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关于提高中职数学教学中课堂效率的思考

关于提高中职数学教学中课堂效率的思考

日期: 2014/1/5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吴江市松陵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张亚楠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在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建适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探讨中职数学教学提升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效率;培养
  
   自主性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索学习,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问题创设后,学生要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来进行自主独立地去解决相关问题,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或探索,这种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可以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效率[1]。
   1传统中职数学教学的弊端
   传统教学主张学生课前预习,但我认为,这种做法也有弊端,因为,很多东西需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如果学生提前预习,没有一个探究的环境,学生直接就获得书上的结论,那么上课的时候,即使教师创设了探究的环境,但预习过的学生因为已经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就会直接给出结论,这样不但自己失却探究的过程,也使得其他同学丧失信心和兴趣。因此,对需要探究的课题,我主张可以不要学生预习,让学生在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里进行探索知识和方法。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将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兴趣调动到高潮,而且“双基”也得到落实,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注重知识形成的探索过程,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教师都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你是怎么做的”,“谈谈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中职数学概念,不但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从中体验到中职数学发现的乐趣。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提升中职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现在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务必改变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投入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围绕探索的问题,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的去探索中职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进入角色。在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引导学生自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并不断地参照之前设置的学习目标,来逐渐地落实知识性目标。
   2.1培养学生教学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中职数学主动性
   有一位教学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 培养学生学习中职数学兴趣十分重要。我对新课, 采取课堂趣味教学, 即用生动有趣的故事, 生产、生活中有趣的问题引出新课, 把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课堂教学中, 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提供有利各层次学生展开思维的信息, 创设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的条件, 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从而增强他们参与的信心和勇气。对学生采取手段“小步子, 多成功”的原则, 善于发现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 失败了, 积极引导学生寻找原因,并挖掘失败中存在的成功因素, 从而保护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3]。
   2.2开放联想,使学生的探索得以飞跃
   课标中提到:人人掌握中职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中职数学,适当增加一些联想与开放题,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多联想,多思维,多创造,教师的观念应该是开放的,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教师的课堂应该足开放的,鼓励学生上讲台,教师作观众,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足开放的,答案可以不唯一,过程可以不唯一,方法可以不唯一,思路也可以不唯一,把这几个开放引入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有利于打破学生思维的定势,也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多方位的联想中探索,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便于学生在尝试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眼光更加开远,解决问题的思维更加发散,有利于学生在进行探究和探索活动时思维更加活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只有通过开放的教学才有可能让学生有一个自由选择的余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去自主探索。
   2.3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会在心理层面发挥学生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本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提问、谈话、讲解,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讲述生动有趣的中职数学应用现象和中职数学家的奇闻趣事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借助本身具有信息量大、活泼直观、多感官刺激等优点的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在课堂上不会只有一个知识点,而是有很多知识点串联而成的,因此激发学习动机不能只是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期进行,而是应该穿插于所教授的每个知识点之间,让学生对每个教学知识点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由于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的不同,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有两种形式,首先是对于自主学习程度低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试着让学生自学;其次是对于自主学习程度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从努力和能力两个方面积极评价他们自主学习效果,并进行表扬,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练国铮. 论学习意志及其培养[J]. 吉林教育科学,2008(08):21-23.
   [2]范春林. 课堂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 教育科学论坛,2006(03):5-9.
   [3]顾志平. 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创建自主学习课堂[J].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1):85-88.
   [4]刘建良.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教材内容编排设计[J]. 教学与管理,2009(10):68-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