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中传统文化渗透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中,为提高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教师需要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以此在文化与教学的融合中,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因此,本文结合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对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课堂的融合策略展开研究。借此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展示传统文化教育价值。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初中英语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
第一,教师需结合初中生个性化特征,开展英语教学。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教师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且在英语教案设计中,预先分析学生行为、学习习惯,以及兴趣、学习能力的差异性[1]。以便于抓住学生兴趣点,提高传统文化渗透效果。同时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教师应根据新时期英语教学需求,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可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为学生多样化学习英语知识创造条件。最后为使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积极参与初中英语课堂的传统文化渗透活动,教师还应在教学实践中,带领学生全面感知传统文化内涵、特征。
二、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第一,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在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内容的相互作用下,丰富学生英语课堂实践内容。以便于学生高效接收英语知识,保障初中英语课堂质量。再者,初中英语教材中,涵盖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学生内化英语知识提供契机。教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传统文化与英语学科的联系性。为学生构建英语学习体系,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第二,全球化发展中,文化作为各国综合国力的载体之一,学生需要从不同学科的课堂活动,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物质、精神文明。并且在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主动、积极投入初中英语课堂中,有利于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效率。
三、初中英语课堂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一)结合传统文化要素,营造宽松英语课堂氛围
传统是历史进程中所沉淀的民族精神文明,是民族复兴的文化标识。传统文化包括文字、价值观、艺术、风俗礼仪、节日文化等内容。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应结合传统文化要素,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主动探索英语知识,深入感受传统文化内涵及特征[2]。并且在英语学习实践中,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文化素质、智力的发展提供助力。因此,教师需借助传统文化要素的丰富性,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使学生用积极心态,开展英语学习活动。
例如在“Relatives in Beijing”这节课中,教师在词汇复习完毕后,可组织学生情景演练listen and say。在学生初步掌握教学信息后,教师请学生根据教材提示,思考“where does uncle Weiming live;what are we going to visit him?”等句子的意思。之后,教师带领学生阅读“Welcome to Beijing”这篇课文,提问北京风俗习惯、气候特点。在此期间,教师组织“Talk about it”活动,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请学生说出自己对北京的了解。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以北京为例,总结该地区的风俗文化,为学生了解地区文化差异提供机会。案例中,教师借助情景对话、小组合作等形式,协助学生融入初中英语课堂中。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完成传统文化渗透任务。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宽松的教学环境,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使学生在传统文化有效渗透中,其文化素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二)优化英语教学方式,保障传统文化渗透效果
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渗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养,使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以及英语知识学习中,逐步形成良好价值观念。因此,为保证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效果,教师还应结合英语学科特点,优化现有教学方式。首先,教师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兴趣特点,调整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形式。并且利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讨论、探索传统文化要素提供契机。以此在锻炼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认知传统文化。其次,为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传统文化魅力,使学生在英语教学内容中,主动探究传统文化要素。最后,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中的小组合作、微课、多媒体等教学模式,确保初中英语课堂中传统文化要素的形象性、生动性[3]。
例如在“International Charities”这节课中,教师需在传统文化渗透中,培养学生合作、主动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对此,教师在创新英语教学方式时,将课堂实践分为lead in;learn new words;reading;language points等流程。在导入环节,教师利用国际慈善组织图片导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学生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后,教师用多媒体视频,展示某市慈善城建设项目,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知礼、行孝”精神。案例中,教师通过改变课堂流程、教学方式,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增添学习乐趣,强化传统文化渗透力度。
(三)整理英语教学资源,拓展传统文化渗透渠道
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对教师教学行为、教学目标、教学方向的改进。因此,教师还应整理初中英语教学资源,拓展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渠道。具体来说,教师需贴合初中英语教材,挖掘传统文化内容,调整英语教学侧重点。同时在英语词汇、阅读、听力、写作教学中,梳理传统文化要素,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全过程。除此之外,教师可结合网络教育资源,延伸初中英语课堂,用娱乐、趣味形式带领学生感知文化美。例如教师可结合初中英语教材中,包含的节日、风俗文化,鼓励学生在课堂延伸活动中。自主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中华百家姓》、《乡土》、《风华国乐》等节目,从而探寻英语语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四)挖掘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丰富英语课堂要素
初中课堂实践中,多以词汇、阅读教学为载体。教师在传统文化渗透中,只有主动挖掘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丰富英语课堂要素,才能在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中,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因此,教师需在词汇、阅读教学中,深入探究传统文化内容,并引导学生根据现有教学内容,寻找相关传统文化内容。以此在传统为文化的有效渗透中,增加学生传统文化、英语知识储备量。例如在“Vocabulary”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渗透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展前,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词汇,学习英语词汇含义。之后,教师利用图片、音乐,引出西方节日,介绍Holloween来源,以及不同节日的文化背景。学生初步掌握Easter、Christmas等西方节日后。教师引出Moon Festival、Spring festival等中国传统节日。使学生在中西节日习俗对比中,了解中国节日文化,并且在课堂表达中,提高自身英语词汇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左玉红.初中英语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J].好家长,2017(7):66-67.
[2]郑雄丽,蒋德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好家长,2018(3):18-19.
[3]邱艺施.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思索[J].校园英语,2019(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