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日期: 2014/5/9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要]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技工院校机械类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习难度较大。为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适应现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基于职业岗位需求,从课程教学目标、多媒体与仿真技术应用、实践教学、教学设备、师资队伍、课程考核等方面探讨了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 液压与气动;职业岗位;教学改革
  
   引言
   技工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中、高级技能人才。而对机械类与机电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现场一线往往进行一些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以及改造革新等。因此,液压与气动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正文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主要学习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基本原理、系统的组成,液压、气动基本回路及应用,液压与气动控制系统的组装及一般故障排除的知识与技能。由于液压与气动技术牵涉到的基础知识多,科学性、综合性、实践性都比较强,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实践常识相对较少,感性认识较少,基础的理论知识往往还在巩固阶段,所以要学好这门课程确实比较困难,特别是对中技学生来说,困难程度尤其突出。本文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结合教学实践,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创新,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对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进行改革。
   1、以就业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
   通过调查,从近几年学院机械类、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反馈信息表明,他们在工作中主要从事的是设备的使用、维护、安装、检修等。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需要能够满足生产一线要求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突破原有沿袭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加强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训练。以职业岗位和技能要求为依据,以必须、实用、够用为原则,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具有使用、调试液压与气动设备的能力。
   2)对一般的液压与气功控制技术原理,具备能够参照使用说明书进行阅读理解的能力。
   3)对液压与气动元件和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具备初步的分析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2、“一体化教学”的应用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教学做合一”的基本思想是: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做既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知识的应用性,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可以克服教与学相脱节、学与用相分离的弊端。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的原理图、结构图特别多,有些还比较复杂。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变得直观、生动。由其是加入平面动画以后,把元器件的状态、动作、液压油的流动过程都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乐于接受、容易理解。例如,在学习换向阀的工作原理时,利用动画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阀芯动作后的变化位置、液流的流经路线等,这些都一目了然,甚至比实验还要来到直观。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把不同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使教学过程的辅助时间太太缩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能够较好地解决因学时减少而内容增加的矛盾。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通过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实验,让学生自行组装液压基本回路,有利于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另外,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让学生对液压传动系统中常见的元件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等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实践, 使学生初步具备液压与气压元件、液压与气压回路的组装和测试的综合能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今后在工程实际中设计性能优良的液压传动系统打一下坚实的基础。
   5、仿真技术应用
   在实践教学中, 传统的实验一般多为验证性或演示性的实验项目,学生只是被动的根据实验指导书的内容, 进行常规的实验验证。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小,动手能力锻炼不足。仿真软件具有方便快捷的绘图功能、系统模拟仿真、综合演示、设计和液压气动回路相配套的电气控制回路等特点。
   仿真软件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功能齐全。应用仿真软件教学可以更好的将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实践和动手的机会。通过仿真功能,可加快了学生的学习速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软件在仿真上可以对液压与气动回路及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使机械、电气、液压、气动有机的结合,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另外,通过不同设计方案的比较研究,学生可以从中选取最优方案,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和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使用仿真软件和所开设的实验结合起来,可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将FESTO、FluidSIM等仿真软件引入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仿真软件可以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互动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6、教学设备要先进且接近工业实际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要求我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确立“以明天的科技、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的教学思想。因此,在液压与气动的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能够体现当今最新液压与气动技术、接近工业实际的教学设备。俗语说:“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必要的。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教学设备应该实现可以直观演示每个元件的图形符号、内部结构及工作状态,能够设计的控制回路可以计算机模拟调试,调试成功后再到现场连接回路,元件结构的教学配有与实际工业元件一模一样的剖面模型,液压元件结构的教学配有透明模型。这样,液压与气动基本元件、基本控制回路、综合系统的设计、调试、运行等知识和训练内容都可以在这套培训系统上得以完善的、有条理的学习。
   7、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学校如此,一门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会有一流的教学。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师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最重要任务,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基础知识与最新的技术结合起来,将知识的传授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技能的长进与崇高的素质品质相结合,用生动形象、活泼敏锐的科学思维方法启迪学生,同时要也以自己的敬业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课程教师要经常开展教学讨论等教学活动,无论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大家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团结合作、积极向上。另外,课程教师要主动承担教科研的课题,把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科研带动教学内容的更新,以教学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形成了教学、科研相长的良好局面。
   8、课程考核
   建立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考核体系,要从基础知识的掌握,日常课堂表现,实验方案设计,独立资料调研,实验基本技能操作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程、全面和客观的考核。课程考核的内容可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考核评分标准的内容有学生课堂问答、书面作业与试卷考核的合理性、正确性等。实践考核的评分内容有职业形象、沟通态度、沟通内容、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和整体效果、解决问题思路的合理性、角色分析的深刻性、观察其他同学表演的认真程度、对考试方法的建议和意见的可行性等。
   评定成绩为理论考核评分占总成绩的40% ,实践考核评分占总成绩的60%。
   结束语
   通过课程改革的实施,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普遍反映课堂学习效率提高了很多,职业能力也明显有了提高。液压与气动技术是发展的应用学科,新型的液气压元件在不断发展和出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数学内容和方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改革还将继续,还需不断地进行探索,努力提高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曾荣.液压传动直观教学数字模型设计与实现芝[J].机电技术.2007 .
   [3] 关浩,苏楠.液压传动虚拟教学实验系统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 .
   [4] 孙树文,杨建武,张慧慧.机电一体化教学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
   [5] 姚春东,高殿荣,刘劲军.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6 .
   [6] 苏万清,刘棣中,姜江,贤海华.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配套设施的开发[J].装备制造技木,2007 .
   [7]隋文臣,化雪荟,陈大力.浅谈FluidSIM液压(气动)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J].液压与气动,20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