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关于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思考及对策

关于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思考及对策

日期: 2014/12/2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湖南省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刘晖辉

【摘 要】音乐欣赏的意义不仅在于教会学生欣赏音乐,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本文着重剖析了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试图采用情境法、聆听法、歌唱法、师生互动法等方式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音乐欣赏这门课程。
   【关键词】中职音乐欣赏 引导 教学效果
  
   一、中职音乐欣赏教学概况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来欣赏音乐,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特别是中职的音乐欣赏教学不再像是中小学的欣赏教学纯粹是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在中职阶段,学生的思维正是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此时的音乐欣赏材料需要涉及面更为广泛,比如有鲜明音乐形象的交响童话《彼德与狼》;描绘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蓝色多瑙河》;表现个人英雄气概的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歌颂爱情的中国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以便于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也可以挖掘音乐方面的人才。另外,音乐类型不仅有艺术歌曲、京剧、戏曲,还有交响曲、协奏曲等,音乐的多样性、广泛性更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二、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音乐教学包括两大块的内容:音乐的自我进行和音乐的他人欣赏,而音乐欣赏就是后者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欣赏音乐,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具备感受美和创造美的审美能力,从而引导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言行举止及行为习惯。另外,从音乐欣赏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能为自己的音乐创作找寻灵感,具体的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与音乐,一方面使沉闷的音乐理论教学课得到改善,使学生获得了感官上的愉悦,使他们对音乐的看法得到改观;另一方面,在欣赏到前辈的优秀作品后,容易使学生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个兴趣作为风向标,学生会提高对音乐方面的关注度,有着良好的音乐素养是个人修养中一个很有魅力的因素。
   (二)培养学生的乐感能力。长期耳濡目染在各种音乐中,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对学生乐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磨练。良好的乐感是进行其他音乐活动的前提。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就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所以培养学生的乐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任务,这个重任自然归咎于音乐欣赏教学之中了。
   三、当今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当今的中职音乐欣赏教学,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的。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要归咎于中小学阶段的应试教育体制,很多学校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势头才开设这门课,很少正规地让学生欣赏作品,也就很难有好的音乐欣赏教学了,使得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这样,在中小学阶段就没有打好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其次,中职学生一般自控能力不太好,学习方法上也欠佳,课堂中很难做到专心一致,课堂上往往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昏昏欲睡,更有甚者偷偷地用MP3、MP4听流行歌曲。根本谈不上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学生喜欢音乐,但不愿上音乐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呢?这种现象在普通中职学校的音乐课堂上比较普遍,必须得到改观。
   四、中职音乐欣赏教学可以采取的方法
   就中职学校音乐欣赏的现状而言,课堂的局面是非常尴尬的,这时候作为教育者应该思索教学的方法了,当务之急就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挽救这种颓废的趋势。在思索方法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学生的喜恶来确定课堂的内容,第一堂课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堂课时便可以用学生当下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曲来做素材。曾有一位老师就用了一首在学生当中广为流传的《死了都要爱》作为欣赏素材,学生都非常高兴,听完后便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首歌,有的说歌曲的节奏很震撼人心,高潮部分很有激情;也有的说:“他们唱的歌很有京腔的味道,高音唱的很轻松”,于是老师便随着学生的回答思路给学生讲授了乐器中伴奏乐器的特点,引出民族乐器的知识,学生听得都很认真,一堂课下来都没觉得枯燥。可见这是一堂音乐欣赏课的成功范例,有很多方式值得借鉴,必须跟学生的兴趣点相切合,找到共鸣了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本人从事音乐教学十多年,在音乐欣赏课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具体来说:
   1.情境法
   音乐是听觉艺术,在音乐欣赏中,结合视觉功能创设音乐情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欣赏《草原放牧》时,可同步插放动画片,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逐步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欣赏《沂蒙山小调》时,教师可根据作品内容播放出青山、绿水、牛羊、丰收的庄稼,并同时播放歌唱家彭丽媛的演唱画面,这样更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音乐的兴趣。
   2.聆听法
   通过让学生聆听优秀的作品来感受作品的内涵,此时寻找作品的感情元素是主要目的,聆听过后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聆听以后的感受,即使所说的感受肤浅,不着边际,也不要加以驳斥,而是启发他们进行交流,使各自不同的感受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升华。
   3.歌唱法
   聆听过后,可以让学生动口吟唱,在动口吟唱方面中职生应当是善于表现自我的,在吟唱中引导他们去感受作品中的音质美、律动美、意境美,达到与作品中感情的共鸣。
   4.师生互动法
   欣赏完一段作品,可以师生合作试着演奏一段,老师用钢琴弹奏,学生吟唱,若是纯音乐,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一人演奏一种乐器,当然此时,不必在乎乐器的音准与不准,找到音乐中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是中职音乐欣赏课堂中可以借鉴的四种方法,要想达到很好的课堂效果,教师专业的知识功底是必须的,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也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懂得怎样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器材。
   结语: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听音乐应该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可以不会创作音乐,但是一定要会欣赏音乐,这种欣赏能力必须得到培养,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还无力承担这项任务,中学与中职音乐欣赏教学则成为使命的履行者。必须要足够重视中职的音乐欣赏教学,精神生活的丰富对于学生品行的影响将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让中职学生踏出素质教育的一大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