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课堂的必要性与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课堂的必要性与影响

日期: 2020/8/22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徐州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 周媛

摘要: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现阶段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通过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和音乐能力。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音乐课堂;必要性;影响
  
   如今是世界文化交融的大舞台,东西方的文化、不同思想观念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卡尔·奥尔夫是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由他所创立并发展起来的,这种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动”起来,时刻保持学习各种音乐技巧和能力的最佳状态,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极高的创造性[1]。奥尔夫独特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运用在音乐课堂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将奥多夫音乐教学法结合至音乐教育工作中,也是音乐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课堂的必要性
   (一)节奏在课堂上的有效性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无论是哪种音乐类型,都是由音符和节奏组成的。音乐的节奏就是一种音符运动,人们对节奏的感觉,实际上就是一种动感。在音乐课堂中,每个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也略有差异,所以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节奏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奥尔夫教学法能够在结合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给予新的体验,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音乐课堂上,在一些节奏强而且难、明显的歌曲里让学生自己按音乐敲打节奏解决节奏把握难点,改善学生对节奏的把握有效作用,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
   动作在课堂上的有效性:
   (二)动作在课堂的有效性
   奥尔夫教学法用的最多的就是身势动作,他的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原始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一起参与音乐活动中,将动作、舞蹈、文字结合起来进行音乐学习[2]。通常情况下,奥尔夫教学法的动作设计要求简单,也是一些简单的动作,按照音乐节奏凭着自己的理解跳舞,很多情况下,动作是可以即兴发挥的,或者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设计动作,编排自己喜欢跳起来轻松的动作。通过动作在音乐中的应用,让整个音乐课堂动起来,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音乐美感的体验。
   (三)游戏在课堂上的有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学生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其他艺术相联系的。在实际教学中,任何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将游戏与主题相结合都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游戏相结合,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一边玩游戏一边感受音乐。同时,游戏教学也是给学生创造交流、分享、合作的机会。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课堂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用自娱自乐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音乐课堂,让学生在音乐中了解音乐的作用,不是单纯的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让学生在还不懂得什么是好音乐的年龄,去感受音乐[3]。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让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高音、低音。在教学中,还配合了奥尔夫乐器的使用。
   例如,在教授蒙古族音乐《挤奶舞》时,很多学生其实并不了解蒙古族,教师可以以“导游姐姐”的身份,配合多媒体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蒙古人的风俗,当学生们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时,再播放一首歌曲,利用别开生面的导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了音乐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学中有乐,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不仅包括歌曲,还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操作,比如鼓、木琴、响板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就可有节奏地敲击,奏出音乐。这些乐器虽然看起来操作简单,但如何用乐器编出能表达情感的乐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乐理知识,这也是教学难点和重点,结合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在生初学音阶时,按音阶的高低及全音、半音关系做了一个从腰部向着头顶走的身势动作,每一个音阶都有不同的高低动作,用演奏的方式将乐理教给学生,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其自愿演奏乐器,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也非常重要[4]。
   例如,在学习民间打击乐曲《鸭子拌嘴》时。教师一边放音乐,一边讲解故事内容,用乐器演奏的节奏代替鸭子“嘎嘎嘎”的声音,在“嘎嘎嘎”的声音里感受乐理节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抒发,减少因乐曲本身特性带来的尴尬,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按音乐、文字内容自由想象做动作,体会乐曲欢快,热闹的情绪。既可以满足学生好玩好动的特性,还能高质量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其他艺术天分
   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和舞蹈、音乐和绘画、音乐和书法都是可以相融合的,所以学习音乐,也是在学习一门可以和其他艺术形式相融合的学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配合演奏乐器、舞蹈;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图画来表示音乐,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乐感为这首歌曲座一幅画。这就培养了学生领悟其它艺术形式的能力。总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影响广泛,他本人认为“音乐教育不是个别的,而是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就像学习语言一样,每个人也能通过温和友好的方式学习音乐” [5]。在音乐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们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感受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这对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非常重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并非单一的,而是可以和动作、舞蹈、语言、游戏、创作及其它为一体的。利用音乐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及参与性,还可以锻炼其它方面的能力,将参与、自发地、自然地、无形地获得知识的方法代替原本的灌输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让学生在音乐天地自由的发挥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没有单一方法的使用,更重要的是注重合作,多种教学方式相互结合,从而打造有效课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学习音乐从单调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团体创作的音乐天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于到音乐学习中,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在活动中学习学习乐理,在活动中体验乐感,从而更好地培养出一个积极健康的音乐天才。
  
   参考文献
   [1]吴夏.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学前音乐教育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2):181-182.
   [2]徐淼.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高职音乐教育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13):117-118.
   [3]苏雨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J].北方音乐,2019,39(3):96-97.
   [4]王雨辰.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钢琴教学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2):138-139.
   [5]刘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小学创新课堂[J].明日,2019(16):0252-02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