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工匠精神融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途径分析

工匠精神融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途径分析

日期: 2021/3/12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聂晓欣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工匠精神主要是一种完美的精神理念,通过对产品进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延伸为一种工作与学习态度,即追求卓越的创新品质精神与服务精神。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学习方案中还未正式应用工匠精神,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堆个人发展需求也至关重要。所以,中职院校应在德育工作的基础上弘扬工匠精神,以此提高学生精神价值,为中职院校德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等职业院校;德育
  
   前言:我国中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国民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构成部分,肩负人才培养重任,所以应提高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目前,企业的发展更为重视人才德育培养,其中工匠精神是其重要构成环节,可更好培养学生严谨态度与德育功能,以此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主要是指工匠对自身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敬业”职业道德内容较为吻合,可确保专业精神、人文素质以及职业态度有效统一。工匠精神与中职教育密切相关,是职业教育的精神支柱,同时还是培养中职人才的核心内容。
   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的具体对策
   2.1 完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中重要引导者,中职院校在实施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工匠精神需教师对其进行规范与指导,所以教师需对工匠精神内容全面认知,才可引导学生对工匠精神全面学习,因此需对教师工匠精神有效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教师采取再教育,如培训、外出学习等,对工匠精神有更深的了解,以此提升自身工匠精神。(2)与企业构建长期合作关系,教师到企业参与学习,增强自身工匠精神。(3)增加教师课余学习工匠精神时间,同时定期对教师进行评比,根据是否提升了工匠精神给予相应奖励,以此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4)构建德育科研小组,教师之间围绕工匠精神进行探究与分析,可显著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又能增强工匠精神培育效果[1]。
   2.2 构建科学化德育教育制度
   首先,需完善德育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主动性,同时提升教师的参与性,对德育管理制度深入商讨,对工匠精神内涵深入了解,可显著提高工匠精神与德育制度体系之间的契合度。其次,丰富工匠精神内容,如构建工匠精神课件、案例库以及视频库等,为其提供丰富资料,以此使工匠精神在德育教育中更好应用,同时还可确保教师结合本校德育情况制定教学加护,协调培养目标,确保工匠精神的应用提供参考。最后,评价制度的构建。为了确保工匠精神在德育教学中更好应用,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健全评价制度与体系,以此使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效结合、结论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从而衡量学生德育学习过程,提高学生更好学生工匠精神。
   2.3 提升德育教育方式的灵活化
   首先,案例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主要是在案例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化。为了将工匠精神更好融入德育教学中,教师需重视案例的选择。其次,问题导学方法。该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问题为核心,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问题进行设计,学生在学习期间对问题深入思考,同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探究,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从而对德育内容深入认知。再次,校企合作教学[2]。我国多数职业院校采用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企业与校方通过合作开展教学,中职院校需根据自身实际教学与企业合作,可提高学生实训能力,实现对工匠精神有更深的领悟。此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可通过实践对所学理论有更深的认知,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只有这样才可对工匠精神全面理解。
   2.4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
   中职院校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主题教育活动可对其有效深化,培养工匠精神。教师需根据教学情况开展主题活动,活动载体可以“工匠大讲堂”为主,以此开展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活动。
   比如,在开展与工匠精神相关活动时,可邀请相关人员,如技能大师、优秀校友以及劳动模范等进行讲座,指导工匠精神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对师生产生的疑惑详细解答。还可组织师生观看“大国工匠”宣传片,学习感人事迹,感悟工匠成长经历,以此提高学生自身担当意识,从而发扬工匠精神[3]。此外,还可定期展开主题班会,以工匠精神为班会主题对工匠精神与更深理解。还可营造良好的工匠文化环境,如在教师、走廊中张贴工匠精神的标语或宣传单,以此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在中职院校德育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师生需对工匠精神充分认识,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德育工作有效结合,采用不同方法实现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以此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函阳. 基于工匠精神视域下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讨[J]. 福建茶叶, 2019, 041(011):152.
   [2]华 李. 遵从道德发展规律,探究中职德育课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19, 2(3):119.
   [3]周轩. 中职学校德育课中工匠精神的渗透[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005(005):43-43.
  
   作者简介:聂晓欣(1981-),女,江苏泰州人,本科,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理论物理学、物理类学科教育、学生心理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