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实用性的尝试
【摘 要】职业中专语文教学应注重优化课堂模式,让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完美对接,把专业教学融入课堂,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实用性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语文教学围绕这一宏观目标,应着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为他们将来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但职业中专语文教学现状堪忧,教学形式僵化,教学内容老化,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没有明确的激励目标,因而,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却学的厌倦、低效。当学生们毕业后走上职场,有限的语文素养常常令他们在应对复杂的社会和职业要求时捉襟见肘,甚至影响到他们在职场上的进一步发展。可见中职语文教学亟待改革,笔者经过多年的思考尝试,总结一二,与各位方家同仁共同確商与探讨。
一、还给学生主动权,优化课堂模式
职业中专的学生要直接面向社会,他们所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和职业要求,是生存和竞争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陈旧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优化教育课程,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必须终结,取而代之的将是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真正调动起学生的探究、主动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例如,我探讨总结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1、自主学习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2、自主学习的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3、课堂教学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课型设置上采用“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三种课型。三大板块是融会贯通在一起的。其中预习时间没有统一,展示课“10加35”,即一堂45分钟的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10+35课堂模式,意味着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意味着教师角色从根本上的转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也变成了一种享受,这些合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将会受益无穷。
二、提高学习趣味,让语文教学与生活对接
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使语文教育与生活真正的贯通,引领他们关注丰富多彩的世界,联系生活,思考生活,构建生活。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以致用,更大的意义在于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成为创新型的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既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积累,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既定的教材作适当的增减和拓展延伸,使之与生活实现无缝对接。例如我在幼师班教学沈从文的《边城》时,引导学生想象边城的美丽景色,体会边城的淳朴人情,通过播放精选的ppt图片,然后再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在美术特别是简笔画和山水画的特长,描绘出一幅幅展现边城山水的精美的图画。然后再精选一部分作品张贴在公示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致,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在讲到傩送两兄弟通过山歌比赛决定胜负谁娶小翠时,便安排学生去准备几首山歌,模仿刘三姐剧中情歌对唱场景,把全班分成两组,展开情歌对唱,这样操作,很好的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现了完美对接。
三、把专业教学融入课堂,让语文教学指向实用
如何让学生学得有效,学能所用,并与将来从事的工作衔接,对于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语文学科本身的“工具性”,“实用性”特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未来需求,将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纳入到课堂教学中,让语文教学指向实用,以突出学生语文能力的专业化与实用性。
例如: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的专业需求,除了一些基础性共性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之外,还应该注意突出旅游专业的特色 。以口语交际的“复述 ”为例,教材的教学要求是“认真听读,记忆,手脑并用;忠于原作,内容准确完整;抓住中心,复述详略得当;运用口语,脉络清晰连贯 ”。这四条基本要求,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 ,显然还是不够实用的,如果只是照搬教材,效果必然不佳 。因此,我找来一些著名景点的介绍材料,以景点介绍为主要训练内容 ,先让学生按照四条基本要求进行复述训练,在这基础上,我提出更高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复述 :“假如你面对文化水平比较一般的游客,文化水平较高的游客,性情比较急躁的游客等不同特点的游客,怎么介绍景点才能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 ? ”通过这样结合专业特点,突出专业能力的带有实战色彩的教学 ,能够为学生打通文化课和专业能力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也能为学生将来的实际需要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
职业中专语文应重视工具性价值的实现 ,着眼于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选题上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并研究制订出实施方案,帮助学生构建实践活动的平台,及时解决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实际运用能力。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校友职场感悟采访 ”为例 ,通过采访毕业校友,可以让学生了解校友们的职场感悟,使学生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 。
第一,将学生分组,各小组确定采访对象;第二,了解采访的基本技巧、方法、礼仪、一般流程等;第三 ,联系采访对象,约定采访的时间、地点;第四,做好采访记录;第五,结合自己的采访心得感悟,形成文字材料。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采访的过程、采访对象的情况和采访收获,在这基础上,每位同学制订一个个人成长计划。通过开展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校园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 ,提高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还有助于他们了解生活、了解社会,提高对职业、职场的认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职业中专的语文教学要走出教材,走出教室,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在社会的大背景、大舞台下进行,依据学生的实际,根据职业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优化教学形式 ,使语文教学呈现多彩多姿的局面,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获得良好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边振华 中职语文教师应加强“中职语文”的学法指导
2.贺小玲 论中职语文教学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3.叶暄 谈谈语文实践对提高中职生语文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