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教育形势下中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改革
摘要: 在大众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学不应当只局限于灌输知识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性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教学目标达成,而大众化形式下中等职业院学生数学的学习又是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很多教师头疼的科目。本文针对中职数学知识点多、难,以及中职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等对策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中等职业院校;数学;改革
中等职教育的重点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的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出集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比哲学还要抽象的学科,其逻辑性、关联性非常强,其学习效果的好坏大部分取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跟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强弱,所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次要的,而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科比如机电、电工专业等都是专业性较强,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的专业。学习数学能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其他知识更好容易理解和学习,是学好本专业的一个重要工具。
二、大众化教育形势下中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中职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上属于新事物,是近些年来因为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和全民素质教育提升所产生的新型教育。中职学校的生源组成大多是来至初中刚刚毕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低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在初中学校学业水平都不太高,对学习的兴趣比较薄弱,所以部分中职学生对数学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兴趣不浓,甚至厌学。 第二,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中职有小升初考试,初中的中考,高中有高考,这种通过考试来测试学生水平的应试教育,更多强调的是理论学习和智力教育,数学教育作为考试分数占比较高的参加各种升学考试的学科,长期以来一直被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们从中职到初中就对数学的学习望而却步。
(二)应试教育对中职数学教育影响严重
我国的科举考试历史悠久,对我国的教育影响深远,在中学阶段,每次升学都会有一场考试,中职有小升初、初中有中考,高中还有据说是人生中最有决定意义的考试:高考,教学设施完善的中职也会对将入学的幼儿园小朋友进行选拔考试,考试几乎是每个中国学生必不可少的讨论话题,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考分情况,分数高的学生被称为好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和全面发展。而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起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数学魅力的感受、领略神奇的数学表达和数学思维。但事实上,我们的中职数学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严重,教学中没有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仍然是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给着教师的思维来进行学习,没有达到大众化教育的要求。
(三)中职数学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据悉,目前我国中职数学教育方式单一,还是传统式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师生互动极少,在课堂内容上,教师更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非实践学习数学这门使用的学科,教师在讲台上辛苦进行数学数字演算、对数学公式的推演 ,学生在座位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甚至恐惧的心理,不利于达到中职生学习数学的正真目的也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掩盖了数学的趣味性、逻辑性和科学性,这使得中职数学教学与学生有心灵上的接触,学生也很难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再加上本来数学就有很强的逻辑性和难度,关联性特别强。基础薄弱的学生不一定能迅速跟上学科知识,难免对数学失去兴趣和积极性,就算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会因为数学知识基础差而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形成恶性循环,没有起到相应的学习效果。另外中职数学的教学对学校的硬件要求也有要求,对教学道具,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场地有更大的需求,而目前我们中职学校虽然有相应的多媒体设备,但老旧程度大,教学道具少,教学场地单一(一般只有教室一个地方),以上的种种原因都限制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大众化教育形势下中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
(一)加强中等职业院校对数学教育硬件设施建设
学校充足的硬件设备是保障学生完整学到知识技能的必备条件,中等职业院校在对教学设备的引进时,也应该考虑到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增加基础教学实践,弥补职业院校学生学业基础知识薄弱的缺陷,让学生有信心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 一方面,在使用现有的数学教具设施时,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爱惜设备,正确使用,在保证学生安全使用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设备的伤害。杜绝课活动中局面混乱。另一方面,利用闲置教室开设课程,让教学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解决因为教室资源不足而阻碍数学课程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而且也加强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每位老师有不同的能力, 影响了教学的效益,造成学生差异。因此可见教师对教学的重要性,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 还需要有实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关注外界发展方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职业院校数学教师素质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第一,专业技能的学习和不断补充,着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学中,教师在重点难点讲解是彻底讲透,确保大部分学生能懂,会运用。多学习新型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和学生的沟通,调节起学习气氛和学习兴趣,用关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第二,学校应该设立合理的考察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水平。通过对教师的出勤和实地检查,确保教师按照合理的课表教学;聆听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意见,教育为本,学生为本,履行学校的基本职能。
2、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的设定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大众化教育的理念下,学校应该选择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在理论知识的教育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两大主体,只有解决好学生和教师的问题,才能顺开展教学活动,怎样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科学合理设置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就行思考,提出问题时,要考虑教学内容是否符和学生的认知范围、心理特点及能力水平,能否直观解释数学实质问题内容。贴近实际生活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是一门不适用的学科,它来源生活,实用于生活,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高科技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应用于各所中小学、高等教育。目前,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也开始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数学教学当中,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呈现功能,将传统书本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用其他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第二,利用实物教具创造数学教学情景,用直观的实物或多媒体等结合教学内具体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将书本的理论性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科学的情景氛围中深切感知数学知识,更加能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教学资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着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能力培养与教师的有效教学,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值得每个教师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良,李明,朱承.试论知识本位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0,(20).
[2]陈桂良,童子双.高职院校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关系失衡及其原因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