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求职技巧 > 识别用人合同陷阱

识别用人合同陷阱

日期: 2012/12/23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睁大眼睛,认真仔细地识别合同是否存在陷阱。 可以从以下三点去识别:
   一看合同是否合法。比如:用人单位这一劳动合同主体须符合法定条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成立,能够依法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提供劳动保护条件,并能够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权利与义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劳动政策,不得从事非法工作。
   二看合同内容是否全面。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签合同时将合同内容与相关的具体规定比对。对于试用期、培训、保险、福利等,求职者希望在劳动合同中体现的内容,当事人应提出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三是对合同文本要细推敲。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关于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岗位责任制、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绩效考核制度、劳动合同管理细则和有关规章制度,不管这些用人单位的文件是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因为,这些文件中会涉及求职者多方面的权益。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是职工的法定义务,当其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时,与劳动合同具有同样的法律约束力。当劳动合同涉及数字时,应当使用大写汉字。劳动合同至少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求职者应妥善保管。用人单位事先起草了劳动合同文本,要求求职者签字时,一定要慎重,对文本仔细推敲,发现条文存在模糊语言或有异议的词汇要及时更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