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职业院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职业教育的学制变革已成为众人瞩目的课题。改革传统的教学制度,实行弹性学制,推动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已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弹性学制在实际应用中的调研考察,对职业院校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院校;弹性学制;必要性;可行性
一 实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性
1实行弹性学制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现需要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学制下,职业院校亦步亦趋、谨小慎微, 显得呆板、单调、无生气。要想改变职业院校的现状,办出朝气蓬勃的新职教,必须改革传统学制,实行弹性学制。只有这样,才能办出多样性的办学体制,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也才能适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新西兰的职业院校学制也是长短不一,一年、二年、三年、五年不等,教学安排有全日制、半日制、部分时间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是一样,他们的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往往按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定, 一般没有年龄和时间限制。灵活的学制为他们的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活力,促进了人才培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国家实行弹性学制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弹性学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2实行弹性学制可以增强学校办学的活力, 有利于自身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普遍实行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传统学制,学习期限的长短、教学计划的安排基本上由上级教育部门统一制定。毫无疑问,传统学制便于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学校的管理,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但事实上,传统学制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上有很大的缺陷: 其一, 置学校主体地位于不顾;其二,无视学生差异性;其三,忽视专业的特殊性;其四,脱离现实的复杂性。弹性学制的学科体系、过程管理等内容都是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根本宗旨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推动职业院校的自身发展。
3实行弹性学制有利于学校走向市场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将走向市场,进入社会择业就业。市场把职业教育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这种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才市场的变化将会日益密切。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社会需要职业教育提供宽广的技术知识、基本技能和多层次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和政府部门也期望能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互相沟通,获得企业的支持,职业教育的学生对口就业率的高低成了衡量职业教育办学效益、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职业教育如果忽视现实社会人才需求的特点,必将走入窘迫的境地。
4弹性学制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
弹性学制则可以兼顾到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学生家庭经济压力与学习、学习与就业矛盾的特殊性,可以给优等生提供超前发展的机会——提前毕业;给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再次发展的机会——分阶段完成学业;给后进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圆满完成学业;给提前就业学生提供优先发展的机会——就业、学习两不误,真正体现因材施教,促使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健康成长。
二 实行弹性学制的可行性
实行弹性学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要做许许多多的工作。通过对实行弹性学制改革的职业学校的一年多以来调研考察,我们觉得这一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确实给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带来了极大的促进,对于实行弹性学制的可行性,笔者从实际调查出发并结合一些肤浅的认识,提出一些构想。
1颁布实施方案
弹性学制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产物,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架构以及具体的操作模式,国家教育部门应制订一个包括指导思想、实施方法、实施步骤、实施原则等内容的总的指导性的实施方案,用以指导、规范弹性学制的实践工作。各省、市、县教育部门以及各职业技术学院也要在国家弹性学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地方性的实施方案,以保证弹性学制的顺利运作。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都要建立健全有关弹性学制的管理制度,对弹性学制的教学计划、学制类型、学籍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各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制订的弹性学制实施方案、相关制度要层层上报主管部门,经批准后才能予以实施。
2修订教学计划, 构建模块式课程体系
各地、各校在国家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根据学制的变化修订相应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类型学制的教学、学习的需要,并且要按照“目标明确,学制灵活”、“宽基础, 活模块”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两种类型模块式课程体系:一种类型是完成某种专业学习的基本课程模块,它包括必修文化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共四种课程类型的模块体系。这种课程体系是一种水平标准化课程体系,用以衡量学生的文化和专业水平,以保证毕业生质量。一种类型是便于分阶段学习的多样性的学制型课程模块。它按学制分为二年制至五年制等不同类型。两种类型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寓统一性与灵活性于一体,既相对稳定又富于变化,相辅相成,互相照应。
3实行学分制与证书教育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制定学分,颁布学分制度, 并与证书教育制度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期间( 无论是全日制、半日制学习,还是业余时间制、阶段时间制学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通过考试,积累学分。各单科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代表各单科水平的单科证书,各单科学分累计达到相应的总学分的时候获得相应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或相应学历的毕业证书。学分制与证书教育制的结合,符合弹性学制的要求,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职业教育办学的多元化发展,增强办学的灵活性。
4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针对弹性学制特点,严格过程管理弹性学制的灵活性,必然带来职业院校办学的一系列变化: 教学计划、课程结构多样化,教学内容、教学情况复杂化,学籍变动频繁,职业院校流动加快,必然增加教学过程管理的难度。各职业院校要针对这些变化,摸索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成立弹性学制管理领导小组,并确定专职人员组织实施、管理。过程管理主要包括: 教学计划管理、课程体系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学籍管理、实习管理、考核管理、就业管理等内容。过程管理最根本的一点是做好各项管理工作本身和各项管理工作之间的衔接工作, 防止疏漏、中断,造成管理的脱节。
5加强考核管理是弹性学制的关键环节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单科证书要考核,专业技术等级证书要考核,专业实践能力也要考核。学校要制定各级各类考核内容、考核标准、考核制度,严格考核。各用人单位,教育、人事部门和学校要成立不同层次的资格考试委员会,根据国家颁布的行业等级鉴定标准、行业发展趋向、企业用人标准、学校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 层层考核, 严把质量关, 确保毕业生质量。
三 结束语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传统的教学体制已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弹性学制作为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新生事物已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将面临着错综复杂、变化万千的崭新局面。如何面对这既喜人又逼人的形势,是摆在广大职教工作者面前明确无误的任务。作为职教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发展规律,才能完成时代交给我们的任务,为职业教育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四 参考文献
[1]郇良勋,陈建中.弹性学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 2003(3):103-105.
[2]尚玄,尉健慧.浅谈弹性学年制的几个问题[J].现代技能开发,2000(4):84-85.
[3]赵宝芳,孙百鸣.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