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中职生不健康心理教育三部曲

中职生不健康心理教育三部曲

日期: 2008-12-5 8:41:57 浏览: 3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济源四职高 崔小胜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进程,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观念更新的加快,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职业教育作为学生学习技能和走向社会前的人生积累阶段,对其将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促使他们全面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以便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满意的心境,形成良好的个性,塑造完整的人格,始终保持热情饱满,乐观向上的情绪。真正做到高高兴兴来校学习,健健康康走向社会,完完全全实现人生价值。下面,我就个人肤浅认识探讨一下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认识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概念健康是一个宏观概念,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部分,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有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础的含义,如同身体没有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根本条件一样;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由于中职学生正直青春发育期,要面临就业这一人生大事,因而可能会滋生诸多心理问题。职业教育需要技能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所以学校要让他们健康快乐的走上社会,而不是因为心理问题被无情地关到社会的大门外。
2、重视心理卫生心理卫生是对保障心理健康的各种措施和活动的总称,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障,心理健康是心理卫生的目的和结果。搞好心理卫生,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活动的效率;有利于完善个性,搞好人际关系,增强群体凝聚力;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和文明素质。针对众多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心理不健康、不完善现象,职业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卫生科学知识,提高同学们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使其自觉培养健康心理,增强心理防卫能力,克服心理行为中尤其是个性方面的不足和偏差,及时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认识、情绪和行为,自觉地接受心理咨询指导,定期进行心理测验,了解自己心理的优势和不足。这样使让学生能够遵循心理科学的原理,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妥善处理个人的学习、工作、健康与疾病等问题。  
3、与人交往的作用人只要活着,不管你愿意或自觉与否,都必须与人进行交往。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无不与和他人的交往相联系,从人际关系中得到信息、机遇、扶助,就可能帮人走上一条成功之路,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具有首要意义。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大量研究提示,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最有效途径。当人们面临危险的情境而感到恐惧时,与别人在一起可以直接而有效地减少人们的恐惧感,使人们感到安宁与舒适。当人置身于自己不能把握或控制的社会情境时,也同样会缺乏安全感。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家庭的圈子来到陌生的学校,吃住都要自我管理,就脱离了原来的人际关系支持。由于新的人际关系尚未建立,在逐渐适应与磨合的过程中,在自我稳定感和社会安全感方面就可能出现危机。在新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之前,会一直处于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只有通过交往,同别人建立了可靠的人际关系之后,安全感才能得到确立。所以,人需要了解别人,也需要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因此人需要同别人进行交往,需要同别人建立并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
4、重塑自我意识认识自我是人类从古到今一个永恒的话题,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培养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能对自我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就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发展完善自己。认识自我要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找准自己在现实环境中的位置。要从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三个方面来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为此,学生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信息来源,提高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在建立自信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客观认识和评价自我。既要将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作比较,看到自己的差距;也要将过去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作对照,看到自己的进步。  
二、心理健康的任务
1、教会学生克制激情中等职业学生的情感又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发生冲动、波动,有时会因一次小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一次小的失败而心灰意冷;有时会为一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也会为小的矛盾打的不可开交。他们的情绪、情感总在两极摆动,不能冷静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激动时,如同一只打足了氢气的气球乘风飞舞;泄气时,则如同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他们对自己喜爱之事,积极性很高,对自己不感兴趣之事,则避而远之。这一切都说明了中职生的情绪、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彼消此涨的两极状态,而难以及时地用理智加以控制。解决这一矛盾,就要经常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此时的心理状态,用案例和事实说服教育他们,使他们学会用理智控制感情,遇事能不急不躁,冷静处理。
2、扩大信息视野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视听工具被广泛应用。学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睹,见多识广,视野开阔,认识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从天文地理、世界风云、计算机、市场动态、名人传闻到服装、发型、流行歌曲等,他们都十分热心好奇,并积极探究。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鉴别力还不强,加之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因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显得偏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一味的堵是不行的,年轻人就是要有大千世界,就要他们在实践中成长。我们一方面给予学生广阔天地,一方面又要有选择的教育引导,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提高正确筛选、吸收信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认识好,才能学好;视野宽了,心胸才会宽;爱好多,才会有注意力的转移,才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我们不能因为外面有风雨,就把学生关在温室中,那样只会成长为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畸形”。我们不妨将一些热点、焦点问题摆在桌面上,让同学们展开辩论,各抒己见,唇枪舌剑。好,好在哪里,坏,又坏在何处?给学生舞台,给他们说话的机会,让他们一吐为快。最终的目的让他们学会客观的分析,以便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舆论效果。讨论和辩论的导向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有些结论通过学生嘴里说出来比老师家长说的分量大得多的多。
3、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广大教师要用心理学原理与相关学科心理理论与技巧,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教师是学生道德上、心理行为上的指路人,要努力挖掘教学中潜在的心理因素,适时、适度地渗透在自己的教学中。课堂是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上好每堂课的目的在于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火星,而心理素质是人的道德规范最基础的素质。所以,教师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学生心理能否健康发展。为此,学校要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抓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善于应用心理学原理,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真备好课;上课时调节自身的良好心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和愉悦的意境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学校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教师队伍自身心理素质和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鉴于大多数教师对心理上的认识是肤浅的、表面的,为帮助教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校要努力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如为每位教师订阅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籍,并利用每周教研活动的时间一起学习、讨论,使教师明白正确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的重要性。
4、融洽师生关系中职学校不同于中学,老师堂堂跟,象一个影子无处不在。而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每周值一次班,平时去教室完全凭自己的责任心,任课老师更是上课来、下课走,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更少,谈不上相互稳定的交流,也形成了学生课后看不到老师的无所事事的局面。有些同学会说,我想找班主任聊聊,向任课老师请教问题,但他们都下班了。为融洽师生关系,学校应建立师生定期交流的例会制度,拓宽师生心理沟通的途径,要求班主任老师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家长联系卡,定期向家长报告学生的进步,这样的结果能让学生体会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既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也丰富了教师心理教育的经验。营造宽松育人的氛围,塑造良好的心理教学环境。学生身上具有无限的潜能,教师的作用正在于帮助学生最充分地发挥其内在的潜能,所以必须放下为师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近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要创设一种愉快活泼、乐观向上的气氛,要在活泼多变的课堂中,让学生大胆释放自己,呈现一个真实的自我。
5、创造宽松心理环境中职有其特殊的因素,除学习外,日常生活也在学校。每天起床、做操、上课、吃饭、写作业,似乎安排得井井有条,又很充实。但刻板单调的生活与年轻人天真活泼的本性产生了巨大矛盾,学校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学生的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因而要努力减少不必要的规定,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这有益于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得以生动活泼的发展。留点“自由”给学生,要留给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留给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职业学校要善于给学生划“大圈”,只要学生能够在圈内,就不要太多干涉他们的言行。
6、课堂上体现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是一种充满丰富感情{学}色彩的活动,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可以看作是教学移情的结果。教师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充满爱心,始终保持对学生积极的感情投入,发自内心深处地真诚平等地尊重学生,摒弃专制或放任的教育态度,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上接近、相容的民主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工作,这样就能打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心理交往的渠道,形成真诚、信任、民主、愉快的课堂的心理气氛。课堂上的这种“美妙的和谐”,将激发学生的自尊心,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教师不应忽略这一点,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都切忌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要多表扬,少批评,勤肯定,不挖苦,经常对学生赏识、赞美、激励,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答错了,也不要立即打断,要在学生答完后再一一予纠正。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注意方式方法,由批评改为评价,推心置腹,就事论事。绝大多教学生是具有学习的积极性的,心理动机是想学好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动机与效果没有达到一致。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制定解决的办法,使教学与情绪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进行心理辅导
1、心理咨询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获得心灵安慰。心理咨询就是采用一些相对便捷或称为专业的方式,与当事人一起去揭示“斯芬克斯之迷”,一起去探索心灵,感受真我,发现谜底,获得成长、成功的力量。因为心理咨询是一种心灵的对话,在这一时空中,人可以逐层褪下繁重的装束,可以放心地没有干扰地去看自己,去思考自己,不会遭遇嘲笑,不必忍受评价,有的只是倾听、关注、同感与愉悦,甚至可以全神贯注直抵心灵深处!  
不同的时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心理咨询是必需的,中等职业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咨询教师,让那些寻求帮助的学生找到心灵的答案,让他们一吐为快,得到同情安慰,得到灵魂的引导……使心理咨询能够更切实地对未成年人人有所帮助,使他们走出咨询情境后仍满载被关怀的感受,能够学会在现实中应对机遇,学会如何快乐的学习、工作、生活!
2、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有计划地协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个性,防止产生偏异心理的一种教育过程。心理疏导的目标是指导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其健康发展,“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都是心理疏导的方法。但职业学校的心理疏导工作往往做的不够,心理教师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呢?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学生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他们从小受赞扬多,受批评少;主观思维意识多,客观分析少;自我为主多,理解和宽容少。过分的保护使他们不知受挫的滋味是什么,面对困难无所适从、惊惶失措。在教育中,可巧妙地创设情境,如设置难题、制造挫折等,使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才能取得,以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懂得如何迎接困难的挑战,以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
职业教育就是全面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就业能力。未来的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不仅是整个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和载体。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必须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可行性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过程和活动。中等职业学校不断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实质的重要环节,是推进和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跨世纪人才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引起广大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