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

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

日期: 2010-6-9 9:31:24 浏览: 1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德育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这一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成了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要求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特点、行知能力,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 教学效果 教育观念 改革
   0 引言
   德育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这一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成了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就给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如何才能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特点、行知能力,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真正把大纲的要求落到实处呢?作为一个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第一线工作了十几个年头的工作者,我谈谈自己对此的一些思考。
   1 转变观念,树立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观念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要是青少年学生在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假如我们的教育观念没有相应的转变,依然把目光盯在单纯传授知识上,把及格率和优秀率看作教育质量的唯一衡量尺度,就跳不出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所以要搞好德育教学,首先在教学观念上要有新的转变,要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按照新《大纲》的要求,由单纯的知识讲授转变成讲授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能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去思索、去分析,用自己的行动去解决问题,而不只是满足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就算了的状态,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和水平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型的新一代人才。
   2 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一块黑板加粉笔,老师一人包场的“满堂灌”,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个体教育、社会实践和社会教育等诸多弊端。因此要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就得改革这种教学模式。我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现在学校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和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2.1 注重联系实际:根据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事例来分析,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例如:在《哲学基础知识》里,在讲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时,列举社会中一些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达到犯罪的界限,而是由于思想上对自己的放纵,以为小小的贪一点、偷一点并没什么了不起而逐步走向了犯罪的深渊的事实来加以说明,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愿意听讲,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在讲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时,把生产力比喻成脚,而生产关系则比喻成鞋子,用脚和鞋子的关系来形象的说明,使学生易于理解该原理。
   2.2 改变“满堂灌”,重视学生这一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间,属于活泼好动且爱表现自我的阶段,为此,在授课过程中,我很注意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在下一节课由学生各自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这样可使他们对所要掌握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例如在讲价值规律时,让学生分组到学校附近的市场去进行商品的价格调查,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再通过老师的评讲来理解价格规律是如何影响价格的。又比如采用演讲法,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所学的原理,谈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自己根据所学知识而提出改正方法。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评议。这些做法,使许多同学说:“以往觉得很枯燥的德育课不枯燥了,而且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是一门很实用的课程。”
   2.3 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改变传统德育课教学不现代化的状况 以往的德育课教学往往很少与现代化教学设施相联系,这也制约了德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更易于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所以德育课要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手段也必须要现代化。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的视听觉效果;通过播放电教片,使学生更形象地、更直观地感受其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如在讲解有关企业的知识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关于海尔集团发展史的电影《首席执行官》,学生看完后,都感触很深,认为从片子里他们不但对企业的管理、改革和发展等有深刻的认识,而且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还认为这也是一次很好的就业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严格的管理和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了在学校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这种效果,我个人觉得比光靠老师一味强调加强纪律性、讲大道理要有效的多。
   此外,还可开展“户外教学”,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在社会生活中感悟道德,践履道德,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培养出面向未来、适应社会的人才。
   3 改革评价制度,由单纯的考试分数改革为综合评价分
   考试评分制度,原本是想通过这一方式检验学生学习过程的阶段性水平,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但是由于我国的升学模式的单一化,使得学校和家庭形成“以分数定成败”的教育思想,学生则形成以争取考试分数为读书的惟一目的,剥夺了不少学生求知的乐趣。这一状况,导致学校教育兼具人格培养的功能弱化了,使学生体验不到学习中参与的乐趣,忽视了学习过程中所应掌握的多种思维能力、知识经验和人生体悟,严重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培养了不少“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据报道,我们很多博士生、硕士生在海外缺乏竞争能力,这个现象不正向我们的教育提出警告吗?
   因此,必须对考试评价制度的进行必要的改革,要改变那种简单地依据考试评估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而应突出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通过多元化的考查评估指标,以达到激励学生发展的目的。但这并不等于要完全否定考试分数这一评价方式,因其也有其公平的地方。德育课在改革考试评估制度时,可对考试方式做一些改革,如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学生出题相互考核等方法,尤其是让学生自己出好题互考的方式,可达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欲的效果。此外,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也纳入考核范围,因为学生良好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德育课教师要完成由传授者、操练者向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转换,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用正确的教育教学行为去启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现个性魅力的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