,有的甚至处在放野牛、放野猪的原始状况,养猪仍采用喂熟食、拖架子式的饲养,科学的饲养技术和手段在农村得不到有效运用,导致资源浪费,畜牧业生产效益低下。
   2.推进曙光乡畜牧产业发展的对策
   2.1切实加强对畜牧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引导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畜牧产业化应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列,要充分认识到畜牧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优势地位。切结合曙光乡“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抓紧实施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把畜牧产业化经营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统筹安排。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推广各地的成功经验,要做好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工作,为畜牧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2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优势产业发展
   政府机关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管理,引导龙头企业探索企业与农户互惠互利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鼓励同行业“强强”合作。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要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在抓好重点龙头企业建设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各类龙头组织的建设与发展,积极协助和鼓励龙头企业、农村中的专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经纪人成立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服务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发展的格局。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本和大中型工商企业进入畜牧业,参与畜牧业的产业化改造,带动优势产业发展。
   2.3充分发挥科技在畜牧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在畜牧产业化过程中,要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尽快提供符合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配套畜牧科学技术,加速畜牧技术创新,使畜牧业科技在畜牧产业化中大显身手。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1)实施“良种工程”,加速畜禽良种化进程。在继续提高产量的前提下,注重畜产品质量,重点推广瘦肉率较高的三元杂商品猪,高产肉牛、奶牛和优质肉禽;(2)加大畜禽高产、优质、高效饲养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重点推广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养殖技术;(3)加强畜禽疫病防治,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4)加强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开发应用,重点引进畜产品保鲜、长距离运输和深加工新技术,大力提高畜产品加工品的卫生质量。
   2.4增加对畜牧产业化发展资金的投入
   畜牧产业化发展既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资金投入的支持。今后曙光乡畜牧产业化发展必须走多渠道筹集资金的道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并将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中,确保投资金及时到位。各级财政也要把畜牧产业化作为“十一五”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增设扶持畜牧产业化发展的专项基金。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也应从资金投向和资金结构上向畜牧产业化和畜牧业基础设施倾斜,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扶持农民发展规模饲养。
   2.5完善利益联系机制
   畜牧产业化的实质实际上就是使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企业与农户之间是否能建立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事关产业化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由于曙光乡正处在产业化经营的起步阶段,要重点发展和规范合同契约、“订单畜牧业”。要积极探索畜牧产业化利益分配的新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鼓励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形式,使农民与龙头企业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户和企业管理者自觉履行各种经济契约和合同,尽量减少产业化发展中的履约交易成本,促进畜牧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2.6搞好产业规划,科学配置资源
   要按照畜牧产业结构的布局,根据市场需求和各村委会畜禽分布特点,科学配置资源,逐步调整猪、牛、羊、禽内部比例,合理布局畜禽生产基地、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市场营销网络等。按区域布局,突出名特优产品区域,适当集中,重点发展,规模经营,重点扶持规模大户,经过几年的发展,真正形成拳头产业。
   2.7加强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
   曙光乡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包括: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饲料生产及加工供应体系、兽医卫生服务体系、科技推广体系及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要统筹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在生产技术指导、疫病防治、畜产品加工、销售及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的优质服务。要加强基层兽医员的管理和指导,改善基层兽医科技人员生产、生活、工作环境,鼓励开展有偿服务,兴办经济实体,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完善服务功能。要加强农村和规模养殖场(户)的兽医防治工作。搞好养殖场的净化、消毒,推行定点屠宰,定点检疫,有效控制和扑灭危害重大的畜禽疫病。健全兽医监督机构,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保证人民群众“买放心肉、买放心药”,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坚持服务“三农”宗旨,遵循“实用、实际、实效”的培训原则,大办畜牧兽医科技普及培训班,使每个农户都掌握1—2门养殖技术,提高农户科学养畜水平。同时要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业务操作技能,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成立畜产品营销办公室,积极组织畜产品外销。当前,曙光乡畜产品外销的优势是活畜禽,主要市场在“两广”和昆明,要注重研究这些市场,找准外销市场的热点和亮点,通过找市场、促营销、增效益,推动畜牧业发展。信息是打开市场的钥匙,政府和畜牧部门应充分发挥所处的优势,广泛搜集市场信息,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及时筛选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全面寻找更多更广的“卖点”。市场疲软,价位不高,畜产品卖难是当前流通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为此要瞄准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亮点”,突出“优质、高效”,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畜牧业经济实力。
   2.8加快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夯实畜牧产业化经营基础
   畜牧产业化经营必须围绕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结构,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根据本乡资源特点、优势和容量,本着发展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优质高效的原则,实行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区域畜产品生产发展格局。首先,要加快畜牧业区域结构调整,建设中部地区“两猪”(优良杂交仔猪和商品猪)、“两牛”(高峰黄牛和杂交水牛)产业,南北部地区优质肉羊及本地番鸭产业两大产业带,不断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促进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畜产品向主产区集中;其次,根据曙光乡的产业优势,突出发展猪、牛两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提高主导产业在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峰黄牛、杂交水牛、本地番鸭、优良杂交仔猪等四个重点特色产品。要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保护和提高现有自然草场生产的基础上,推行农田种草,确保畜牧业发展有充足的饲料供应资源;再次,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提高畜产品质量,创造曙光乡畜牧业品牌,结合本乡名、特、优畜产品数量不足,畜产品质量监测手段滞后的实际,要加大对名牌产品(如高峰牛)的培育和保护力度,合理开发利用,积极引导优势产业区实行“大联合”。与此同时,应加强以动物疫病防制、兽药饲料质量监督、畜产品检疫检验为主的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与国际接轨,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曙光乡畜牧产业化正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建立“以工业的理念”经营畜牧业的指导思想,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加快曙光乡畜牧业追赶式、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推进畜牧产业化是一项具有历史性和创新性的实践,在我乡的发展目前正处在初级阶段,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不断总结经验,共同推进畜牧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致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云南农业大学文山学院赵运海老师的热心指导,查阅资料时,得到曙光乡政府办公室主任以及曙光乡畜牧兽医站站长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曙光乡畜牧兽医站,曙光乡畜牧业“十一五”规划,2005年
   [2]广南县畜牧兽医学会,广南县畜牧兽医论坛第一期,2005年
   [3]广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2005年
   [4]曙光乡人民政府,曙光乡2005年统计年鉴,2005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