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全球的通用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英语作为重要的学科受到了非常大的重视,是教学的重要组成。在英语学习中,因为文化差异的原因,导致了很多学生停留在汉语式的学习方法上。学生不理解英语文化背景,就不够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在阅读理解方面自然就会受到思维的限制。教师要认真的分析文化的差异,加强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采取合理的对策加强英语阅读学习。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障碍;跨文化视角;英语阅读分析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很多人因为英语文化的差异,在英语阅读方面面临着很多的困惑。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懂文章的涵义,不明白行为背后的思想,所以造成了难以沟通的障碍。要分析跨文化视角下英语阅读理解的策略,采取有效的方法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阅读障碍。
1、跨文化视角下英语阅读理解的障碍
1.1 词汇方面的障碍
英语阅读的首要问题就是词汇,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词汇基础,才能够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很多情况下,学生虽然认识这个单词,但是并不知道这个单词的具体含义,在阅读中受到了很多问题。词汇的含义并不是重点,明确词汇背后的内涵才是英语阅读的重点。在英语阅读中,经常会出现词汇的引申意义,这些都是文化差异造成的。例如在英语句子中 “She is going to get married into the purple.”学生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就理解成为了“她将要结婚在紫色中。”这样的含义学生自然会遇到理解方面的障碍。这就是文化差异造成的阅读理解障碍。其实,在西方文化中,紫色代表着王权和显贵,古罗马皇帝、古希腊、将军和执政官等高级将领都是身穿着紫色的服装。若是学生理解了这方面的文化之后,就会翻译成为“她嫁给了皇室贵族。”
1.2 习语方面的障碍
在英语阅读中还会出现的障碍就是习语方面的,因为习语来源于生活中的短语和词组,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加强习语的认识非常重要。例如在“jack can be relied on , because he does eat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 ”学生若是不理解eat no fish 的意思的话,就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eat no fish ”指的是英语宗派斗争中,新教徒表达对新政的忠诚,所以拒绝吃鱼,所以这句话表明的意思是“他正直忠诚。”,类似的还有pay through the nose-付出非常高的价钱,swan song -辞世之作等。这些习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包括了俚语、典故、俗语、格言、谚语、成语等,学生在日常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习语的重视程度。
1.3 篇章结构和句式方面的障碍
东西方的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异,东方人注重感情,西方人注重理性,这就导致了在英语阅读表达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中经常使用however although for by decides because等表示关系的词汇;东方注重综合理解,西方强调分析,所以西方英语阅读中经常会出现围绕着主题进行探究,在层层的推论之后得出重要的结论。这些文化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英语阅读中的句式和篇章结构的差异。英语阅读的段落中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句子,所以的话语都和主题句紧密相关,结构严谨。所以学习英语的人要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篇章结构方面加强阅读的理解。
1.4 体裁和篇章题材方面的障碍
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中,在体裁和题材方面的困惑也是难点问题。现在遇到的英语阅读理解几乎是涵盖了社会生活科学文化各个方面的知识,体裁多样化、题材多样化,这就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英语的理解能力。现在涉及到的题材有经济、科学、风土人情、教育、艺术、科技、历史 、军事等多个方面,体裁主要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说明文的科普短文因为缺乏趣味性,阅读起来枯燥无味,经常是学生阅读的难点。说明文和议论文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专业词汇,论述过程严谨生硬,体现了作者强烈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得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造成了难以理解的情况。
1.5 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障碍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存在很多的不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若是不能及时的转换中西方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就会出现解题方面的问题。例如中国人一般都是信奉佛教,而西方的国家则是信奉基督教,在英语阅读表达中就会出现my god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lves. 在汉语表达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面有老和尚在讲故事……这样的汉语故事实用英语表达就非常的难。
2、跨文化视角下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对策
2.1 提高课内教学的引导,扩大学生的文化差异信息量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英语文化认识,综合使用教材开展文化学习方法。在日常讲课中要加强英语习语和文化词汇的使用,教师要将学生放在首要地位,多进行中英文的句式结构表达。可以根据教材中涉及到的英语阅读文章来设置相关题材的英语阅读。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自身文化素养,让学生主动的关注时事要闻和文化知识,从而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例如美籍华裔博士黄西的脱口秀节目受到了美国人的追捧,但是中国人确实不能理解其中的幽默,表现的很平静。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入文化背景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差异带来的阅读障碍,从而进行英语课堂的有效学习。
教师要鼓励学生扩大知识量,主动了解相关国家的风土人情、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等,关注文化差异的表现。学生增加了知识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扩展文化知识,提高英语阅读的速度。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在音乐、广播中接触到英语知识,还能够加入英语论坛等,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英语阅读的学习。多种多样的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主动地关注英语文化,加强认识。
2.2 欣赏原版电影和文学作品,加强对英语文化的兴趣
英语的文学作品和影视资料能够集中地反映文化方面的差异,这对于学生在跨文化学习英语阅读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欣赏原版电影和文学作品,能够拓展视野,感受到社会的复杂多变和人生的美丽挫折。艺术作品包含了感情的汹涌,还有思维的凝练,有的充满了幽默,有的富含哲理,还有的塑造了良好的人物形象。英语原声电影的信息量非常大,主要是日常生活的描述,学生在观看英语电影的过程中很容易带入角色,欣赏人物的个性。教师要可以的增加英语作品的欣赏教学,让学生多方面的体会到文化的差异。
例如教师在进行马丁路德金人物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这样介绍,“马丁路德金是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也是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I nave a dream .”教师给学生播放他的录音,学生跟着阅读稿听着原声的录音,能够饱含感情。
2.3在教材资源中寻找切入点,加强课堂文化的渗透
文化渗透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英语教材中有很多的西方文化知识,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学、历史等,英语教师要英语知识讲解中延伸西方文化,加强文化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讲课的时候,让学生写出对应文章的作者,并且进行作者其他作品的延伸,从而加强英语文化的了解。例如在讲解《the necklace》一文的学生,学生就要回答“the author is Helen Keller. ”在讲解《On Reading》的时候,学生就会回答“the author is Shakespeare. H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uthor in the world. We have learned many passages in the past. Form the past passages and normal passage, I can know that he is a good writer. I like to read his passage. ”在进行NEW YORK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这样介绍,“纽约的世贸大楼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在9.11恐怖袭击中,这座高楼夷为平地。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些世贸大楼的图片,了解一下纽约的辉煌。”教师将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展示出来,学生在观看幻灯片的时候就会体会到么美国纽约的繁华,对纽约的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4加强研究性文化差异学习,丰富英语课程的资源
教师要主动的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丰富学校英语课程的资源,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英语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不断的积累文化差异的图片资料或者是文章,可以按照国家发展的需要编写应用的教材。教师要加强指导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有的学校教师带领着编写了很多的英美文化差异书籍,例如是《英美国家概况》《西方文化》等书籍,这些作为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对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差异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给学生介绍英美名校、英美的中学教育、英美谚语、幽默笑话、英美风俗、英美作家简介、英美国家节日等。在教材编写中,要充分的借助网络资源的作用,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材编写和应用中,不断的修改,提高教材的实用性。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英语文化学习,学生可以按照小组讨论的形式自由分组,制定学习的话题,经过讨论、分析、对比、研究等写出英语文化的差异报告,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有特色的英语文化节目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走遍美国》等电视节目就是讲解美国的优秀文化知识,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在《走遍美国》中经常会涉及到幽默风趣的故事,学生在观看的能够身临其境 ,了解到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师还可以开设“英语报刊阅读”选修课或者是英语活动等,摘选《英语世界》《21世纪英语报》《中国日报》《英语周报》等报刊上的优秀文章,涉及到体育、旅游、文艺、文化、经济、政治等知识,让学生加强英语的阅读。这样摘选英语阅读材料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跨文化英语阅读水平,还可以补充学校的资源库。
2.5 加强英语本土阅读的重视,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文章的阅读关系到英语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英语文化的能力。在阅读材料的选择方面,尽量选择难度、体裁、题材合适的文章,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够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教师选择的英语材料应该是多样性的,涉及到科普文章、史地常识、新闻报道、幽默小品、寓言、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名人轶事等,在开始的时候选择篇幅较小生动有趣的文章,力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高,让学生阅读一些哲理性比较强、科学性较强的文章,让学生 在阅读中加强英语本土文化的认识。教师教学的最佳效果是让学生能够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和加强英语本土文化理解,全面协调的提高英语阅读知识。学生要总结在阅读中遇见的英语风俗文化,不断地加强英美文化的意识,在进行英语阅读的时候可以实用英语本土的思维来理解文章的思维。
例如教师给定一篇英语文章,让学生在1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阅读。“passage1 the 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 Passage 2 talk a lot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 . The passage 3 is talking about how to celebrate the 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
2.6 认识东西方不同的节日、传统食品、标志性建筑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体现在节日、传统食品、标志性建筑等,教师要给学生讲解这些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意识。在进行 festival in china 和Dragon boat festival 教学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深入的了解东西方的节日,处理常见的new year ‘s day 之外,中国还有 the spring festival mid autumn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等,在西方英美国家有 thanking day, mother’s day, April fool’s day, Easter 等。东西方在庆祝中西节日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不同,中国人元宵节挂灯笼、吃汤圆,在中秋节的时候赏月吃月饼,在春节的时候祈福守岁等,西方最重要的节日就是圣诞节,会购买圣诞礼物挂在圣诞树上,还会唱圣诞颂歌,在睡觉之前的晚上将袜子挂在壁炉旁边,第二天观看圣诞老人是否会将礼物放进去。不同庆祝节日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也是学习中应该注意的事情。
中美文化在传统食品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川菜、粤菜、浙菜等菜系,在除夕夜的时候年夜饭、在端午节的时候有粽子、在元宵节的时候吃元宵,这些都是重要的传统美食。而西方人则是不同,美国人钟爱快餐、意大利人喜欢意大利面、喜欢喝咖啡。
中国的建筑大多是园林式的,而西方教堂比较多,中国有万里长城、颐和园、故宫等,西方有埃菲尔铁塔、凯撒门、巴黎圣母院等,这些标志建筑的不同,也是文化的差异。教师要让学生关注标志性建筑,细细品味建筑代表的深刻文化,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在跨文化的干扰下面临着严重的困境,英语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教学,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究英美文化的特点,找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做好了角色转换,提高英语阅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晓茵.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语阅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52-53.
[2] 郝学俭.高中生英语阅读中的文化背景障碍及对策[J].新课程•中学,2014,(2):85-86.
[3] 王茂林.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障碍与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1,(3):16-18.
[4] 王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障碍与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上旬),2014,(7):52-53.
[5] 李若兰.跨文化视角下英语阅读理解的障碍及对策分析[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1):85-86.
[6] 吴慧华.英语阅读障碍在跨文化视角下的解读[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2-53.
[7] 周雯雯.英语阅读焦虑源中的文化因素[J].昌吉学院学报,2012,(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