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分析

日期: 2014/1/4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莫婉妮

摘要:伴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深,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运用最广的语言而成为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最主要的交流工具,在这种背景下,英语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然而,作为英语能力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目前还不能够达到发展形势的要求。因而本文从高等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角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改革意见。
   关键词:高等院校 英语教学 问题 改革
  
   一、引言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初期,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来实现经济的发展,而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外交语言,也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在这个时期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那么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或挑战,促使高等院校能够培育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毕业生就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在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开始实践由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然而我国高等院校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因而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还不能够满足我国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以此实现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有效交流。
  
   二、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模糊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观念多样,但是基本都是以交际为核心展开的,即听说读写并重,强化听说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以学生为核心展开的教学等等。我国高等院校主要采取教师主导下的学生核心教学模式。虽然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受到各高等院校的普遍接受,但是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或受其他相关因素的限制,那么不得不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以英语文章的精读为基础,以听说为辅助的教学模式。而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听说为主,以读写辅助。即充分发挥英语教学的功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而教师仅仅是发挥英语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灵活运用。所谓教学以听说为核心,不是否定读写在英语教学汇总的重要性,而是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缺乏课外的英语听说场所,虽然部分院校开设有英语角,但是所能够吸纳参与的同学却寥寥无几。课外学生更多的是进行英语的读写训练,这也是比较容易安排的一种方式。虽然高等院校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将听说训练扩展至课外生活,但是我国长时间的以读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深刻的影响教学的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是不能够融入其中的,因而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足。
   (二)教学目标单一
   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英语教学目标相应的会发生变化,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与社会的有机融合。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经济以平均每年平均两位数增速增长,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更是以每年20%左右的速率扩大,为了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国际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传统以单一读写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已经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那么必须转变英语教学的目标。而我国高等院校教学大纲中已经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平衡发展体现出来,但是传统的读写为主,听说为辅的教学目标深入人心,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及学生将英语作为一种记忆性知识,而忽视英语的工具性地位,这样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三)教学模式缺陷
   我国英语教学有着漫长的历史,早在清朝末期我国已经引入英语的教学,距今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引入的教学方法也相对较多,如语法翻译法、直译法、交际教学法等都是英语教学方法的实践。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类教学方法在众多的学生中都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各个班级学生数量较多,不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相适应的新教学方法。而是一直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这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模式虽然在经济发展的促进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特别是各个高等院校在四、六级英语考试前期,盲目的追求通过率,自然就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之中,这是课堂就以语言讲解为主,而很少会涉及与学生之间的情景互动,课堂显得缺乏生气,这就很难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手段单调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也开始施行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实现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传统的黑板与粉笔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了主体地位。这是因为从事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教师以老教师为主,他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认为这种模式能够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因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资源没有的利用效率较低。同时,从全国高等院校师资来看,各个院校的英语教师都异常紧缺,因而英语教师很难获得机会进行英语的自我学习与提升,那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三、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就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这也是英语学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那么各高等院校必须优化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工作,促使英语教师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英语教师进修制度,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学术水平及优化教学方法。那么各个高等院校必须做好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制定完善的激励措施,保障英语教师拥有充足的物质资源,以此保障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语教学的研究中去;第二,鼓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对于取得一定效果的英语教师提供相应的奖励,以此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从而将最新、最优的英语知识通过活泼生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二)优化英语教学考核方法
   目前,我国对英语教学成果的考核方法比较单一,仍然以英语四、六级考核为主,也是评价各高等院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核心标准。同时,英语考核的题目是沿袭国外的考核模式,因而其考核是具有片面性的,也是不适合我国英语人才发展需要的,这种教条式的考核方法使英语学习与教授都显得空洞。那么我们应该引入新的考核方法,引入PET、BEC等多种考核方法,充分发挥各种考核方法的优势,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基本英语教学国情的考核方式,以考核方式的优化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发展。
   (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仅仅是知识的吸收者,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不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情感,因而教学效果极低。那么我们必须突破这种教学模式,建立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教学手段的创新,如以学生为主体将英语文章转化为情景剧,并进行模仿性表演,不仅能够丰富学生课堂生活,还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有效吸收。或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将英语文章转化为生动的人物或事物形象,这样更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丰富教学手段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手段单一,仍然以传统的黑板加粉笔为主。这种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新兴的信息网络技术已经实现资源的共享,那么各高等院校应该加大对校园信息网络的建设,推动多媒体教学、网络技术教学的发展,充分运用网络系统实现听说读写的协调发展。这是因为网络技术的英语教学在英语发音、操作的简便性等方面都是具有其先进性的,那么如果能运用这些技术于英语教学中将给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极大的利好影响。
  
   结论
   总体来讲,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方面的缺陷,如何有效规避这些缺陷对于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创新英语教学手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曲景秀,浅谈高校扩招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
   [2]王丹、王田晶,浅析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
   [3]朱琦、魏平,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2)。
   [4]沈朝晖,试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中介作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6)。
   [5]史李梅,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