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
摘要:语文教学的课堂语言是直接影响学生的重要地方。所以,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在初中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是特别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课堂语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化,合理化,同时也要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提出更高,更严谨的要求。所以,深入强化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是十分关键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
一、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现状
初中语文是中学阶段中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它的课时也是非常多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学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但现实的状况是投入的比较多,收到的成效非常少。这种现状非常普遍,这个问题很严峻,致使我们不得不去深思这个问题。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深入,课堂上的人文性也必须得到有效的管控和加强,但是,从结果来看学生的语言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付出了很多的艰辛与汗水,但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还是带有传统教学的影子。应试教育的影响,让语文教学的改革很难得到我们想要的成效。语文教学说的直白点就是学习语言,这是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去沉淀的,而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正是这一切的奠基石。
1、不规范
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存在着非常多的不规范使用现象。例如:教学的语速说的较快或较慢,教师有时讲话啰嗦,这让学生听着很吃力,很难集中注意力;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枯燥无味,频繁的使用“这个”“那个”等一些口水话或带了比较浓的儿化音等等,讲的不清晰,不顺畅,甚至有的讲的不清不楚,雨里雾里。或者讲了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用语等等,这些在语文课堂上常常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现象。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更加严格规范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
2、不切实际
在课堂上需要讲的语文内容非常广泛,这就需要我们面对非常多不同的题材以及不同题材的课文。通常我们都是用一套老式的教学语言去讲,很少用不同得课文去讲。显而易见,这样的效果我们是可以预见的,非常差。所以面对不同的题材,不同题材的课文,我们需要作出相应的语言改变,以便我们的教学语言有针对性的变化。例如:在讲诗歌散文的时候,我们的语言、语气、语速应该更加自然、柔和、带有感情;在讲解社会人文知识、科普说明时,我们的教学语言应该是更加精练、准确的。针对不同的文章,教师必须要更新自己的语言,用更符合,更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以便学生能更有效的吸收知识,从而达到我们期望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要提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针对不同的课文都应该有相对应的语言,并且要根据课堂上的实时反馈作出相应的改变。
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问题
在教学课堂上不是教师一个人在那里表演,实际上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很多的交流互动,但现实情况不是这样的。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往往有的问题是在提问范围以外的或提出的意见与教师有分歧,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能提出问题或意见要给予肯定,如“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或意见,说明…”等等,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意见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并给予一定的评价或评论,而不是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会厌烦,提问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课堂上的教学语言不是简单的我讲或你问我答,他更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更多的交流和沟通。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师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充分的融入这种课堂学习的氛围,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但现实情况是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自说自演,或教学的重心放在那些学习积极,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那些学习能力低,不积极的或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是被人忽略的,长此以往,差的越来越差,这样的教师成了几个学生的私人老师了。应该教师必须在课堂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并融入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的吸取有效的知识,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成果。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1、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知识水平
在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前,必须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做充分的了解,并且要不断的钻研和深入学习,踏实自己的教学奠基石。在课堂上,要理论联系实际,要使用更加规范化,更加人文的教学语言,从而更有效的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师应该掌握积累更多、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不管是现代知识,还是古代知识,都要掌握并能组织规范化的教学语言。只有教师具有一定扎实的教育知识,才能让学生的文化水平更上一层楼。
2、语文教师应掌握更广泛的教育知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他们的求知欲也越来越强,这样单方面的教学知识不能满足语文教学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更多,更全面的教育知识来辅助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讲一定的社会常识、讲一些教育、心理等一些人文知识,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能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的水平和质量。
3、真诚积极的沟通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中,教师要对学生提问给予鼓励和支持,针对问题要给予准确,有效的,能通俗易懂的真诚回答,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要做一定的积极向上的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三、结束语
在课程改革的当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水平和质量已成为重中之重。想要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就要提高我们课堂上教学语言的多样化、规范化、人文性。只有提高我们课堂上教学语言的有效性,才能达到我们期望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途维维.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DB]. https://www.kj009.net,2015.
[2]刘承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探讨[J].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初级中学,2010.
[3]盛君恒.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调查一课堂提问观察数据分析「c}.北京教育科研人员第四届(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