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初探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初探

日期: 2014/12/22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 林有鸿

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最早文字记载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中国的茶文化是在中国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并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16世纪,茶经水路传到欧洲,虽然茶叶消费遍布欧洲多国,但真正形成系统茶文化的仅有英国。为充分利用中英茶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中英茶文化的不同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上系统比较分析中英茶文化。结果表明:中英茶文化在茶叶、茶具、饮茶地等物质文化方面,以及在精神文化上对“合”与“和”,“分”与“竞”的追求有很大的不同,提出了利用彼此茶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中国茶文化;英国茶文化;比较
  
   AComparativeStudyontheDifferenceBetweentheChineseTeaCultureandtheEnglishTeaCultureformtheInterculturalPerspective
   LinYou-hong
   (CollegeofHumanitiesandTeacherEducation,WuyiUniversity,Wuyishan354300,China)
   Abstract:Chinaisthehomelandoftea.TheearliestwrittenrecordsofteadatedbacktotheHanDynasty.TheChineseteacultureisbasedontheformationofChinesefarmingcultureanddeeplyinfluencedbyConfucianism,BuddhismandTaoism.Fromthe16thcentury,theteacametoEuropeoverthesea.AndtheteaconsumptionhappenednearlyalltheEuropeancountries,butonlytheEnglishdevelopitsownteaculture.TotakefulladvantageoftheChineseandEnglishteaculturepositivefactors,itanalysisesondifferentformationofthetheChineseandEnglishteaculture,thenanalysisesthedifferencefromthematerialcultureandspiritualculturesystems.Theresultsshowthat:theyarealotofdifferencesonsubstancecultureaswellasonthespiritualculture.Andlastitsupplyarelevantrecommendationsusingeachotherpositivefactorsofthecross-cultural.
   Keywords: Cross-cultural;Chineseteaculture;Englishteaculture;Compare
  
   引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最早文字记载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唐朝时,饮茶习惯渐渐兴起,到宋朝时达到鼎盛,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扬壮大。茶于16世纪传入欧洲,茶的足迹在很多欧洲国家都有发现,但仅有英国在销售和消费茶叶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茶文化。中英茶文化在形成与表现上有很大的不同。在茶文化的形成上,中国的茶文化植根于其悠久的农耕文化,中国是最早发现、利用、种植茶的国家;英国茶文化并不产生于种植过程,所有的物质及精神文化都诞生于茶叶的交易及消费过程。另外,中英茶文化在茶叶、茶具、饮茶地等物质文化;及“合”与“分”、“和”与“竞”的精神文化上都有很大不同。对中英茶文化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茶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茶文化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产生的,人们在长期饮茶的过程中,把饮茶当做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由此产生了相应的茶叶、茶具、饮茶地等茶物质文化载体及人们思想及精神的寄托,综合构成了完整的茶文化系统。
   (一)茶文化的定义
   所谓的茶文化,是指在茶叶的生产、分配、交换及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各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综合,是茶物质文明与茶精神文明高度融合的产物。茶物质文明包括茶叶、茶具、饮茶场所等。茶精神文明包括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及行为方式等精神层次的文化。以下论述基于此论述展开。
   (二)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中国关于饮茶方面最早的文献记录可追溯至汉朝,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详细论述茶的药理作用,论述了茶的饮用功效及饮茶注意事项;王褒在《憧约》中论述了饮茶场地、主要茶具,还对买卖茶叶的具体行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杨雄在《方言》中详细阐述了关于茶叶的各种方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茶及饮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进行了具体的释义。
   谈到中国茶及茶文化,不能不谈的是陆羽的《茶经》,《茶经》被称为“茶叶百科全书”,书中详细介绍了茶叶产生的历史、茶叶种类、当时生产与销售的主要情况、各种生产技术、茶艺及茶道。包括茶法、杂记、茶谱、茶录、茶经、煎茶品茶、水品、茶税、茶论、茶史、茶记、茶集、茶书、茶疏、茶考、茶述、茶辩、茶事、茶诀、茶约、茶衡、茶堂、茶乘、茶话、茶荚、茗谭等。可以说,《茶经》是将儒、道、佛等各种思想和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系统的茶文化。
   (三)英国茶文化的形成
   英国本国虽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茶叶生产及种植过程,但是却在运输及销售、消费茶叶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在17世纪前,英国主要饮用咖啡和酒,17世纪后一些到中国旅行的商人和水手开始把茶叶带回英国作为治疗一些慢性病的“药草”。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将饮茶习惯推广到全国,认为其不仅能够提神,更可以让自己保持良好的身材。
   17世纪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从此确定了海上霸权的地位,英国开始直接从中国购买茶叶。饮茶的人员从王室成员慢慢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员;饮茶的场地也突破宫殿,变成一些茶室、戏院、餐厅、旅馆和娱乐园常用的饮品。
   二、中英茶文化在物质文化上的对比分析
   茶文化内涵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茶叶、茶具、饮茶地等三个主要方面,具体如下:
   (一)茶叶
   1.中国喜绿茶
   一般来说,中国的基本茶类的划分为绿、红、青、白、黄、黑六大类茶,在六大基本茶类中,最为中国人喜欢和接受的为绿茶、红茶,但尤其喜欢绿茶。在众多好茶中,绿茶也占了多数,绿茶色、香、味俱全,而且在泡茶的工艺上极其讲究。泡茶的水质及水温、泡的时间长短都影响着绿茶的饮用效果。同时,绿茶也是茶叶品种最为丰富的茶种,不同绿茶的形状、紧结程度不同,茶叶的老嫩度也不尽相同。
   2.英国喜红茶
   英国人最喜欢的茶为红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茶叶是从中国传入欧洲的,而中国最早开放的门户为福建、广东两省,福建、广东都是红茶著名产地,红茶传入英国并得以盛行就显得顺其自然了;其次,英国通过扩张,顺利在南亚建立红茶生产基地,满足了红茶的供应要求;再次,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十分适合红茶饮用;最后,红茶还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以与酒、果汁、牛奶等进行调和。
   图1红茶与绿茶对比图
   (二)茶具
   茶具是专门饮茶的道具,包括包括茶壶、茶碗、茶杯、茶盘、茶托等,随着茶艺的日益成熟,茶具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中英两国饮茶在茶具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1.中国茶具
   中国的茶具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茶具有明显的中国元素,且中国历史上也曾经使用过金、银、铜、锡等作为泡茶工具,中国的茶具主要有壶、船、杯、托、盅、碗、盖碗、冲泡盅和冲泡器、水注。辅助茶具有盘、巾、匙、针、著、计时器、煮水器、保温瓶、水盂、水方。
   2.英国茶具
   英国的茶具除具有西方元素之外,其道具还具有明显的高贵优雅的特征,主要茶具有茶滤匙、茶小碟子、茶杯具组、盅瓶、糖罐、三层点心盘、匙、奶油刀、叉、木头托盘、保温罩、碗、餐巾及其他。当然好点的饮茶地还会配上一些轻松悠扬的音乐作为饮茶的点缀,体现了英国人对良好生活品质的追求。
   图2中国与英国茶具对比图
  
   (三)饮茶地
   饮茶地是饮茶发生的主要场所,是饮茶的背景与环境因素,反映了不同饮茶者不同的文化内涵。中英两国在饮茶场地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如下:
   1.中国饮茶地
   中国一般将饮茶地称为茶馆,茶馆的最初形态为茶摊,按照其功能又可书茶馆、棋茶馆、清茶馆。书茶馆中除了饮茶之外,顾客还可以在里面听听评书;棋茶馆除了可以饮茶之外,顾客还可以在里面下下棋;清茶馆一般只提供清茶。茶馆在不同地区其称呼也不同如在华北地区称为茶亭,华东地区称为茶楼。
   2.英国饮茶地
   英国对于饮茶地没有固定的称呼,虽然曾经有段时间,称饮茶地为“茶室”,但存在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英国有饮下午茶的习惯,但其饮茶已经突破了饮茶本身,而是变成了与亲戚、朋友、同事交流的小型聚会,所以真正意义上说,虽源于饮茶、但又超脱于饮茶本身。
   图3中国与英国饮茶地对比图
   三、中英茶文化在精神文化上的对比分析
   中英茶文化的内涵在精神层面还有很大的不同,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情趣等。
   (一)“合”与“分”
   中国的茶文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家”认为,茶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喝茶的本身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统一。饮茶的本身就是饮茶者宁静致远精神的一种体现。所以中国的文人志士喜欢在自然山水之间品茗论道,他们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与中国不同,英国的思维方式更加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在他们看来,人是世界的主体,周围的环境应该为个人服务,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条件。所以,在英国,人们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到家中饮茶时,主人会慷慨地拿出家中最好的茶叶,使出浑身解数做出最好的点心招待客人,因为这样才能体现主人的身份地位,以及主人的良好生活品味。
   (二)“和”与“竞”
   中国的茶文化讲究“和”,“和”即和谐,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方面,茶生于山野之中,受阳光雨露的滋润,饮茶本身就是饮茶者与天地万物融合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它还是儒家“仁礼”思想的一种体现,讲究在待人处世中,用礼让谦让的方式来处理。在别人面前,国人往往显得特别谦虚,借此来抬高别人,达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平衡。
   与中国不同,英国是曾经的海上王者,有“日不落帝国”的美称,在血液深处,他们认为自己带有“高贵”血统,因此,在饮茶时,也要无时无刻体现出自己高贵的生活品味。所以英国人在饮茶时,穿着特别正式:男的穿燕尾、戴高帽,女的着淑裙、戴花帽,充分展示绅士淑女各自的风采。
   小结
   综上,中英两国的茶文化,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上都有很大不同:在物质文化上,中英两国在茶叶、茶具、饮茶地方面有很的不同;精神文化上中国的“和”“合”思想与英国的“分”“竞”思想也有很大的差异。中英两国在饮茶方面的种种差异,其实是中西方不同文化内涵的一种体现。对于中国的茶文化研究而言,如何采用兼容并包的方式,积极吸收英国茶文化的积极因素,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较好的研究方向。由于本人的能力水平有限,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及工作的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简伯华.茶与茶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肖小月,彭华.语言交际下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3]刘丹.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双语教学策略[J].河南农业,2014(06).
   [4]万书霞,李建平.中国茶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研究[J].农业考古,2014(04).
   [5]曹瑞阳,李中斌.基于SWOT分析的武夷山创意茶文化旅游业发展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6]邓军海.中西文化比较的若干理论陷阱[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7]董晓.中国茶文化的审美观照[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8]马晓俐.茶的多维魅力——英国茶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简介:林有鸿(1978—),男,汉族,福建邵武人,硕士学历,讲师,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