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让孩子在听、说、做中学会“尊重”

让孩子在听、说、做中学会“尊重”

日期: 2014/4/27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摘 要:本文结合幼儿教育工作中的案例及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详细而深入地论述了如何结合各种教学活动,通过学会认真倾听、恰当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对“尊重”的实施,让孩子在听、说、做中学会“尊重”。
   关键词:幼儿;尊重;玩儿中学
  
   1让孩子在听中学会“尊重”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我们,都会发现许多幼儿不会倾听,他们总是习惯于插话,无论是老师还是同伴在发言,他们总是会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急不可待地强行发表自己的意见。 而当他自己发表完意见后,便不再注意听别人的意见。甚至有的孩子在老师进行集中教学环节,仍然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中,不好好听讲,更不想听同伴的发言。凡此种种,不仅对学习有影响,而且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比如,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叫林雨晴的小朋友,她非常的聪明,脑子反应特别快,每次提问她都非常踊跃地发言,甚至控制不住要借助嘴的帮忙,边举手,边叫嚷着:“老师,老师,我、我、我知道。”有时,一节课内,尽管笔者提问她多次,可是她仍然会每个问题都要抢答,忽略了自己的认真思考,忽略了其他小朋友的存在,甚至忽略了老师对她小建议“给其他小朋友机会,看看他们怎么说”,于是在笔者不提问她时,她会急得脱口而出,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说出来。
   像这类的小朋友,笔者认为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听,在听中学会“尊重”。
   让孩子通过认真去听来表示对讲话者的“尊重”,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保持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孩子的兴趣入手,引发孩子听的热望。比如,通过绘声绘色地给孩子讲故事,引孩子“入胜”,有些孩子在听得比较兴奋时便会大声嚷嚷,还会带着各种各样的动作,这时老师应该适时地用“嘘”、“小点声”、“不要影响邻班的小朋友上课”等语言或手势提醒孩子,要“淡定”,要控制自己的言行,认真倾听。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以身作则,除了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让孩子会听外,还应该认真听孩子的表述,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无论是在游戏活动中,还是在与孩子的个别交流时,身为教师的我们,都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最佳倾听者。比如,在孩子发言时,无论是对是错,无论是孩子表述的清楚不清楚,教师都应该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听完孩子的讲述,在有不清楚的时候,教师可以用提问或是征求意见的和蔼、关心的语气,用眼神、手势及语言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在非常认真地听他讲,并且要给孩子进行补充说明的机会,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耐心,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尊重。当老师讲话或是小朋友讲话时,如果遇到有其他小朋友插话的现象,老师也要及时地用眼神、手势或语言来提醒插话者,要认真听别人把话讲完整。日久天长,孩子便不再随便插话,也知道在听别人讲话时应该看着对方的眼睛以示尊重,使幼儿的良好倾听习惯得到培养和提高。
   2让孩子在说中学会“尊重”
   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育特点决定,对幼儿的教育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想办法让孩子在玩儿中学,在游戏中、活动中去学习,去接受教育和引导。《新纲要》中特别强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游戏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结合各种游戏活动对孩子进行各种习惯的培养,尤其是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在游戏的角色中,通过“亲口说”学会尊重。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中的核心人物,恃宠而骄的孩子不在少数,因为他们在家里是“至高无上”的,得到时他们觉得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得不到便觉得是自己的东西被抢走。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乱抢小朋友食品、玩具的孩子不在少数,许多孩子不清楚别人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拿的,更不能随便据为已有。他们甚至分不清楚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别的小朋友的。因此,即使是别的小朋友送给他食物吃或是玩具玩儿,他也不知道“谢谢”。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为小朋友创建“我帮妈妈去购物”、“客人来我家”、“问路”、“借橡皮”等各种游戏情景,让小朋友成为游戏中的一员,通过模拟人物,借助表演中的“台词”,让孩子亲口说出礼貌用语,从而学会尊重。
   比如,笔者设计的“我帮妈妈去购物”游戏。让一个小朋友扮演售货员,让另一个小朋友扮演顾客,其余的小朋友当观众。要求小朋友在这个游戏中,要面带微笑,语气要友好。售货员要热情接待顾客,在见到有顾客来买货时,要主动上前,并说“您好,请问您想买些什么?”顾客一定要友善地回答,“谢谢,我想买*****,麻烦你了!”如果顾客买的货没有,售货员要礼貌地说,“抱歉,您要的东西我们这里没有,您看看是否可以用其他的物品替代?”如果顾客不想替代,就礼貌地回答,“谢谢您了,不能想其他物品代替,下次吧。”当顾客要离开时,售货员一定要礼貌地道别,“再见,欢迎下次光临。”顾客也应该礼貌地回答,“谢谢。”一组结束后,请下一组进行表演。
   通过各类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很快掌握了很多诸如“请进”、“请坐”、“请说”、“请喝茶”、“谢谢”、“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能打扰一下吗?”等等,在不同的场合应用的不同礼貌用语,恰当而得体。如此一来,孩子们便通过说学会了尊重。
   3让孩子在做中学会“尊重”
   工作中笔者还发现,一些孩子在游戏中,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好,而在课间自由活动时就忘记了所学的内容,往往是“学一套,说一套,做是另一套”。有一个叫张立立的小朋友,是个男孩子,比较好动、调皮。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在课堂上表现非常出色不再随便乱插话。而且在各种游戏活动中,每一次都不用教师提醒,就能够很好地将礼貌用语应用到位。但是,只要下课的铃声一响,“下课”的话音刚落,他便第一个冲到门口,急匆匆地跑出去,每当笔者提醒他,“慢点儿,别跑”他都会嘻嘻地笑着,“老师,我憋不住了,我要去尿尿。”
   针对这类问题,笔者便结合实际,设计了一个“下课了”的情景,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知道,下课了,要向辛苦的老师道别,“老师辛苦了,再见。”并且要在老师走出教室后,才能随后离开,并且不要在教室及教学楼内跑动、大声喧哗,为了避免下课急着上厕所现象的发生,课间一定要提前上厕所。最好不要用“尿尿、拉屎”这类的词汇,要用“去趟洗手间”、“方便一下”等用语。
   总之,让孩子在听、说、做中学会尊重,是要老师多用心思,根据孩子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游戏活动内容,让孩子在玩儿中学。
  
   参考文献:
   [1]童承基.有礼貌的甜嘴姑娘[J].幼儿教育,1985(12).
   [2]印云.培养中班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有效策略[J].科技信息,2011(22).
   [3]刘晶.幼儿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缺失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2(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