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择要: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处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每天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如果我们不能保证自己有一个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很有可能会承受不了日益增长的压力,进而换上一些心理疾病,所以,心理健康知识对我们是十分重要和有用的。
关键字:心理健康,生理,心理。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智力正常,这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情绪稳定与愉快,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行为协调统一,其行为受意识的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应该进行心理调节。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概括的说,心里健康有以下一些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的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他们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 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 在社 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与集体、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他们能 能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们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而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 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怪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认识现实环境。
4.接受生活,乐于工作
心理健康的人能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 活,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会认为是重负。他们还在工作中 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 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同时也能把工作中所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 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克服各种 各样的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5.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 等积极情绪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同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 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 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的允许范围内满足自 己的各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人格完整和谐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 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的 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 的,待人接物常常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 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7. 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 作能力的综合。一般常用智力测验来诊断智力发展的水平,智商低于70者为智力落后。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 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 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 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我们每一个人本应心理健康如上所述,但由于我们在生命历程中所受到的心理伤害。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人的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让我们运用心理科学保持我们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工作、生活,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