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浅谈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日期: 2010-8-29 8:58:46 浏览: 2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教育本质上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人做人”。人文精神是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今天我们需要弘扬的人文精神,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以文化修养为基础,以崇高信念和优良道德为核心,融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科学精神和唯物辨证的思维方式于一体的一种精神。
   [关键词]人文精神 爱国主义 责任感
   一个民族精神发展、思想感情,归根结底是一定物质社会条件的产物,历史的产物。时代不同,就存在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每个社会时代都有其相应的人文精神。同一时代的人文精神,也会因具体历史时期和条件的不同,显出其差别性和具体的特点。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所谓人文精神,即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在每个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既有进步的,具有人民性、革命性的文化,又有落后的,带有腐朽性、反动性的文化。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就其与实践主体、文化主体的关系而言,人文精神是内在与主体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如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崇尚优良的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养成和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等。
   马克思曾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文化的活的灵魂。”因为“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这说明,凝聚了人民中最珍贵思想精髓的哲学,是时代精神和优秀文化的理论升华,它无疑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起着统摄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和优秀文化的必然产物。今天,只有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为开拓、发展人的精神世界提供正确的指南,成为社会主义文明的活的灵魂。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人文精神,总的说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以文化修养为基础,以崇高信念和优良道德为核心,融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科学精神和唯物辨证的思维方式于一体的一种精神。
   二、人文精神与人才的培养
   没有科学传播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同样,没有人文影响的教育只是传授知识也不是教育。这两者是人才素质教育中绝不可分割的。专业教育仅仅是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未来生活和发展的一方面基础,另一方面基础就是非专业方面的人文素养的养成。所谓教育本质上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人做人”。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思考人类社会、自然、他人、自身的问题,才能真正懂得做人的真谛。
   概括起来,高层次的人文素质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它包括文、史、艺术、科学技术史、伦理学等。
   2.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对人类问题有责任感的人,才会有爱国之情,爱人民之虔心,爱社会之善举,爱家园之真切,爱自己之自尊。据说1988年有近2/3的诺贝尔奖得主聚集在巴黎开会,会议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高科技发展到需要人的理智去驾驭时,人们才知道东方文明智慧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这就是仁者爱人。爱人,即爱这个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地球。
   3.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人格养成的事业,人格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古训道:有德不敌。高层次人才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这也是文化时代提出的要求。另外,健康的心态也是我们必须重视培养的大学生素质。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复杂和高速变化,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知识,而取决于非智力系统。现代不少年轻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一失恋就自杀,这样的人才智再高,但终不是正常的人。
   三、当前弘扬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重大主题,华夏文化的灿烂篇章。今天弘扬人文精神,理所当然要把爱国主义作为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主题,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维护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多做奉献作为神圣使命。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能够发展中国。因此,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应是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精神,即要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伟大旗帜,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以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是华夏文明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复兴。
   2.民族的主体性和开放的广阔性相统一的精神。民族的主体性是民族的独立、自尊、自主的表征。国家、民族要独立自主,不但经济上政治上要独立自主,思想、文化上也要独立自主。而我们要坚持的民族的主体性,是在当今扩大开放环境中的主体性。面对世界科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把民族精神的主体性同开放的视野统一起来,使我们民族的主体性提升到新的水平,无疑应成为新的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大力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坚持独立自主,同时具有宽广的眼界,博大的胸怀,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在学习别人好的东西时,又防止把腐朽当神奇。要努力坚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保持、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根基。
   3.为人民服务和个人正当合法利益相统一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是党、国家、军队的根本宗旨。以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宿的革命传统和价值观,把古代优秀传统中的先忧后乐、注重社会责任的整体主义精神上升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高度,是人类优秀文化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集中体现,并在我国开创了一代社会新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发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同时要强化民主法制观念,尊重个人正当、合法利益,使人们懂得要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正当、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形成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