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农林专业大学生应树立大众化就业观

浅谈农林专业大学生应树立大众化就业观

日期: 2010-8-29 17:47:51 浏览: 2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论文关键词:高校扩招 大众化教育 大众化就业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林院校的农林专业,它将成为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论述大学生解放思想,适应大众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
   根据权威调查,当前大学生最烦恼的问题占前三位的分别是:就业压力大(77.5%),学习压力大(58.5%),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39.5%):大学生关心自身问题占前三位的是:能否找到一个好工作,加入wT0对就业的影响,毕业后工作和考研如何协调。可以看出,就业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关心的首要问题。
   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教育
   1999年教育部公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宣称2010年实现大学生毛入学率(在校生人数与适龄人口之比)达到15%:“十五”计划中,这个计划被提前了5年,即到2005年实现毛入学率15%的目标如达到15c}6的毛升学率,中国高等教育即可进入大众化阶段,为此,从1999年起,国家加大教育改革和发展力度,扩大招生规模,力争在21世纪前5年完成此项目标:
   1998年全国招生108万,1999年扩大招规模,招生165万.2000年招生220万,2001年招生250万,2002年招生275万。
   可以看出,2002年高校招生人数是1998年的2.55倍,扩招167万。1999年比1998年扩招52.7%,2000年比1999年扩招33.3%,2001年比2000年扩招12%,2002年比2001年扩招10%。4年来,扩招人数不断增加,扩招幅度有所减缓。
   经过4年扩招,学校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1999年到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都翻了一番多。此外,高考录取率也由1998年的36%提高到2001年的58%。《人民日报)2002年10月6日报道,200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14%。
   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毛升学率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c到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教育阶段。
   那么,距离2005年还有3年时间,我国已基本上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的阶段,有些省市已达到或超过这个阶段。例如:北京市的市民受教育水平在国内最高,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5%以上;上海市18—22周岁人群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近50%;广东省毛入学率为18%;山东省2002年高校招生毛入学率超过15%,高等教育基本上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
   二、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择业观与社会需求矛盾突出,就业观念与大众化教育不相适应
   (一)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根据教育部学生司统计预测:2001年我国有115万大学毕业生就业,2002年为145万,2003年将达到212万,2004年将达到250万。
   可以算出:2002年毕业生人数比2001年增加26.1%,数量增加30万;2003年比2001年增加84.3%,数量净增97万;2004年比2001年增加117.4%,人数增加135万。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尤其到2003年,1999年扩招的学生经过4年大学学习后开始毕业,毕业生数增长迅速,且以后毕业生数量将逐年持续增长:
   (二)就业率不高,就业难
   学生就业的好坏,就业率是张晴雨表。就业率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专业适应性及办学成功程度的重要参数,是判断一所学校有无竞争力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指标,它对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就业统计看,近几年农林类专业整体的就业率都不高。2000年农林工程类、森林资源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60%,热带作物、茶学、经济林、野生植物、森林旅游、保护区管理、海洋渔业等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40%,形势比较严峻。安徽某农业大学农林类专业2000年一次就业率(未统计二次就业和隐性就业)63%,2001年为78%,2002年为57%。华北某农业大学传统农科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2000年为45%,2001年为4O%,2002年又比去年下降了1O个百分点。
   从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农业类专业整体受冷落,一次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和全国高校同期就业率相比要低1O一20个百分点,有的学校和专业甚至更低。2003年全国毕业生比2002年增加比例46.2%,净增97万人,大学生就业将难上加难,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将雪上加霜。
   (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
   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高速增长,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再者,中国加入WTO后,与世界一体化进程将加快,国外的资本、技术介入将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社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大学生数量远远没有达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更谈不上过剩。
   大学生就业率低,并不能说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达到饱和,人才过剩,从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来看,大学生供过于求只是对部分专业、部分地区而言。但社会的整体需求远远没有饱和。尤其对农林专业的人才来说,就业的空间非常广阔。从下面的一组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认为:中国每万人中大学以上学历的比例为4.1%,比1990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在我国大中城市,每100人中仅有不到1.5个大学生.而美国城市人口中每100人中就有27个大学生。另根据高校毕业生分配部门统计,近几年我国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供需比一般为1:3,一般学校的毕业生供需比也可达到1:1.2。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农林科技人员明显短缺,对农林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3060.5万人,其中农林科技人员仅80.4万人,占2.6%。全国每万亩土地仅有0.8个农林科技人员,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科技人员。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为万分之一,而发达国家是万分之三十到四十。
   三、转变思想。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适应大众化教育的发展
   (一)什么是大众化就业
   大众化教育就是教育的大众化,是使15%一50%的适龄人口(18—22周岁)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就是就业的大众化,是使大学生成为一线工作的主导力量和劳动者主体的就业。大众化就业的特征除了就业的特征外,还具有其一线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特征。一线性即工作面向生产第一线;主导性即在工作实践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主体性即在劳动者成分中占主体地位。
   如果大众化就业观念和大众化教育不适应,大众化就业观念就会限制和阻碍大众化教育发展,如果大众化就业观念和大众化教育发展相适应,大众化就业观念就会促进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推动着大众化就业观念起根本性的转变。
   (二)正确认识大众化就业的意义
   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后,教育部又取消了高考对考生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些改革的举措体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即将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扩招本身是件好事,使高校现在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产生了规模效益,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对于农林院校,从其专业特点来看,如何使学生“学农、爱农、务农”,使毕业生能够深入生产第一线,为“三农”服务,成为农业科技战线上一线工作的主导力量和劳动者的主体,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尤为重要。
   大众化教育需要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只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准备,而不是给了上大学的机会,就一定要同时配给一个就业岗位,“学历=就业”的时代已不复存在。
   树立大众化就业观,有利于学生就业时职业层次和职业类型的选择,它直接影响着就业的结果,在扩招形势下,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是高校大众化教育的必然。
   (三)转变观念,结合农林专业实际,走大众化就业之路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就业观念,深化教学改革。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高校和毕业生共同努力,用新观念、新方法、新措施来应对。
   1.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变“以管理为主”为“以服务为主”的职能,放宽就业政策限制,疏通就业渠道,建立和完善就业市场,建设广泛的毕业生供需信息平台,为大学生创造宽松、公平的就业环境。对农林类专业学生就业而言,政府需大力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农业形态,建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农业市场化的农技服务产业,因为这就是农林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主阵地。
   2.高校应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要求,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办学理念,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加强学科建设,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充分发挥农林热门专业和特色专业的优势,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由就业教育向就业预备教育转变。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把就业指导作为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大事来抓。
   3.对大学生而言,必须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做到就业的大众化,要积极主动地应对就业的种种问题,从农林专业的实际出发,实践大众化就业。
   (1)充分认识自己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教育的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以后,大学生身价也不如从前,地位下降更是事实“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要转变。大学毕业生开始成为劳动者主体,他们不再是单位的白领或高层管理人员,而将成为一线工作的主导力量,他们(尤其是高职生、专科生)将最终占据一线岗位百分之几十的比例。
   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是竞争。以后大学生要成为自领或高层管理人员,仅受大众化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如愿所偿。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必定要落后。”
   (2)做“鸡头”,不做“凤尾”。做“鸡头”就是去中小城市、边远山区或小单位做骨干;当“凤尾”就是去城市、发达地区或好单位做一般人员。到落后地区、小地方和基层做“鸡头”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为落后地区做贡献,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做“鸡头”可以“出人头地”,在艰苦环境中磨练自己,便于今后能更好地发展。
   (3)走自主创业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材料中这样说: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机会的创造者。这句话和大众化就业的“主导性”特征是一致的。
   从就业到创业是大学生择业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自主创业不仅为自己解决了就业问题,还为其他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创业的人较多,就业的岗位也多。对于农林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和生物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发展非常迅速,适合大学生在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去施展才能,自主创业。
   (4)先就业再择业。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过程中掌握着更多的主动权,对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选择余地不是很大。农林专业的大学生更需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降低择业期望值,主动地适应社会。既要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又要树立“多次就业”的思想,那种择业一步到位的想法是浪漫的、不切合实际的,必须抛弃。一岗定终身早已成为历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