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入世后复合人才培养改革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浅谈入世后复合人才培养改革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日期: 2010/6/9 浏览: 13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文/刘建东

?睛揪?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它伴随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或再配置及技术进步,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一方面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更为频繁,另一方面各民族文化之间冲撞必将激化,这必然深刻作用于各国制度、教育、文化等方面,使人们在文化心理、价值选择甚至生活方式方面发生显著的变化。另一方面,从其作用看,全球化实质上是一把“双刃剑”。就其积极意义而言,它既可能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全球化生产的增长、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又可能导致诸多潜在的矛盾、风险甚至问题,尤其在当前非平等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下,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弱势国家势必面临更大、更多的挑战与冲击。
?睛疽弧⑷胧篮缶?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睛靖叩冉逃?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言,其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日益凸显是不言而喻的。

学海网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拥有大量掌握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在竞争中占有主动权。高等学校为适应我国入世后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的需求,必须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改革的关键时刻,各项事业正加速发展,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赶超发达国家。但是,我国人才资源的极度缺乏,尤其是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用英语与外界进行交流的复合型人才的稀少,必将影响经济发展的步伐。
?睛径?、入世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睛疚夜?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高等学校承担着历史的重任。入世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与国际接轨。可以这样说,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为了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走向世界,参于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促进教育改革,迎接入世以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
?睛疚夜?的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离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各界使用英语的场合和范围不断扩大,对大学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学生尽管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可很难用得体的英语与他人顺利进行交流,这与我们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相距甚远。因此,对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使之更好地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睛?1、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近几年来,关于中国人学习外语的教学研究与习得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国外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习得理论并运用到我国外语教学的基础中去,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
?睛?2、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采用个性化教学。⑴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本质的联系。教师的教,要依赖于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要依靠教学的教。因此,在教学这一师生的双边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⑵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交际服务,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应该是教学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⑶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以及外语教学规律和目的,要求外语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这一理念既体现了当代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更适应启发式教学思想的要求。
?睛?3、加强文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外语国家文化知识传授重视不够。一谈到外语教学,人们往往只想到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讲授,以及听、说、读、写、译等几项语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翻开我国现有的几本较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法书籍,也不难发现其内容基本上是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基本不涉及文化教学的问题。由于外语教学中存在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不够重视文化知识传授的偏废现象,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所学外语的语音语调正确,词汇量掌握不少,语法规则熟悉,但是在用外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过程中,往往又不能畅通无阻地交流思想,“交际失误”经常发生。可以通过开设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讲座或选修课等方式,把外国政治、外国经济、外国地理、外国风土人情等内容贯穿到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中,将文化教学寓于语言形式教学之中,真正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以便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出来人才能走进国际市场,参于国际竞争,满足入世以来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