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日期: 2013/8/25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广兴源总校 刘瑛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越来越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不仅越来越喜欢吃洋快餐,而且喜欢看日韩动画片,在这种外来文化的侵袭下,使这些青少年越来越远离我国的本土文化,尤其是离我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远。他们之中的一部分,甚至不知道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却熟谙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将这一重任当仁不让地承担在了语文教师身上。
   2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及策略
   面对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尴尬处境,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是不是更应该反思,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呢?
   2.1诵读经典,规范并完善小学生的品行
   《三字经》、《弟子规》都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一个中国人的宝贵遗产。《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其中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其中:“物虽小,勿私藏”、“父母呼,应勿缓”、“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恩欲报,怨欲忘”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等内容,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好教材。里面的大多数内容值得我们现在的孩子学习并传承。通过诵读《弟子规》,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并传承传统美德和文化。再比如《三字经》,一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虽篇幅短小,但这里不仅有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而且还有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常识。在诸多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有许多富有哲理的典故,教育我们如何去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而所有这些内容恰恰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于《三字经》中如此丰富的教育内容全部蕴含在这简短易诵的文字之中,据说已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广为流传。
   身为语文教师,有必要、有责任利用晨读的时间,通过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渗透传统文化,教会学生感知感悟,从而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2.2 利用传统节日的机会,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是“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本单元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笔者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调整了教学时间,并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民俗风情的材料,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强化传统文化教育。
   以这一单元中的《端午节》教学为例,笔者将这一课的学习安排在了端午节这一天,并且提前三天便布置了分组作业,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作业内容,让他们分别搜集、整理出有关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以及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这些内容各小组可以通过PPT方式展示,也可以通过简短的音像片断展示,还可以通过图片、文字材料展示。并且根据端午节的一些习俗,笔者与学生一道在教室里挂上艾叶和香囊,并将自己包的粽子分发给学生品尝,营造出端午节的氛围。然后根据学生的材料整理情况,再加上笔者的补充内容,在端午节这天的授课时加以利用,通过这些学生们亲自查找并整理出来的丰富的材料展示,让学生对端午节及其相关文化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学生们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到,“端午节”不仅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而且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遗产的节日。 学生们通过学生,知道了端午节中各地和习俗也有所不同,其中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除此之外,还有吃粽子、挂香囊、挂艾叶、饮雄黄酒等习俗。
   在端午节的教学后,笔者还带领学生一起,列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使学生们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端午节之外,还有春节、寒食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七夕、中元节、重阳节、腊八节等,除此之外,各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回族的肉孜节,宰牲节;朝鲜族的回甲节、回婚节;侗族的花炮节;白话的火把节等。因为我们地处内蒙,所以在这样的传统节日内容的教学中,笔者特别向学生介绍蒙古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及文化,无论是蒙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他们都应该了解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让他们知道 “白节”、祭敖包、那达慕、打鬃节等都是蒙古族特有的节日,尤其是白节,是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3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太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挖掘和利用,只要教师能够用心地去搜集、去整理、去发现,就能够将语文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与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相结合,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学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带领学生诵读经典来规范并完善小学生的品行,利用传统节日的机会,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志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阅读与鉴赏,2011(07).
   [2]姜海燕.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学苑教育,2010(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