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与探索

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与探索

日期: 2018/2/10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冯德海

【摘要】:传统的教育以“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语文作为一门最具人文性的学科,其重要功能之一在于能够影响、改变和塑造学生的个性,逐步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
   关键字:语文教学,个性发展,策略
  
   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文章词句的分析理解,往往见仁见智,没有唯一的答案。语文教师正可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挑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逆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的语文教学依然是本本主义,学生的所学绝大部分来自教材,严重脱离生活,这对学生个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语文即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2.缺乏科学的教学理论引导。
   现行的一些语文教学实践忽视了语文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创新价值。有些教师把语文课程只看作是传递知识的载体和工具,严重忽视其创新价值的发掘。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地推进,只求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至于学生的感受,个体的特征,个性的发展状况则搁置一旁,不予理会。另有一些教学实践为了体现创新思想,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换花样追求一种虚伪的美丽,使语文课变得苍白、贫乏。
   二、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途径与方法
   1.坚持素质教育,坚持个性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语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的精髓:“重视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维护人的尊严”。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语文教师要坚持语文素质教育,坚持个性教育,丢掉应试教育的观念与做法,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某一方面的天才。找到、鼓励并对孩子的独特才能进行培养,意味着把个性提高到人的尊严充分发展的高度”。尊重学生人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并得到教师的尊重,这样就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育人环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
   2.看到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是存在个别差异的,这些个别差异是由于先天条件和一定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并在后天的现实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教学实践应当重视学生的对个性存在差异,并对他们施以不同层次的教育,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意大利现代教育家蒙台梭利就十分强调个别化教学原则,他认为,儿童的差异很显著,没有两个儿童完全一样。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授课的教学实验,对存在个别差异的学生分类编班,打破传统固定班级、统一授课的模式;如在语文教学的课后作业布置上,也应体现差异性和分层性。对待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作业的题量和难度不能统一不变,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布置,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当的作业。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习自主性
   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和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学生自主作业、作文应该得到允许,并且为使优秀生或学有特长的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特长,应允许他们自主作业或选做作业;除必修课外的活动课、选修课,应让学生自主选修;具有个性、创造性特色的思维特别重要,应当提倡独立思考、自主思维;为形成学习处事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应提倡一题多样,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但是,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由学生决定,而是应当在教师的计划和指导下进行。学生自主性发挥的前提是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改进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采用的是成人教学式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弊端多多,为此我们应该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以指导自主学习为方法,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技能技巧。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不是学少了,而是学多了,学活了。
   社会的车轮滚滚向前,作为语文教师,要擅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学科,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发展学生个性,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力量。
  
   参考文献
   1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