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谈中职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浅谈中职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日期: 2018/1/4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张铭船

[摘要] 中职校特殊学生群体是指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影响下,由于家庭、身体、心理等原因使学生在生活、学习和精神面貌上相对普通学生表现出特殊性的学生群体。研究这一特殊学生群体问题,既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的发展,又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稳定发展。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很有必要对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管理途径。
   [关键词] 中职 特殊学生群体 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 策略 途径
  
   中职校特殊学生群体是指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影响下,由于家庭、身体、心理等原因使学生在生活、学习和精神面貌上相对普通学生表现出特殊性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群体在目前的中职学校中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能量极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易教育,对学校的管理也直接造成很大困难和影响。所以,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很有必要对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和管理途径。本文基于以高淳中专校为例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造成中职校特殊学生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原因、也
   有学校原因,作为中职校的教育管理者需要广泛深入研究,分析原因,积极应对,探索对策。这既有利于学生个人健康的发展,又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稳定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策略和途径就是正确、持久、有效的开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校要构建行之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要做好中职特殊学生的转化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分析学生特点,然后思考怎样
   去做,并将之形成有效的教育实践,最后要有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学校要将这项工作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
   1.设立以德育校长牵头、学生处为主导、专业部为主体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构
   中职学校一般实行部系化二级管理模式,专业部直接面向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管理的中
   坚力量。学校要依托各专业部,在学生处的统筹协调下,在德育校长的指导下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各部门要分工合作,根据不同专业群学生特点开展学生心理研究,针对性地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深入调查,建立特殊群体特别是“三特”学生档案
   中职校学生生源差,学生成长环境复杂,个性鲜明,学校在每年新生入学后要对每名学生做好调查,建立完整的学生档案,特别是特殊群体学生,具体的来说是对特殊家庭背景、特殊心理、特殊体质的“三特”学生做好备档,有助于后期的教育与管理。
   3.学校要建设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安排专职心理指导教师进行心理辅导
   特殊学生群体的学生青春期的叛逆更是特殊,或孤僻、或自卑、或偏激,不是每个班主任或管理者都能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有效管控的,这就需要具体专业心理技能的专职心理指导教师介入,甚至借助专业设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中职校正确、合理、高效开展管理工作十分有效和必需的。
   4.开设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良好的教育质量监督机制
   学校应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实施性教学方案要求合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确保课时充足,并实行有效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保证心理健康课程的有效性。
   5.开设家长学校,建立顺畅的家校沟通体系
   每个学期学校要有组织地安排班主任和相关教育管理人员对特殊学生群体家庭进行家访,将家访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形成惯例。开设家长学校,通过学校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家长会等活动,强化家校合作,建立顺畅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
   6.加强学习和培训,教育管理会议、班主任会议、德育管理人员会议常态化
   学校要加强对教育管理人员、班主任、德育工作人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特殊学生群体学生教育技能的培训,通过例会加强各部门、德育管理者的沟通和协调,使教育形成合力,有效解决特殊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二、学校要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环境
   中职学校学生难管,特殊学生群体学生更难管,这是职教人普通的认识。但是,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的现状我们需要的不能是抱怨和无奈,而是要有必需的手段和必胜的心态。
   1.打造一支优秀的育人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营造全员育人环境
   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对特殊学生群体学生实施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中坚力量,班主任每
   天对几十个孩子进行教育管理,任务重,压力大。学校要加大对班主任工作上的指导和支持,通过优秀班主任评比、班主任沙龙活动加强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提升班主任工作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
   2.打造一批符合特殊学生群体学生特点的学生社团,营造全程育人环境
   特殊学生群体学生的转化往往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除了课堂,学校还需要给他
   们搭建一些让他们感兴趣并能促使他们成长、成熟、成人的平台,让他们增强自信,培养起阳光、阳刚、积极向上的性格。比如我校的威风锣鼓队、街舞社、足球社团、排球社团、文学社团等一批学生社团对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打造体育节、文化节、才艺大赛等活动,营造全面育人环境
   学校无小事,学校处处有教育,通过文化体育活动、才艺展示活动、团队公益活动等,
   在学校营造强烈的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以此影响特殊学生群体心理,以真诚换真诚,以真心换真心,促进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让他们产生一个华丽的转身。
   三、学校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育人体系
   现在社会上对中职学校有偏见甚至有歧视的不在少数,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职学校学生差、中职学校差,对中职学生、家长及中职学校的老师伤害和影响都相当大。因此,中职学校要逆流而上,自强不息,努力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育人体系。
   1.学校要做好宣传,职业教育需要全社会的理解
   曾经听说有一个初级中学发短信给家长,让小孩放假后不要和职校的孩子在一起玩,这让中职校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都很受伤。的确,中职学校承担起了对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习能力上有欠缺的学生的进一步教育,我们不否认中职普遍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基础差甚至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差,但是,我们认为一个人优秀与否不能局限于成绩的好坏,而在于后天的可塑性及发展。中职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兴趣及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中成了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们在其他方面就不会拥有精彩的人生啊,毕竟未来的路还很长。因此,学校要争取主动,树立典型,加强宣传,传播正能量,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2.学校要持之以恒,携手家长共同对特殊学生群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成才可以改变一个家庭,但成人却能挽救一个家庭,中职校对特殊学生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光荣而又责任重大的良心工程,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是只要学校持之以恒,给予教育管理者以坚定的支持和指导,在社会的理解下,在家长的帮助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学校要勇于实践研究,总结成功经验,探索更佳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教无定法,能成功的就是好的。因此,学校要加强投入,成立课题组,探索更好的心理
   健康教育模式,并勇于付诸实践研究,取得更多的成功经验,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创新创优。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探索中职校特殊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与途径,我将一直在路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