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是中考和高考的失利者,是被“忽略”的对象,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出现了自卑、胆怯、消极、脆弱、偏激、孤僻等问题行为。班主任是学校任命或委派并全面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学生的主任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帮助学生从这些不良心理的阴影中走出来,除了要求班主任具备很强的责任感和爱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需要、发展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引导,还需要班主任具有较强的与学生的沟通艺术,这是班主任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爱心服务学生, 沟通从心开始
有一扇大门上挂着一把锁,用铁棒连撬带砸,也不能把锁打开,而用钥匙伸进锁孔里,轻轻一转,锁就开了。其实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也是一样,蛮干是没有用的,只有像钥匙一样深入到锁的内心,拨动学生的心弦,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班主任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沟通
表扬与批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只有将表扬和批评的典型同时宣传、同时施教、灵活运用,才能使学生明辨是非,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而批评会使学生产生排斥性,这就特别要注重批评的方法:
1、让其换位思考,“如果我犯了同样错误,你是老师,你怎样处理”?
2、自责,用自我责备的口气主动承担责任“主要是我没有很好的关心你,提醒你”。
3、勉励法,以勉励的口吻与其交谈,打动学生,使其正视自己的错误。如“你在哪方面较很好,但如果在这方面再加把油就更棒了”。
三、沟通应有正确的时机
班主任工作中要善于捕捉沟通的正确时机,就是从外界环境、学生心理和教育内容所组成的综合动态系统中,寻求较好的结合点。
1、激动情绪冷静后再交流。“盛怒之下不教子”。师生情绪激动时,难免言辞过激,造成师生对立。这时候,班主任应先等自己或学生情绪缓和了、心情平静了,再去沟通处理事情。
2、发现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沟通。当学生无助受困的时候,往往情绪低落,渴望温暖的关爱。此时班主任应及时伸出友谊之手“雪中送碳”,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感动学生。当一个人被另外一个人感动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接受这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3、发现学生闪光点后即沟通。与学生沟通时,大张旗鼓地说出他们的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防备心理,这样沟通会变得容易很多。
4、发现学生情绪愉快时就沟通。人心情愉悦时,很容易接受别人的教育和劝导,此时班主任要及时找其谈心、开导,会很顺利的达到目的。
四、沟通应选择适当的地点
班主任在不同的地点与学生交流同样的内容,沟通的效果是不同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好处于心理叛逆期,对班主任往往表现出防御心理和对抗心理同时又很要“面子”,所以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时候要注意选择恰当地点和场合。比如表扬学生要在在众人面前人说,他会在众人面前找到自尊;批评学生要单独说,要找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让他在轻松和谐的坏境中接受教育。
五、沟通应有确当的语言
俗语说:“一句话把人说笑起来,一句话把人说跳起来”,可见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使用确当语言的重要性。
1、语言言简意赅。班主任反反复复啰嗦强调一件事,会让学生感到厌烦,降低学生对班主任能力的信心,所以班主任说话最好干净利落,意思明白少重复。
2、幽默的语言。具有幽默感的班主任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快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沟通也就畅通了,学生也乐于接受教育。
3、委婉的语气。班主任可以尝试“反语”、“模糊”等沟通语言技巧,但绝不能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讽刺、挖苦学生。
4、善用肢体和网络语言。教师的目光、姿态、手势、面部表情都是很重要的沟通语言。比如一个温暖的眼神和微笑会让学生信心百倍;拍拍学生的肩或竖大拇指以给他鼓励和力量;在QQ里面用“握手”表达友好等。
六、沟通要产生共鸣
班主任与学生心灵上有了共鸣即产生了认同,也就很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导,所以班主任要注重创设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班级气氛。
1、经常谈一些学生熟悉的而教师不太熟悉的话题,让他们与成人交流的时候有一种优越感、强势感,这样能打开学生的话夹,使沟通很顺利,比如谈明星、游戏之类的。
2、谈教师本人上学时的一些错误的经历、可笑的故事,让学生心里面默念“原来老师也是会犯错误的”从而使他们得到一种心理暗示“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是一定要讲清之后是如何接受批评教育或如何改正处理的。
七、沟通时学会倾听
倾听就是要带着感情去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要平等待生,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不“居高临下”,甚至有时候要在学生面前要“示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失误和失败。要有耐心,再忙也要听他说,不要急于打断他,更不要急于否定他,给他更多解释的机会。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换位思考中让学生吐露心声。
总之,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要真诚而富有感召力,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设计出科学的谈心内容和策略,让一切尽可能在自己掌控之中。要燃起自己的激情,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像一把灵动的钥匙,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