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比方法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运用

对比方法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运用

日期: 2010/12/8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对比方法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运用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以国情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为时空段,运用事实、事例、数据进行前后对比,用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突出实效性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对比方法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已经验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动员和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的一面旗帜。高等学校以开设“两课”为主要形式,科学地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 “知、行”一体的爱国主义情操,把大学生打造成真正爱国者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

一。

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将逐步成为当代高校大学生主体。这些大学生受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影响深远,“个性张扬、乐于表现、思想活跃、追求时尚”成为这一代大学生的主要特征。特别是互连网的普及与应用,既造就了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也给爱国主义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因其共享性、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的特性,传播着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政治观,造就了多元化的特征,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可能在年轻一代有所抬头,客观上挑战着传统爱国主义的基石。

爱国主义主客体的悄然变化,既给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赋予了新的内容,也给高校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带来的新的挑战。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造就一批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坚定爱国者,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主旋律。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 )指出:“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

认真改进“两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新教学方法,是确保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运用事件、事例、数据,采取对比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突出时代气息和现实效果,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所谓对比方法就是,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以真实可信的事实,实实在在的事例、详实可信的数据为基本要素,以国情为基本切如点,以改革开放为基本时空,把握时代脉搏,通过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历史比较法、中外比较法等多种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对比和比对,以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运用对比方法,用真实可信的事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女居多,他们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之后,由于没有亲身感悟到中国改革前后的深刻变化,缺乏可参照的比拟性,易产生悲观主义。同时受互连网为代表的现代传播方式影响大,看见了多彩的世界,看见了西方的现代文明,易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别是妄自菲薄、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

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教育方式,使用灌输式,照本宣科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缺乏令人置信事实,实难产生共鸣,取得实效。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一国整体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我们可以综合国力为一个事实切入点。

表一1978年中美日德GDP比较

表二2008年中美日德GDP比较

通过1978年和2008年,中国前后两个时间段GDP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与西方强国的差距在逐步缩小,按这种速度发展,超过美日只是时间问题。通过以上对比,可以清晰地直观地看到改革开发30年经济发展的轨迹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增强大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运用对比方法,用实实在在的事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显著提高,中国以一个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

奥运会是国际性综合运动会,举办奥运会是对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政治实力、体育实力等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从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到2004年雅典28届奥运会,奥运会的举办权基本为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

从1936年刘长春只身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到19984年,中国参加了数次奥运会,却从未与奖牌有关,更不要说举办奥运会了。当2001年中国获得2008年29届奥运会举办权,不但实现了“百年奥运”梦想,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走进发展中国家。从奥运梦想到梦圆,我们用了100年;申办成功到举办成功,我们只用了7年。这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综合国力,得益于30年改革开放积淀的民族自信,没有30年改革开放,就没有北京奥运会的成功。

从无力,无法参加奥运会,到现在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气势恢弘、精彩纷呈的奥运会,再到金牌数第一,无论横看世界,还是纵观历史,通过前后对比,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化。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凸显出祖国的强大,极大激发了广大中国人民空前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也给当代大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运用对比方法,用详实可信的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缔造了经济飞速发展的神话,软硬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中国的国家地位和国际影响发生了根本性历史转变,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详实可信的数据可以充分验证这一事实。

表三 1978年和2007年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对比表

另外,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还创造了许多奇迹: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9460.30亿美元,世界第一;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98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17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由1978年的不足1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74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名;中国也是世界航天领域实现载人飞行的第三个国家。

事实胜于雄辩。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这30年,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运用这些真实可信的事实,通过前后比对,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可信的说服力,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为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精神,造就一批目标明确,信念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使爱国情感和行为变成大学生自觉的情感好自觉的行为,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王滨有.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2] 陈劲松.中国国情与科学发展观[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对比方法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运用.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