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基于校企合作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改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改研究

日期: 2019/2/5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技师学院 袁圆

摘要: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楚和了解汽车底盘的构造,并且提高自身对汽车的修理能力,从而不断完善其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加强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教学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校企合作;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改革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汽车行业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汽车的运动性能及相关结构,需加大对汽车专业知识的探讨和分析,不断健全专业课程体系,并且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加大对教学手段的创新,并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还需充分结合企业的生产加工活动,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并且加大对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优化专业教学模式,为汽车行业输送大量的优质人才。
   1.《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汽车检测与维修是我们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专业,而作为其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汽车维修能力。这门课程中包含着大量的与汽车构造及维修相关的知识板块,如汽车的工作原理、制动系统、汽车拆装方法、拆装工具、故障诊断、维修等。在高职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汽车底盘维修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设备的应用能力、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此外,该门课程的设置和学习,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也具有一定承上启下作用,通过体验岗位的方式,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校企合作模式下,深化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2.1优化教学内容,简化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开设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主要包含转向系、行驶系、传动系及制动系四方面的内容。由于该课程本身包含的专业知识比较繁琐,而且又比较生涩难懂,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在实际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取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需加大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经过相关的研究和商讨,将该课程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进行划分,并且将学校教育落实到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应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且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需按照企业的生产标准,来严格的要求学生,评价学生的工作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此即是采用项目化的方式,来落实教学内容,并且保证学校教育同企业生产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序进行、共同促进,实现教学-生产的一体化模式。
   2.2提升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设备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教师的作用非常强大,教师本身专业素质的优劣及技术水平的高低,都会对教学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激励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为了保障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需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极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促使他们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一支专业素质较强、业务能力较好的专业人才。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满足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设备的需求,高职院校还需加大对各种实验器材的投资力度,创建良好的实验环境,从而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2.3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方式,一味的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考。此外,该课程属于实践性及操作性较强的一门专业,如果仅仅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就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因此,在改革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教师需深刻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协助他们逐渐养成一种系统、有序的思维模式。此外,学校也应加强对教学环境的改革,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企业实践活动,积极引进和创新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设施设备,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3.结语
   综上,根据当前《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现状可知,其中还存在较多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不利于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如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教资水平质量较低、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等。对此,学校教育需加大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力度,不断完善全新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极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汽车行业的高效发展和健康运行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运齐, 江国奋, 余茂生.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深化“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创新[J]. 林区教学, 2016(5):87-88.
   [2]海洋.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时代汽车, 2016(12):33-34.
   [3]陈松, 孙旭, 陶金忠,等. 基于“校企合作”五位一体的汽车维修课程模块化教学模式探析[J]. 职业教育研究, 2014(2):137-1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