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
【摘要】高中数学曾是一门教师授课比较“严肃”、学生学习比较“枯燥”的学科,实施新课标以来,高中数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提高,高考也更加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何摆脱高中数学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探索能力,就是互动式教学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互动式教学;实践
1 互动式教学的含义
互动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教学双方的平等交流互动,从而激发双发的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落实和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重心、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体现了互动式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是尊重和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表现。
2 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
2.1 高中数学的教材特点
相对于初中数学和生活实例紧密相结合的特点,高中数学要求通过生活实例直接引出抽象的概念,其难度的提高不仅表现在知识点难度的提高,还表现在对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更高。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解题灵活,计算量大,这些都是高中数学的要求从初中数学基础上拔高出来的方面。加之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丰富,而且学校为了腾出高考的复习时间要求老师讲课进度较快,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2.2 高中数学的授课特点
有鉴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多、进度快、要求高、题目深等特点,高中数学的授课更加侧重于通过启发和引导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如何学而不是单纯的学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3 高中学生的性格特点
高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正是人一生中心理变化急剧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高中生,他们不仅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同时还渴望尊重、理解与独立。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不能一味于高高在上的说教,相反,老师要懂得尊重学生,为人师长的同时要学会与他们做朋友。老师尊重理解,学生求知欲强,一教一学,事半功倍。这也是互动式教学的意义所在。
3 互动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3.1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高中数学本就不同于语文中的辞藻华丽文采斐然,如果老师还一味对着教材知识点照本宣科,长此以往,学生必然感觉枯燥乏味,学习效率则大大受到影响。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就要求高中数学老师要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互动式教学方法就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互动式教学的本质就是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而非一味被动接受,把课堂由老师的独角戏变成教学双方的对手戏,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调动起来了。
3.2 互动式教学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授课效率
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一个教室几十个学生,他们的基础必然是不相同的,按照一般的教学模式,往往很难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全部的疑难问题。而互动式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唱对手戏的,双方共同参与,互相沟通,老师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已经掌握的部分老师可以粗略带过,而对那些普遍存在的难点则重点讲解,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的偶尔的基础性问题可以在课后单独辅导解答,不致于浪费绝大多数同学的时间,也不至于延缓了任务后老师为了加快进度而降低授课的效果,这样一来老师的授课效率将大大提高。
4 互动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4.1 课前设置情境数学问题
在准备教学任务时,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有价值的数学情境,设置一些富含目的性、新颖性和适应性的数学问题,以便在授课时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可以用国际象棋发明者卡克的故事来引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的知识点。国王为了嘉奖卡克发明国际象棋的功绩,许诺给卡克金银财宝等要什么给什么,而卡克提出了这样一个请求:请国王在卡克发明的国际象棋的棋盘的64格方格上放粮食,第一格1粒,第二格2粒,第三格4粒,第四格8粒……国王听了后觉得这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但一算之后就承认即使将全国的粮食放上去都不够。然后回到课堂,老师就可以问学生到底需要放多少粒粮食,居然会全国的粮食加起来都不够!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怎么算所需粮食的数目,这样一来,老师通过一个趣味性的小故事,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了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中去。在教授完等比数列求和的知识内容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亲自算一算,结果却是算出的粮食数目居然可以铺满地球表面三厘米厚,给学生留下对等比数列求和的深刻印象。
4.2 课堂上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学习数学时的情感、兴趣、态度等一些非智力因素,都能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所以当老师踏入教师的那一刻起,老师就应该以良好的情绪面对这个教室的每一个学生。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老师要摒弃居高临下的感觉,以尊重、理解的平等姿态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要敢想、敢问,尊重并正视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见解,夸奖正确的同时要避免对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冷嘲热讽,否则极容易挫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甚至导致学生对老师的抵触。高中数学互动式教学的精髓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师生合作,共同探讨。
4.3授课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一,老师可以介绍数学相关的历史、名人、趣事,比如斐波那契数列存在于自然界中花朵的花瓣中。通过这样一些数学知识,介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纠正学生心中数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第二,老师可以通过趣味问题来提高学生注意力,比如在谚语“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中,我们可以这样设置问题:对于本题将要提出的问题,假设诸葛亮答对的概率为0.7,臭皮匠甲、乙、丙各自答对的概率分别为0.35、0.4、0.45,请问,在本题中这句谚语成立吗?新颖别致的小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还让学生感到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其自主学习的兴趣。第三,老师可以设计竞争性问题对抗活动,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同学按问题的梯度都能努力一下就够得着,不断获得小小的成功,驱使他们不断向着下一个成功前进,进而形成持续稳定的兴趣。
总之,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是在课堂氛围中的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只有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也是探究高中数学互动式教学应用的意义所在。
参考资料:
[1] 郝有.高中数学互动式教学初探[J].成才之路,2010,(1):63-64.
[2] 郭昭瑜.关于高中数学师生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2):112-113.
[3] 刘樱.“互动式教学”寻求最佳的效果[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5):38-39.
[4] 田长萍,田长青.论互动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施过程[J].中学教学参考,2012,(4):56-57.