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求职技巧 > 浅析大学生就业心态

浅析大学生就业心态

日期: 2012/12/23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进入大四,对于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来说就意味着大学的生涯就接近了尾声,同时也意味着就业找工作的季节的到来。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对于很多人来说甚至是影响到个人一生的时间段。在就样一个人人都奔波忙碌的时间里,认清就业的形势,整合自身的能力,保持正确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从就业形势来看,随着高校扩招,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增长的速度远比不上应届毕业生增长的速度。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预计我国在未来几年内在劳动力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劳动力大量闲置现象。从数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从总量上来看,大学毕业生的供给的确是远大于社会的需求,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我们又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9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此项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笔者认为,虽然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是大学生应该看到社会人才需求的缺口,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可灰心失望。
   基于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及就业对于大学毕业生个人人生的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这里所说的定位有着几个层次的含义。首先,是对于自己职业的定位,具体来说就是大学毕业生应该对自身个性、能力、知识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详尽的分析,由此确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并且能够从事什么职业。其次,是对于自己身价的定位,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壁,并且在碰壁之后会不断地降低自己的要求和身价。当前有一种看法,先到一些小企业、实习稍弱的企业工作,积累经验然后再寻找机会到那些实力强劲的大企业工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先就业再择业。笔者不否认这种观点的可行性,但并不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最佳的选择。因此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应该尽量去争取那些优秀企业的工作机会,要坚持不懈,不可在面试碰壁之后就灰心丧气,自降身价。因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往往会影响到大学生以后长远发展的方向和程度。
   在明确了形势和心态之后,大学毕业生最应该做的一件事就是进一步地强化和整合自身的能力。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以及今后的工作中应注意培养自身的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注重自身品德及礼仪的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拥有良好的品德,有自己的言行中表现出较高的礼仪,可以为自己带来很多好处和利益;其次,要注意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要培养自身的专长,这种专长可以是一项专业技能,也可以是一些专业知识,还可以是自身的某些能力。此外,还应该综合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除了专长以外还应该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营销专业毕业生为例,除了需要懂得营销方面的知识,还应该懂得管理、财务、金融等方面的东西,这样才能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走得更高更远。
   总之,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应该认清形势,保持乐观的态度,拥有正确的就业心态,并且不断地充实和整合自身的实力,这样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与自己的人生发展中走得更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