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合唱作品《龙舟飞歌》的排练分析

合唱作品《龙舟飞歌》的排练分析

日期: 2014/12/27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黄凌燕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这首作品是1998年广州合唱团参加哈尔滨之夏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合唱艺术大赛时特约许新华老师改编的,郑南填词。
   此作品改编自“广东音乐”《赛龙夺锦》,原曲与《雨打芭蕉》都是由清朝道光年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大师何博众作曲,距今一百多年,仍然十分流传和经典。《龙舟飞歌》整首作品的对比中段是由作曲家许新华重新创作的,使作品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感觉。
   《龙舟飞歌》与《赛龙夺锦》的主题一样,都是描绘了广东民间端午节的节日风俗活动——赛龙舟的欢腾场景。重新填词内容也是紧贴“大江我主宰,逆水争上游”的你争我赶的紧张气氛。主题思想积极向上,鼓舞人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质朴和对生活的火一般的热情,歌颂那些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为开拓广东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和汗水的人们。
   全曲结构是规整的带完全再现的三部结构。
   引子 ——  A ——  B —— A’ ——尾声
   (1~6小节)(a+a’+连接)(b+b’+b”)(完全再现)(121小节~结束)
   引子是包括了前3小节的钢琴前奏,短短3小节的钢琴前奏,先声夺人大气磅礴。低音区的fff的密集颤音,如大鼓发出的低吼,暗示了一场龙争虎斗的龙舟比赛即将展开。第3小节用了主题旋律的主干音,8度有力地慢起渐快地上行拉开托起庞大的气氛。这样的钢琴前奏形式能为强大有力的合唱音响作铺垫准备,酝酿充分的紧张感和期待感,不少中国大型合唱作品的钢琴前奏都会用这样的编配,如:郑律成《忆秦娥——娄山关》冼星海《黄河》套曲首曲《黄河船夫曲》。对钢琴伴奏的技术和力度要求比较高。
   一开始进入的是两句散板由男高音的领唱的三板旋律。“龙舟美哟,龙舟状哟”高亢而清亮,富有号召力,采用了粤剧武将登台亮相时演唱的音调。在挑选领唱人选时如果能找到一位用“原生态唱法”演唱的民间艺术家,用类似演唱渔民号子时的感觉来演唱这两句重要的引子“龙舟美哟,龙舟状哟”便更能表现出号子的地道味。当然,一名出色的民族唱法男演员也可以胜任该曲的领唱。
   A部是快速的,生动的。抑扬格上行的核心音调,通过重复和句幅的递增,可划出壮士们奋力划桨,龙舟飞速前进的形象。应该在引子的号子般的高亢情绪完全结束后才开始。第6小节~第32小节是三次主题段的变化重复,“路是水晶,大江我主宰,心是水晶心,下水敢成材;桨是七尺,丈量江心爱,逆水争上游,龙门为我开”也出现了三次。第1次是由男低音完整地演唱,两个内声部以“嘿嘿”虚词作节奏型的情景衬托。第2次是从女高音一直往男低音慢一拍的卡农进行,并在歌词中夹参着“嘿嘿”的辅助音,后起节奏和快速颗粒感演唱使得四个声部的卡农生动有趣地进行,颇有层出不穷的你争我赶的意图。第3次是以两外声部的卡农演唱主旋律,女中音部分还是主题的主干音模仿,但节奏有对比变化。由原来的后起而短促零碎的节奏变成正拍起2分音符的长音节奏,饱满连贯的演唱与外声部的短小具颗粒感的演唱相映成彰。
   呈示段大量的快速而具有颗粒感的演唱要求运用跳音唱法的技巧。跳音唱法是连音唱法的基础,起声方面总是“激起”型。合唱团在排练前的练声部分,指挥应该相应地准备用来加强跳音的练习。
   练习提示:
   1、用急吸气,发音用“激起”。
   2、每个起音的音头要饱满有力。
   3、换气时不能出现明显的气口,跳音要有连音的线条感。
   4、字与字之间的切换,不要改变口内的状态和开度,唇部既要灵活 又不可松弛。
   对比性中段与主题段不一样的是,中段的旋律抒情优美,富于歌颂性,而且不是出自原曲《赛龙夺锦》而是重新创作的。改变原曲单一的结构和单一的音乐性格。中段的结构是一段旋律的三次变化重复。
   第1次从62小节开始至69小节。两个女声部齐唱旋律,男声作节奏性伴唱声部。中段的旋律由4句规整的长句子组成,抒情而连贯。女声在用连音唱法时要注意音乐句法的处理。连音唱法(legato)不仅对音乐句法的处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旋律及和声的色调变化以及对感情的表述也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掌握好连音唱法时合唱团员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每个字的母音发出以后,将该母音的色彩延续要唱完。如歌词:龙舟穿过麒麟桥。演唱时,要把前一字的母音饱满地延续到下一字的字头。在流动的旋律中要注意均匀,不可以在运动中改变歌唱状态。男声节奏性的伴唱“嘿,嘿嘿”是要注意“p”力度,音量要是女声的一半,声音不能发虚,要结实而松弛,有律动感。
   指挥动作在这里要把握动作的主次。一般情况是左手保持住旋律声部的连贯抒情打法,右手在男声演唱的重拍上和后起拍提示,但不可持续跟着男声的节奏挥拍。这样既可以精简手上的动作清晰要求;还可以让男声演唱时不受局促而具律动感。
   第2次的旋律跟第1次完全一样,但编配采用了模仿性复调技法。“复调性合唱作品,尤其是模仿性的复调作品,内在每一个声部都有着独特的色调,每个声部都按着自己旋律本身的组织和特性形成自己的色调起伏。另外,各声部在与其他声部互相结合时,却又是主次分明而互相推让、帮衬着的。这种主次的轮流交替,造成了复调作品的连贯性。”
   尽管在音型上形成对比,但在总的色调布局上则仍是以主要旋律的起伏为依据;指挥在对待这段排练时,一方面要注意各个声部的起伏动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从属声部与主旋律声部的相互关系。女高音和女中音要习惯聆听着男声的主旋律,然后调整自己的音量和音色。
   再现段从87小节开始至到120小节。此段的排练方案与呈示段一样,但演唱的速度和情绪和热烈要更热烈点。所以要更注意咬字清楚。
   尾声和引子首尾呼应,男高音领唱再次演唱引子的音乐,但词意已经有所不同。一开头是号召的号子“龙舟美哟,龙舟壮哟。”是拉开序幕的一种召唤;而尾声“龙舟快哟,跨过大江向大海。”是豪迈的理想大志,象征着广东这片祖国的南大门热土冲出珠江,奔向大海,向世界展现风采的时代背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