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初探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初探

日期: 2010-6-9 5:48:12 浏览: 1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应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凸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类型特点,在教学诸环节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核心元素,即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实训,对工作岗位的任务需求进行教学分解,强化专业技能、岗位技巧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核心性,从而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和层次体现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职业型课程体系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艺术设计;课程体系改革
   本文试以当代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借鉴英、德等发达国家成功的职业教育理念,结合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案例,就构建以职业素质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工作岗位为模块、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职业型课程体系进行探索。
   一、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引入了能力本位的理念,学习借鉴了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调整了课程部分内容,增强了实践环节,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仅限于局部,在整体的课程体系上还没有根本的变革。其主要表现为:
   (一)高职课程体系定位不清
   目前,我国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可谓是本科院校的“压缩版”。只注重高等教育中“高等”的一般共性,而忽略了其“职业”的特征,虽然增加了实训环节,但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缺少足够的实训基地和具体的实训内容、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现不出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性特点。
   (二)学科本位思想的课程模式尚存
   学科本位思想至今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仍产生重要的影响,表现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还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模式”,甚至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也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习惯于“学科课程”的思考方式。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目标应是:
   (一)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标准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要涵盖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学生通过在校的三年学习,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就业技能,而且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又能顺利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一张或多张如设计员(师)、预算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二)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
   开发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要对建筑装饰工作的具体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应依据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岗位划分专业方向,设计课程体系,并要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三)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能满足本行业岗位或多岗位转换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在注重课程设置现实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动态性和前瞻性,要不断适应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趋势,这是当今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开发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组建由相关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的课程开发项目组
   项目组是进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和实施项目研究的组织机构。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项目组是由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杭州装饰装修商会、浙江中冠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城建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杭州立景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中具有丰富工作与管理经验的优秀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和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所组成。
   (二)进行专业岗位调研,确定专业方向
   伴随着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装饰工程业务的操作过程、操作方法与原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分离出一些新的,尤其是需要持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就业的工作岗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项目组通过对浙江省内知名装饰企业的走访和毕业学生的反馈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了解,根据获取的信息分类出装饰设计、图纸绘制、工程概预算、施工管理、业务洽谈五大主要工作岗位。
   (三)分析岗位职责形成与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
   对岗位职责进行分析,明确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其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乃是高职专业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为此,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项目组应邀请地方品牌化的大型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士,其中包括业务经理、资深的设计师、预算员、材料采购员等,由其担任主角,根据各自企业的具体业务,就各大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提出具体的范围和要求,并与本专业的骨干专业教师共同对各项工作能力进行分析归类,将其作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发的重要客观依据。
   (四)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以完成艺术设计专业的共同工作任务为目标的,即四个专门化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内容的课程。为此,在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如下课程:《居住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和《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这些课程并不是传统概念或几门课程的组合,而是赋予了新的内涵。
   专业课程是指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针对装饰设计员、图纸绘制员、工程预算员、施工管理员和业务洽谈员所应完成该岗位的工作任务,并应符合相关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为目标的课程。因此,在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参照了该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大纲,设置了下列的专业课程或实训课程。专业课程可包括:《设计基础》、《创作基础》、《装饰制图》、《透视》、《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分析
   (一)要体现当代世界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职业岗位,而是面向一个专门的行业,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核心课程、集中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五个模块所构成。公共课程主要开设《概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形势与政策》和《体育》课程等,保证了高职教育“高等”的性质,使学生打下必要的文化理论基础,同时,公共课程加强了与核心课程的相关性,也为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课程是为各专业方向课程服务的,具有共同的知识与技能,并突出了艺术设计专业理论的应用性和实务性;核心课程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的针对性和技能性的特点,四门专门化课程将有助于学生某一或多个岗位能力的提高。
   (二)要具有静态与动态的有机统一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但要有适度的超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既要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处理好课程设置中的静态与动态的相互关系。公共课程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保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教学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可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或企业的要求进行调整,从而使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要留有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在结构上采用弹性化的模块形式,富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一方面,通过专业化方向来满足学生对专业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的形式和选修课程模块选择,为学生提供各种职业素养的学习机会,为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也为部分学生实现“专升本”愿望创造条件。工学结合形式可采用校内的实训室、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进行。选修课程可包括相关专业课程、心理学课程、文学课程等。
   参考文献:
   [1]佘水兰 肖化移.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探索,职业教育研究,2007.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职业教育研究,2007.
   [3]胡蒸熬.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