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工作有效衔接的思考

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工作有效衔接的思考

日期: 2012-5-20 22:22:06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育玲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灌输式”的德育工作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中职学生的需求,只有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利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会中职学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怎么做人、怎样做事、如何求职,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做好准备。
   关键词: 传统文化;中职德育;二者关系;指导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变得纷繁复杂,新时期的物欲横流、金钱万能的事例较为普遍,使当今时代正处于塑造自我形象阶段的中职学生,由于辨别能力差,较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困境和偏离。一方面,中职学生表现出思维活跃、意识超前、个性突出的时代特点,让德育与现实产生了巨大反差,致使一部分学生对现实德育产生“虚化”的感觉;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灌输式”德育中,理论与现实基本处于分化和对立的状态。这种单纯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已严重制约了新时期中职德育工作的发展。
   针对当前中职德育的现状,我们不仅要反思现实生活中德育存在的误区,更重要的是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就从德育内容的源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寻求答案吧!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它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正是当今中职学生普遍缺失的,它提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只有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有效衔接,才能体现其教育效果。
   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德育思想
   第一、仁者爱人《论语•学而》。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孝悌之德的主要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仁者爱人是对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甚至对社会的稳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疆,成为民族团结发展的重要基石。
   第二、诚信待人。《孟子•离娄》中写道:“诚者天之道路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其意思是真实无妄是天之道,而对诚的追求则是人之道,所以“养心莫善于诚”。在诚的基础上,古人拓展了许多相关的道德思想,如为人“诚实”,待人“诚恳”,对事业“忠诚”。正如《中庸》中所说,“不诚无物”。“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信”的根本要求是信与行统一,所谓“言必行,行必果”。“信”是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要求,也是人培养诚实品质,取得他人信任的前提。中国传统道德更是把“信”提高到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的高度,守信用、讲信义已成为中国人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道德。
   第三、厚德思想。老子提出以德报怨、以德服人的主张。与此相近,孔子则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思想,古人这种厚德之道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团结友善,包含了理解、宽容以及善待他人的厚德精神。这种厚德思想在社会关系中能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成为厚德思想发展的一个结果。所以,在为人处世上应讲礼仪、讲谦虚、态度要平和。
   第四、重义轻利。孔子倡导“见利思义”的思想,并以此来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荀子明确提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大部分中职生抱有读书无用论,认为钱可以畅行天下,不顾自身的经济状况,和他人盲目攀比,向父母索要或欺骗数目不菲的生活费用。《孟子.告子上》由此更一步形成,以身任天下的坚贞之志,宠不惊而辱不屈,生死当前不变的荣辱生死之观。
   二、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工作之间的相互渗透
   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效果,但在相同教育目标的统一下,两者也有着内在的联系与统一。他们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一、相互补充。二者在教育方式上不存在主从关系,而是服务于相同教育目标,相互取长补短。中职德育工作中,虽然面临许多困境,但其因有系统性、规范性等特点,仍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那就是按中职德育工作要求完成德育内容的传授,而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受到更高的关注,地位有所加强,大有取代德育教育之势。但传统文化的效果不可预测,教育方式不具可操作性,因而,只有在德育教育的配合下,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对于中职学生只有身临其境的感悟与体验,才是对德育内容的强化与升华的过程,如果说德育是知识传授教育的话,那么传统文化则是知识内化、品德形成与巩固的教育。
   第二、相互促进。传统文化与中职德育在认知领域之间存在相互配合的关系。在认知领域,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使其情感、意志、无意识等的形成过程具有主导和强化的作用。在非认知领域,传统文化的积累又能促使中职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教育的认知理解,从而达到一种良性互动。在新时期,传统文化与德育的相互促进对中职学生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相互融合。德育与传统文化虽各有各自的特点、作用方式,但在多数教育中往往是内容传达与彰显的融合,是形式的并存。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及活动是德育工作有力补充,学生生活或工作区设置的建筑物是传统文化元素,一般也承载着德育教育的文字内容等信息。在新时期德育的方法创新研究中,这种共存性成为德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的依据和着力点。
   第四、相互转化。在中职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思想内容相互转化的情形。很显然,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只是教育方式的不同而已,其教育的思想内容和目标要求都来自于德育教育的具体规定。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平等互动,在教育环境与文化等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创新观念、思想趋势也是完善德育教育目标内容的重要活力因素,是中职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发展的重要借鉴。
   三、教师传统文化修养与教育自觉性相结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的最好阐释,也是对教师修养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重视自身的素养,以身立范,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有形或无形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也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受到熏染。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其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尔不凡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
   首先,教育者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能给学生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总之,一个中职学校的好教师,不仅要靠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技术操作能力来影响学生,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感召力去引导学生。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修习无论是广博知识上,还是人格力量塑造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此对中职教师不仅要加大专业方面的培训,更要在传统文化教育上送出去培训,使教育者深刻理解并得以应用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同时挖掘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联系,以此提高学生德育的自觉性,确保其渗透性。如,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驾驶等专业的学生,教师应联系一些生动的例子,有目的地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与传统文化教育,是其在后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牢记心间并付诸行动。
   其次,教育者要确保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有效实施。长期以来,中职德育基本上是以德育课程为主,而传统文化的教育知识零散的存在于校园中。使得传统文化未被充分认识、没有被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以利用,从而未能形成德育的合力。对此,在新时期的中职德育中,这就要求教育者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德育教育,视教学为德育实施的唯一途径,而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观念。学生在校园中所受到的影响来自方方面面,它不仅有源自系统的德育课程教学,还有来自广播、刊物、校园文化活动(如利用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活动)、科技实践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同时也要开发校训、校歌、校徽等各种传统文化资源,它们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直白的道德说教、硬性的教学管理,对于充满活力富有思想的新时代学生,很难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必须充分利用校园中丰富而又生动的教育资源,精心营造浓厚的德育环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来获得道德的洗礼。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中职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的重要形式。其丰富多彩的神话寓言,充满情怀与励志的诗词歌赋,彰显人格魅力的伟岸身影,蕴含崇高精神的动人事迹。在提供丰富德育思想的同时,也给中职学生的德育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可以说,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中职德育中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南丽 . 中国德育 . [M]北京: 中国德育杂志社, 2012 第二期.
   【2】 于丹 .《论语心得》 . [M]北京: 中华书局 , 2006 .
   【3】孙汉洲.《孔子教做人》. [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8 .
   【4】章太炎.《国学概论》 . [M]上海: 古籍出版社, 2008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